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空間信息化進程對全球轉型帶來了跨域融合的新態勢,同時也提出了開展綜合性信息戰略以及構建全球命運共同體的要求。
關鍵詞:網絡空間;信息化;全球轉型
科技領域呈現多領域、多學科、多技術、多空間集成的發展態勢,而全球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令網絡空間的信息化成為了新時代的發展特色。這一態勢為世界帶來了全新的變化,需要我們在全球創新轉型發展時期進行應對。
一、網絡空間信息化帶來的新態勢
海陸空是傳統意義的三大領域,而外太空與網絡空間的加入,則催生了五大領域。海陸空天(太空)網為全球轉型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同時也加劇了主要國家之間的競爭,尤其是在軍事領域的多維一體化上顯得尤為明顯。
二、網絡空間信息化進程的跨域融合態勢
1、“空間網絡+”催生各國發展變化
網絡空間+指的是在網絡空間的基礎上,積極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進行融合以達到反恐等目標。具體來說,網絡空間+與政治與外交的融合主要集中在天緣政治與外交層面。例如2015年,中美就成為讓黑客攻擊事件進行了網緣政治外交,美國因數百萬美國人個人信息被盜一事向中國發動攻擊,而中方則表示反對網絡攻擊與恐怖主義。這一現象體現了網絡空間+正在客觀成為各國政治、外交博弈的新平臺。
為了適應網絡空間信息化的新態勢,是許多學者提出了新概念。我國在2015年進行的學術沙龍中提出“四國土空間”理論,并進行內涵闡釋。于同年頒布了《國家安全法》,將“領網”這一新概念寫入法律。種種信息都反映各國在網絡空間信息化領域,積極探索與提出了法律與政策的管理初期模式。
2、重塑世界經濟格局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網絡空間的線上發展與線下融為一體,并催生了包括能源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平臺,形成的全鏈接世界,重塑世界格局。
在2014年全球能源大會中決定講在2050年之前完成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創新建成,這一決定被視為網絡空間信息化對全球能源環境的重大推進。
物聯網的全鏈接世界則主要體現在跨境電商領域。阿里巴巴集團在2015年完成了包括英美和日本在內的39個國家的天貓雙11活動同步推進。此外,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也在互聯網互通領域中先行出發,在2015年舉辦的網上絲綢之路論壇上進行討論。這些案例都說明在網絡空間信息化的態勢下,全球經濟格局進行了變化,主力發展平臺也在轉變。
此外,網絡空間信息化更創造性的融入外太空空間。在2015年,美國就向一次性發射了4000顆小型衛星,用于破解信息傳播點之間的信息延時問題,這一行動代表了網絡空間信息化正在做向外太空領域的進軍準備。
3、全球恐怖主義催生網絡空間與其他空間的融合
近年來,國際恐怖主義態度猖獗,活動頻繁在巴黎、布魯塞爾等區域發動連環攻擊,造成全球范圍內的經濟損失,成為了新時代全世界需要抗擊的共同敵人。2015年,聯合國就發出了呼吁全球加強信息管理電子通信系統的建議,以阻止恐怖主義進行犯罪活動。這也是運用網絡空間信息化保障全球安全的體現。正是由于網絡空間信息化帶來的平臺,讓各國可以共享反恐信息,同時擴大網絡空間大數據的覆蓋面、深入程度,以及分析細致度等優勢,建立起反對恐怖主義的相關預警措施。
4、我國政策支持網絡空間與“四大領域”的融合
為了加速網絡空間與其他四大領域的相互融合,我國相繼頒布了包括《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關于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劃》等相關法律條文與政策文件。這一系列的措施都展現了我國從政策、法律層面對網絡空間與其他四大領域融合進行支持的態度。
此外,中國在海、空、太空、電磁以及信息領域都擁有遠距離攻擊對手的能力,這一情況也反映了我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中,對于網絡空間信息化的開拓與融合利用。
三、網絡空間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
本研究認為,縱觀全球網絡空間信息化領域的博弈與滲透合作,對我國在未來的發展中提出了新要求。即,我國需要進行開發綜合性全域空間戰略與命運共同體。這就要求我國從傳統的網絡空間信息化單領域、多領域走向全域空間發展,進而走向綜合統籌,建立起在網絡信息發展空間中的命運共同體。具體措施有:
1、建立頂層設計
基于萬物互聯的框架下,盡快確立在海陸空天王等領域進行綜合開發的發展與安全管理觀念,同時注重文明建設,拓展視野,提高實踐能力。具體來說,基于“一帶一路”戰略將網絡與航天強國作為發展目標,進行五大空間的戰略打通和滲透合作。
2、整合前沿性研究
綜合空間戰略作為一個全新的命題,在本就復雜多變、融合性強的網絡信息化空間中提出了高協調性與難預測性等新要求。因此需要對個角度進行切入,積極探索太空文明和網絡空間文明的內在聯系,建立起前沿性研究的整合關系。這種整合關系要求跳出單一網絡空間的單點研究,著重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相互作用的多點研究。著力在交叉與邊界領域進行拓展發展,對網絡空間安全進行專題判研,以此建立起五大空間的數據庫與信息庫。在實踐上,我國已于2016年建立首個網絡安全領域的全國性團體,為維護網絡安全合作提供幫助。
3、構建命運共同體治理模式
確立全球尊重網絡主權和信息主權的態度,構建全球在網絡信息領域的民主平等思想。同時,應當確立各國在網絡空間領域的行為準則,這一探索在2015年舉行的20網絡打過磋商中進行了初步協商,并提交聯合國。除了民主公平外,還應當注重和平安全以及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環境。為了防止外太空武器化對全球穩定帶來的威脅,2015年各國元首就提出,應當禁止在外太空放置武器,同時要求各國簽訂《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以保證網絡空間安全的和平。
4、牽引、輻射、溢出世界經濟
正如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對陸海空間拓展到網絡和綜合空間的牽引作用一樣,網絡空間技術令世界的經濟也帶來了新動力。如在綠色化發展戰略中,網絡空間信息化可以充分利用科技與網絡手段,協調五大領域的統籌格局提高綠色化發展的效率與規模。同時,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挑戰,平衡全球互聯網領域不平衡等,都可以通過網絡空間信息化對經濟的牽引、輻射以及溢出能力加以調整或解決。
參考文獻:
[1]王世偉. 網絡空間的信息化進程與全球轉型發展新態勢[J]. 情報資料工作,2016(05):30-36.
[2]張小娟. 智慧城市系統的要素、結構及模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
[3]王麗鴿. 網絡空間下人的生存與發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陶連,男,(1982.10.23)出生,重慶人,本科,工程師,漢族,研究方向:通信與電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