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霞
摘要 從科學測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意義、措施和如何保證科學測土配方施肥準確性兩個方面探討測土配方施肥問題,以期為有效開展這一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測土配方施肥;科學配方;準確性
測土配方施肥是指通過測試土壤,及時掌握土壤肥力狀況,并根據不同作物生長發育規律和需肥規律,研制配方,實行有機肥與化肥,氮肥與磷鉀肥、微量元素肥料適量配比、平衡施用的一種科學施肥方法。概括來說主要有3個環節:一是測土,取土樣測定土壤養分含量;二是配方,經過對土壤的養分診斷,按照莊稼需要的營養“開出藥方,按方配藥”;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農業科技人員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
測土化驗數據的真實、準確,是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環節,也是此項技術的關鍵點。怎樣才能形成真實、準確的化驗數據呢?筆者根據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認為應抓好以下幾點:
一、土樣采取適時
土樣的采取不應在作物的追肥期,而應在作物生長的后期不追肥時進行,至少離前一次追肥1個月以上,到下季作物整地施肥前,不可圖省事不分時間隨意采取。
二、樣點分布均衡
樣點的選取必須綜合考慮,根據土壤土種分布圖和土地利用現狀圖,考慮土壤土種、土壤質地、土壤肥力和產量水平等因素,在每個村確定合理的取樣單元。在土種較多的山區,一般以50~100畝為1個取樣單元,在土種較單一的區域,以100~150畝為1個取樣單元。確定好取樣單元后,把選取的樣點標注到土地利用現狀圖上。采樣時,根據圖上的樣點,用GPS(定位系統)到實地查找定位。如遇圖上標注的樣點與實際不符時,應立即修改并重新標注。
三、科學配方問題
根據測土和作物種植,給農民開施肥配方是測土配肥的第2個環節,不能開出科學有效的施肥配方,科學測土配肥就失去了測土的目的和意義。科學施肥配方應考慮以下10個因素:
1.1作物的營養需求
科學配方要符合作物的營養需求曲線。由于不同作物品種有不同的營養需求曲線,所以要綜合考慮作物種類,根據不同品種、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征進行推薦施肥。
1.2作物的營養吸收能力、特征與調節技術
作物的吸收能力與作物品種和作物生物調節技術及土壤環境條件有關。不同的作物品種和生物調節技術可以構成不同的作物營養吸收能力。另外,不同作物吸收營養的方式、特征不同,如根的深度、分布不同,對施肥要求也不同。在測土配肥中不能單純地推算出一個數值,此外還要綜合考慮植物吸收特性產生的影響。
1.3土壤的營養含量
科學測土配肥就是準確測試具體地塊土壤基礎養分含量,根據作物目標產量所需要的養分含量,估算出作物所需養分補充量,再結合當地各種實際影響因素確定合理有效的施肥比例、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1.4土壤的保肥、釋肥特征
科學配方要符合作物的土壤保肥、釋肥特征。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能夠對養分的吸收(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吸收)和保蓄能力。肥料要發揮作用,首先要求土壤對其有保存作用,然后是要有一個好的釋放性能,這樣才能保證作物的吸收量。然而,不同的土壤有不同的保肥釋肥性。因此,在配方施肥中一定要認真考察分析改善土壤保肥釋肥性能,以提高肥效。
1.5肥料的營養含量、質量和性價比
科學配方要根據具體的肥料質量、營養含量和性價比進行,目的是讓農戶降低成本和增產增收。
1.6肥料的流失特征
科學配方要考慮肥料在環境、土壤中的自然流失曲線以及和不同肥料摻混后的化學反應流失。不同肥料的化學穩定性不同,例如化學氮肥施入土壤后,植物對氮的吸收率一般僅為30%~50%。不同作物甚至同一作物不同品種之間,肥料吸收率都有明顯差異。
2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的途徑
2.1創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的組織帶動機制
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很大的發展,龍頭企業數量和規模效益不斷提升,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四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加快形成,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把市場機制作用下發育形成的農業產業化組織,作為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引擎和突破口來定位,是戰略首選,也是行政推力關鍵的著力點。在“四位一體”組織中,生產者通過利益聯結,合約規定組織內部的自我服務,能夠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應用逐步轉化為一種自覺行為。在實踐中,可以通過組建測土配方施肥專業協會的方式,把肥料產銷環節與用肥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肥料的產需對接。另外,可以積極引導實施專業化分工,組建科學施肥專業組織,開展施肥專業社會化服務,以有效解決分散農戶及自給性種植戶的科學施肥問題。對廣大散戶來說,還可積極嘗試保姆式托管。
2.2探索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的多元化模式
一是“廠站結合”模式。區域內的肥料企業,可以直接生產訂單式配方肥。這種模式對稱性好,還可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雙贏”。二是“測、配、供、施”一體化模式。遠離肥料企業的區域,可以通過推廣部門布局組建測配站,根據配方生產配方肥,通過基層農化服務網絡,向農民提供物化技術,這種模式針對性強。三是“一張卡”模式。農業部門免費為農戶采土、化驗、配方、發卡,卡中包含了相應土壤類型、種植某種作物的最佳目標產量、施肥配方、時期、次數及相應用量等信息,農戶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指導卡,自行選購所需肥料,進行配合施用。此模式由于省去了加工環節,有利于降低成本,但要求農戶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此種模式應用前置關口是肥料銷售人員,要求肥料銷售人員必須經專業培訓,能夠熟練解讀卡上信息,并指導農戶購肥和用肥,同時作好信息備存。四是社會化專業服務模式。由科學施肥專業組織來完成全程施肥服務。此種模式有助于分散農戶和自給性種植戶,有利于提高推廣覆蓋率。五是基肥配方化模式。主要農作物一生施肥總量中,基肥一般占到60%左右。對少數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難的區域,可以通過大中型肥料企業生產泛針對性的專用配方肥,確保基肥基本配方化,防止邊緣化。六是精確施肥模式。選擇技術裝備先進的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精準施肥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