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俊
摘要: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剛剛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監察法(草案)》,確保了國家監察工作有法可依,有序可循,為奪取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國有企業;監察;措施
一、國有企業開展監察工作的重要性
紀檢監察工作是國有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保護傘、護航艦,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紀檢監察的保駕護航。國有企業紀委監督執紀的對象為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紀委對于一些具有公權力的非黨員經營管理人員違紀違規行為沒有調查處理權限,這部分人員處于監督監察的“真空”地帶。在異常嚴峻的反腐敗形勢下,國有企業必須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大方針指引下,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強化責任擔當,著力開展國有企業監察工作,實現對具有公權力人員的監督全覆蓋,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進程。
二、國有企業的監察機構設置
當前,我國在省市縣三級設立了監察委員會。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照監察法對所有行使公權力人員進行監察,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參照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及我省監察體制改革中優化架構、整合力量、注重內涵發展的一些經驗做法,結合企業監察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國有企業可以設立監察部或監察委員會,與企業紀委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反腐敗工作。合署辦公實現了紀委監督和監察部或監察委員會監督的有機銜接,有利于形成反腐敗斗爭合力,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企落到實處。
三、國有企業如何開展監察工作
國有企業監察要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密切結合企業實際,服務好企業生產經營,將監察工作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保證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都處于有效的監督之下,為企業營造出依紀依規的良好經營氛圍,發揮監察工作的政治效應、紀法效應和經濟效應。
(一)強化隊伍建設,打造高素質監察隊伍
國有企業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首要是要打造高素質的監察干部隊伍,推動監察工作朝著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打鐵必須自身硬。監察干部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還要具備所在企業主營業務方面的基礎專業技術知識,更要具備深厚的紀檢監察知識的功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監察干部必須保持做好做好監察工作的定力、耐力、活力,堅持信念、政治、責任、能力、作風“五個過硬”,深入開展“大學習、大培訓、大討論”,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履職能力。國有企業還可以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內部培養與外部優質人才引進相結合,打造高素質監察隊伍。
(二)開展紀律教育,培育廉潔自律價值觀
大力開展反腐倡廉教育,不斷筑牢思想堤壩,涵養不想腐的自覺,是監察部門有效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以及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日常教育活動中,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公開通報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反思剖析違紀違法問題的成因,充分認識違紀違法問題的嚴重危害,發揮案例懲戒作用,強化警示教育效果,培養廣大黨員干部形成與企業“同生共長”的廉潔自律價值觀。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完善監察工作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等黨紀法規,研究制定國有企業的監督執紀工作辦法,加強對執紀監督監察工作的紀律約束,把監督執紀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進一步深化探索內控機制,逐漸形成“案管、監督、審查、審理”相互分離又相互制約的機制,嚴防“燈下黑”,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監察工作。
(四)圍繞中心任務,加大監察工作力度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也是市場經濟競爭的主體,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國有企業良性發展,才能確保我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國有企業監察工作應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以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對經營活動中涉及三重一大、三項整治等開展專項監察,加強對關鍵業務和環節的監督,不斷強化監督的針對性。在監察實踐中,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嚴肅問責,對存有幻想法不責眾、等待拖延、企圖蒙混過關的思想的堅決遏制,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企業規章制度,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問題,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處理,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四、國有企業監察工作的難點分析
(一)企業監察部門的機構設置問題
截止2017年3月30日,我省已在省市縣三級設立監察委員會,但對國有企業監察機構如何設置尚未有明確的指導意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也未予以明確,國有企業是延續監察部還是重新組建監察委員會需要明確。
(二)企業監察工作的措施權限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法律法規里尚未明確規定國有企業監察部門可采取的措施權限,在開展監察工作期間能夠采用的執紀執法方式數量較少,執法措施力度不夠強。監察委員會的12項措施未明確企業監察部門的使用權限,企業只能是比照運用,但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在調查違紀違規問題時,運用調取措施在企業內部一般不存在障礙,但在對企業之外人員調查取證時,由于國有企業監察部門缺乏權威性和強制性,常常面臨調查難、取證難、處理難的“三難”問題。
(三)企業監察與司法銜接不暢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企業監察部門與各級監察委員會、司法執法機關之間的聯系對接機制尚未建立,按照紀法分離、紀在法前的原則,在企業監察對象涉嫌違法犯罪案件的移交上無規可依,涉及重大犯罪的情形,企業通常也是直接報案處置,監察部門往往屬于被動介入。
綜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將會面臨更多新情況新問題,監察工作同樣也會面臨諸多新困難新局面,任重道遠。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路去推進國有企業監察工作,實現監察工作的法治化、正規化、科學化,為提高國有企業管理水平,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堅強保證。
參考文獻:
[1]高婷.對新形勢下加強商業銀行紀檢監察工作的幾點思考[J].時代金融.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