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鈺
摘要:眾所周知,閱讀教學是大學英語課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課程的系統學習,培養搜集信息,提高書面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作用。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計時閱讀 快速閱讀 重復閱讀 成組視讀 信號詞
前言:
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我們都存在著一個誤區,那就是閱讀理解是為了詞匯和語法服務的。但是單純的逐字逐句翻譯并不能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翻譯能力,所以,近幾年來,我們對于閱讀教學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閱讀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們應該積極有效的開展一種交流,培養學生自主獲取文章中信息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技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能,有效的促進閱讀水平的提升。
1、課前做好閱讀準備工作
一定要讓學生做到課前預習,在進行文章閱讀之前,要事先給學生留一定的作業。讓學生對于閱讀當中將要遇到的生詞進行注釋,通過查閱字典,理解生詞的意思,有助于文章段落大意的理解。另外,可以通過事先的準備工作,讓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不陌生,不恐懼,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和老師進行互動,也可以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著重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文章有個大致的了解,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計時閱讀訓練
我們可以采取計時的方式來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通過實踐教學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存在拖沓的毛病,做閱讀理解的時候往往會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收效卻并不明顯。所以,我們可以采取計時的形式,讓學生提高閱讀的速度,也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下均時長,通過文章的字數和閱讀使用的時間,來計算出每名學生的閱讀速度。而且,我們不但要要求學生的閱讀速度,不能過分拖沓,也要保證學生閱讀的正確程度。不要為了圖快,而導致不必要的失分現象發生。而且,任課教師也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要做到因人而異,而不能一味的求快,亦或是一味的求穩,放慢速度。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針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的習慣及時予以糾正。比如說邊讀邊念出聲來,或者是用筆一個詞一個詞點著去讀,又或者是遇到不認識的生詞就停下來問別人,查字典。這些閱讀習慣都是不正確的,都會大大影響我們的閱讀速度。而且,遇見生詞就查字典的習慣也會讓學生對詞典形成一種極度的依賴感。所以,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這些不良習慣及時予以制止和糾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
3、加強快速重復閱讀訓練
有句古語說得好,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說,對于訓練閱讀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間斷的誦讀。我們任課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快速重復閱讀”的閱讀方法,給學生限定一篇文章的閱讀時長,然后對于結束的部分作出相應的記號。在進行二次閱讀,但是二次閱讀對于同樣的閱讀量,僅僅給予一半的時間,但是,學生會驚喜的發現第二回閱讀,相同的內容一半的閱讀時間就可以完成了。舉一反三,等到第三回,第四回,可能僅僅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閱讀時長就可以完成相同的閱讀內容。這說明反復的誦讀是可以起到強化訓練的目的的。
4、掌握好信號詞
信號,顧名思義指的是給予源泉和靈感的作用。所以,如果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到關鍵點,信號詞,就會對文章段落大意的理解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4.1引出例子的信號詞
為了能夠更好的使讀者理解作者所要闡述的主旨大意,我們通常會使用舉例子的形式,通過例子,可以更加形象的幫助讀者去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在實際的文章闡述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信號詞,比如說:for example, such as,for instance, as, like.等等。這樣,即使可能我們會遇到一些生澀、難懂的詞語,但是通過例子的描述,我們也可能會猜出生詞的基本大意。幫助讀者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內容。
4.2表示轉折的信號詞
在閱讀理解中,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過渡和轉折,作者在文章中經常會使用一些轉折的詞語來表達作者句意的轉變。比如說:although, but, nevertheless, however, yet, on the other hand,still等等。當出現這樣的詞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聯想到作者的話鋒肯定是要發生變化的。這對于我們讀者來說也是一個信號,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4.3表示原因和結果的信號詞
另外,在闡述事件的原委的時候,我們通常也會使用一些詞語,常見的有because, for, since, the reason is that, result from, 來表示因為什么什么的原因;又或者是so, Thus,Therefore, so that, thats why, accordingly, as a result來表示事情的結果。我們應該加大訓練學生對于信號詞的搜集與掌握,以便于引導和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本領。
5、進行猜詞義的訓練
如果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遇到生詞,我們可以結合上下文的線索來破解出生詞的基本大意。舉個簡單的例子,如:Its been found that the oils of the garlic dont stick to the teeth, tongue, or gums. They go into the lungs instead.在這個段落中,如果我們不認識“gum”這個生詞,但是,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熟知的“teeth”,“tongue” ,“lung”來進行大膽的猜測,他應該也是人體的器官之一。再根據器官的構造,推斷出應該是“牙床”附近的口腔部位。
6、結論
綜上所述,閱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學任務,需要任課教師和學生的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所以,我們應該加大學生閱讀的方法訓練,拓寬學生的閱讀量,加大學生的詞匯積累儲備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Gillian Brown,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2013
[2] 胡壯麟,劉潤清,李延福,語言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 劉潤清等譯 朗曼語言學詞典,[M]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