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網絡化的計量管理信息系統在技術上的實用性和維護性上面都有其可靠性,對電能計量工作采用信息化管理可以真正實現完全意義上的信息共享,使我們管理的計量裝置、計量器具準確可靠的運行。
關鍵詞:電力公司 電能計量
電能計量工作是電力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電力企業和用戶建立信任關系的關鍵。電力市場的快速發展要求電能計量工作必須提高管理水平,保證計量的準確、可靠,而這一切都是必須要依靠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才能實現的。當前,各種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操作系統飛速發展,特別是因特網網絡技術廣泛的應用,促使我們在計量管理上采用新的技術手段來進行管理具有更寬的選擇空間。
一、對計量器具進行科學管理
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對計量器具進行科學管理,能確保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中數據信息的真實可靠,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的風險。有效地控制了不合格產品的產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質量成本。對計量器具進行科學管理應如何實施呢?首先企業應根據材料檢測、經營管理、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能源計量、產品檢測等方面的需要確定計量檢測點,配備符合使用要求的計量器具。其次編制本單位計量器具管理賬冊,制定計量器具分類管理方法和周期檢定計劃。屬于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登記造冊,向當地縣(市)級計量行政部門備案,并向其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申請周期檢定。對非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可自行開展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自行檢定(校準)的計量器具應合理確定鑒定(校準)周期。周期的確定應有文件作出規定,并經領導批準。對不能自行檢定(校準)的計量器具,應將其送有資格開展檢定(校準)的計量檢定(校準)機構進行檢定(校準)。
企業還應對計量器具實施標志管理,標志要注明檢定(校準)日期,有效期和檢定(校準)單位,對不合格的計量器具應停止使用,隔離存放,并作出明顯標志。
電能計量數據管理以電能計量裝置為主線,計量器具資產為輔線,對電能計量裝置的運行狀況實現全過程管理。應做到各項業務處理的獨立性與業務流程的連貫性相統一;數據共享性高、一致性好;系統查詢方式靈活多樣;系統維護簡便。具體來講,應達到:整個計量管理工作采用微機進行管理,實現計量信息共享。計量資產的流轉過程實現微機管理,跟蹤計量資產在入庫、校驗、裝拆、報廢過程中的狀態,采用口令和IC卡(或其他方式)雙重控制工作人員處理業務的權限,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用微機建立各種電能計量資產的臺賬,逐步做到在計量資產的流轉過程中使用條碼進行識別。實現用電業務工作的自動化傳輸,逐步取消手工傳遞業務工作單的工作聯系方式。使用部分定制的表格,使報表標準化。同時也提供動態報表接口,在系統運行期間,各計量管理部門可根據需要建立一些有特色的報表。能方便查詢計量業務進行的過程、用戶的檔案資料、計量器具的資料及其更新輪換情況,查詢電能計量的各統計數據。
二、加強計量選型定表的綜合性分析,提高計量準確性
正確接線:針對電力系統的不同情況采用正確的計量和接線方式,減少計量誤差。
合理定位:合理選擇計量點的位置,盡量靠近現場,減少互感器二次負載和二次回路損耗,提高計量精度。
合理選型:合理選擇電流互感器變比,正常負荷電流要大于電流互感器額定電流的三分之二以上,對季節性較強負荷,采用多抽頭的電流互感器,保證互感器在高精度范圍內運行。
綜合分析: 開展計量點的綜合分析,提倡計量裝置的整體校驗,通過開展綜合誤差分析,做好電能表、互感器現場的周期校驗和周期輪換制度及電壓互感器二次電壓降的周期檢驗工作。
三、保證檢驗用具及條件符合標準
嚴格組織進行計量監督及定期校驗,按相關標準對照執行。標準電能表和電能表現場校驗儀每一年送檢一次。凡檢定的計量標準器具和標準裝置,不合格應停止使用,進行修理調整,經檢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現場檢驗條件應符合規程規定的要求。
不斷推廣使用先進技術。不斷瞄準當代計量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大計量檢測和計量管理的現代科技含量,結合供電企業實際,完善計量檢測體系。
電能計量器具資產管理。電能計量器具包括電能表、TA、TV、及計量箱(屏)等在內的電能計量設備。該模塊應能實現電能計量器具資產的動態管理,即對各種計量器具進行入庫造冊,實現的功能有增加、刪除、修改、打印資產卡片及查詢等功能。
電力用戶檔案管理。電力用戶用電基本信息等資料管理,包括新增用戶、修改、刪除用戶信息打印用戶基本信息;瀏覽、查看用戶清單。該模塊要處理的信息主要包括用戶的屬性參數、供電方式、計量方式、用戶用電設備一次接線圖等。
計量點信息管理。計量點信息管理包括新增用戶計量點,修改、刪除用戶計量點、打印用戶計量點信息。
計量業務管理。該模塊應實現用戶計量點電能計量設備的異動情況的登記,主要包括:有、無功及多功能電能表的新裝、拆除、輪換、倍率分界等業務,并記錄應換應校日期、工作人員、工作日期,根據計量點和電能表的情況記錄有關的總、峰、平、谷的起止碼及換表時因2次回路少計電量等信息。根據計量點的具體情況最多可記錄三相TA、TV的相關業務,對計量點上的TA、TV的新裝、拆除、輪換業務的各項數據記錄。包括各相TA、TV的編號、應換應較日期、工作人員、工作日期等。失壓計時儀的新裝、拆除、輪換等業務發生的相關數據記錄。高壓計量箱的新裝、拆裝、輪換等業務,并記錄各種業務數據。
計量工作是一項古老而又新興的事業,在某種意義上標志著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高低。他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被人們所認知。企業要發展要進步就必須建立適合自身實際,符合科學規范并與世界接軌的計量管理體系。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做到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