摘要:低視力生在認知活動中有其獨特的特點,如何提高低視力生的視覺基本能力和視覺基本技能,充分利用其殘余視力感知世界、認識世界,低視力生的康復訓練尤其重要。本文旨在為盲校和有低視力生隨班就讀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低 視 力 康 復 訓 練
低視力生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導致雙眼視力損失或視野縮小,而難以從事一般人所從事的工作、學習或其他活動,但因視力損傷程度和視野大小不同又分為盲和低視力兩類。因此盲校實行盲童和低視力學生分類教學。在分類教學中,對低視力生采用科學的康復訓練方法,促進其視功能改善,提高低視力生的視覺基本能力和視覺基本技能,從而提高低視力生的用眼能力,這樣就能擴大低視力生的知識面,擺脫盲的范疇,使之能更好地獲得學習、生活和其他社會活動的能力,化消極為積極,這對低視力生本人及其家庭,乃至于社會、國家都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因而,積極認真地開展低視力生的康復訓練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低視力生認知活動特點
低視力生是指雙眼最佳矯正視力在0.05以上,又低于0.3的視殘患者。由于低視生受視力局限的影響,因而認識活動有別于明眼學生和全盲學生。低視生有別于明眼學生的特征是:大的物體看不全,細小部分又看不清,同時兼顧整體與局部很困難,眼與動作的協調性較差,認識速度緩慢,缺乏立體感,對動態物體認識困難等。低視生與全盲學生的認識途徑也不同,盲童失去了視覺,他們對周圍世界的感知主要靠聽覺,觸覺等感知途徑。而低視力學生有一定的殘余視力,他們對周圍現實的感知主要靠視覺,他們依賴視覺認識事物,料理生活,參加活動,其視覺在日常學習、生活及勞動中起主導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對低視生通過科學的訓練,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視力,提高視力,達到或接近象明眼學生一樣學習、工作、生活及參加各種活動。
二、 低視力生康復訓練的必要性
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不少低視生家長不顧自己孩子視力缺陷狀況,盲目的將視力低下,無法正常參加學習的孩子送到普通學校學習,使之錯失康復訓練良機,導致孩子學習跟不上,視力也越來越壞。一部分雖進入特殊教育學校的低視生,因家長擔心孩子的視力會越用越差,因而對康復訓練結果仍持懷疑態度,這是不科學的態度。首先,從醫學角度來看,視覺發育是不會自然產生的,必然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根據“用進廢退”原則,低視力生必須注意經常地、合理地用眼,才可能促進其殘余視力得到更好地發展。其次,也應看到,一個人視功能的高低決不是單純取決于視力的好壞,還與用眼能力有關。某人視力很好,但用眼能力不一定很強就是這個道理。第三,國內外大量實踐已證明,可以靠訓練達到視覺功能的提高。所以,低視力生只要在盲校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輔以各種專用設備,進行有序的康復訓練,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其用眼能力(視功能)定會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成功地回歸主流。
三低視力康復強化訓練的正確方法在低視力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大膽使用助視器,注意用眼保健,強化視覺基本能力和視覺基本技能訓練,積極輔導、定期檢測。鼓勵學生多用眼,充分利用殘余視力,及時對學生個體評估、監測,收到了較好的康復效果。
1、滿足低視生個體需要,是康復訓練的基本條件
由于低視生視力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應首先重視采光條件的個體需要,因此除教室里安裝公共照明燈具外,還需因人而異配備個人照明臺燈(最好是可調示亮度燈),以適合不同低視力學生的需要。
學生座位的安排上,也要考慮低視力生的遠視力和近視力狀況,以及需要強光或畏光者的區別。特別是對視野有損害且有偏盲的低視力學生,更應注意座位安排的合理性。例如,讓右側偏盲的學生坐在教室的右邊,使教室里的一切盡可能置其在左側視野之中。
總之,要充分考慮低視力學生的個體需要,盡量滿足他們的個體需要,滿足低視力學生的個體需要是低視訓練的必要條件。
2.強化低視力學生視覺基本能力和視覺基本技能的訓練。
低視力學生的視功能包括視覺基本能力和視覺基本技能。通過訓練低視生的視覺認識能力和視覺記憶能力來提高視覺基本能力。低視生的視覺認識能力可通過指導低視生認識物體的不同形狀、物體的基本色彩及其深淺,學會分辨物體的大小、長短、高低、曲直,認識物體的整體與部分,分辨光線的明暗等方法來訓練;低視生的視覺記憶能力可通過練習記憶(如:說出出現后馬上拿走的東西,放映過的片段內容等)。(可先出示圖形看一會兒,再拼湊)等方法訓練;通過訓練低視生近距離視功能和遠距離視功能來提高視覺基本技能。低視生近距離視功能可通過訓練他們的視覺注視、視視跟蹤、視視搜尋(如:繞彩色線走向終點)等方法來強化;低視生遠距離視功能可通過注視、審視、靜止性視覺跟蹤,運動性視覺追蹤,遠距離視覺搜尋等方法來訓練。
3.合理用眼,是康復訓練的重要內容。
低視力康復訓練在我國起步晚,國外也無系統的方法可借鑒。為使每一個低視力學生充分使用好有限的視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強調分層教學中注重個別輔導;個別訓練中牢記個體需要,內容安排上不忘科學用眼,訓練方法上巧用專用設備,以此來促進低視力學生的用眼能力在學習、生活、活動的同時得到改善和提高。一般低視力學生看東西均感吃力。因此,一次用眼時間不宜太長,以免眼疲勞過度,導致視力減損。教學活動中,一般用眼時間最好以不超過15—20分鐘為宜,中間應安排眼保健操,還可插入一些活動(如唱一段歌,跳一分鐘舞)或游戲來調節用眼,也可以閉目養神或遠眺等,以保持良好的用眼衛生。
作者簡介:
姓名:郭靜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8年2月 籍貫:山東莒縣 學歷:本科 職稱:助理講師 研究方向:眼視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