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安
摘要: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沖突事件的發生,并不是偶然。公共健身場地的缺乏是這類糾紛的主要原因。本次事件雙方互不相讓,導致動手傷人的情況產生,事件惡劣化演變背后,體現了公民道德修養的低下。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培育高素質公民,減少不必要沖突,增強居住環境的穩定性,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思想基礎。
關鍵詞:洛陽王城公園事件;原因;道德;對策
1.王城公園事件概述
1.1事件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從2008年以來,“全民健身”作為一股熱潮傳遍全國各地。廣場舞,作為我國特色的老年建設項目,迅速在國內走紅。但是由于居住地功能區劃分不合理,廣場舞音響擾民、占用其他專有運動場地等問題隨之產生,打人、群體性爭吵等惡劣事件時有發生。
1.2事件介紹
2017年5月,河南省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平時常來跳舞的老人與年輕小伙因場地問題發生矛盾,這場廣場舞隊與籃球愛好者的爭吵歷時4天,5月31日因雙方均沒有做出大程度的讓步,由言語沖突發展成肢體沖突,籃球愛好者中的一個年輕小伙被廣場舞隊打致輕微傷,驚動了公安人員。沖突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一時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
2.事件發生及加劇的原因分析
2.1城市功能區建設不合理
近年來,健身活動普及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來。但是居民所在地大多采用傳統的功能區域劃分,沒有足夠的健身場地滿足民眾的需要。場地缺乏直接導致對于公共區域的爭搶,沖突事件也隨之發生。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沖突事件的主要引起因素便是城市功能區建設的不合理。
2.2文明素質相對低下
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沖突事件由公共健身區域缺乏而引發,由簡單事件便變成打人這種惡劣事件,充分體現出公民文明素質的低下以及道德修養的缺失。拋開分析沖突事件雙方行為的對錯,但長達4天的爭吵,嚴重破壞了社區居民和諧的生活環境。爭吵之后雙方沒有積極尋找妥善解決的方式,而是選擇大打出手,都沒有選擇退讓和大尺度的妥協。
人的行為系統受到觀念的影響,公民自我修養決定了其行為的文明程度。相關事件參與者綜合文明素質相對低下是導致言語沖突、肢體沖突發生的重要因素,應該引發社會的反思和對道德修養的關注。
3.當前公民道德素質現狀及思考
3.1公民道德素質現狀
我國正處于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的重要階段,公民文明素質的培養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長期發展中積累了許多優良傳統和民族美德。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各方面的矛盾逐漸突出,引發一系列社會糾紛,社會安定和諧的良好氛圍被打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長期落后于經濟建設,道德培養工作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社會道德素質普遍偏低,道德標準受到沖擊。
近年來,關于“道德滑坡”、“道德淪喪”、“道德缺失”的性質的詞語屢屢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這與道德沖突事件的頻發是分不開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地方誠信缺失,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以權謀私、造假欺詐、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現象時有發生。公民整體道德素質與社會發展程度不匹配,在處理突發事件中采取激進態度,加劇事件嚴重性,造成更惡劣的社會影響,激化社會矛盾。類似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沖突事件中,人與人關系處理上缺乏理性,社會公德弱化。
3.2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性
首先,從國家建設的角度來說,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國家精神文明建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和思想保障。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打造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意識形態層面的進步為經濟進步提供精神支撐,打造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
其次,從和諧社會建設的角度來說,提高道德修養有利于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于整體社會的和諧狀況有著重要的改善作用。積極發揚公平正義、誠信友愛、文明禮貌等優良品質,創造充滿活力的和諧社會。
最后,從公民生活的角度來說,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會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的精神體驗,減少社會矛盾的產生,緩解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實現社會組織內部關系融洽化發展,互敬互愛、和諧共處,在個體、社會、國家三方良性互動中提升生活水平。
4.提高道德修養的措施與方法
4.1打造良好道德素質教育環境
在新媒體時代,提升公民道德修養應充分利用媒體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等優勢,引導輿論導向,實現道德教育全民化。政府監管部門應該加強對于輿論方向的正確引導,甄別圖書、影片、互聯網等傳播媒介中觀念的良莠,防止對道德素質培養有弊的思想流出。
道德素質教育應重視教育手段創新,做到寓教于樂,使公民在日常趣味性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思想觀念。比如廣泛開展以道德為宣傳核心的文化交流會,舉辦促進鄰里關系發展的鄰居節等,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易于人們對優良道德思想的接受。
4.2加快道德素質教育長效機制建設
在國家和政府層面,應設置專門負責公民道德素質教育工作開展的部門,使道德制度化,并有效監督各級組織相關工作的落實程度。改進傳統宣傳教育手段,通過新媒體技術,依托于互聯網,開展廣泛的道德素質教育。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打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在公民層面,公民應以社區為單位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組織機構,以自治的方式將道德素質教育普及化。例如組建志愿服務小組,服務社區,關愛他人;成立關系調節小組,幫助解決鄰里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等等。
4.3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丁萬華曾提到:“在公民道德素質培育的諸多路徑選擇中,加強教育是重中之重。”教育者素質水平的高度往往影響著受教者的思想水平。專業教育人才上崗,對于加快提高公民道德修養至關重要。國家應增加財政支持,首先要加大對高端教育人才的培養,其次要開展教育者甄別工作,淘汰不合格的教育者,給予專業教育人才上崗機會。
5.結論
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事件,不論是言語爭端還是肢體沖突,有與關系雙方的道德素質水平有關。在經濟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設應受到更廣泛的重視,加強公民道德素質教育工作刻不容緩。只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打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張靜芳.公民文明素質:觀念系統與行為系統[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9(06):74-76.
[2]王福敏.我國公民道德素質現狀、成因及對策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6,(33).
[3]卓越.公民道德素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基[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0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