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都強調幼兒園應該將游戲作為最基本的教育教學互動形式。也正是這一游戲理念的引領,讓“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之中得以推廣。在“課程游戲化”的逐步深入推廣中,“自主游戲”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如今,自主游戲在幼兒園之中得到大力推廣,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獲得更多的愉悅感,同時還能夠感受到幸福。自主游戲可以讓幼兒的社會認知和社會情感得到激發,讓幼兒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還有助于幼兒創造力的發揮,提高幼兒的社會化水平。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活動;教師指導;方式
1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1.1“高控”
教師成為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的主導者在幼兒自主游戲時期,很多教師為了獲取教學成績,過于關注幼兒的游戲過程,希望尋找一些可以實施教育的機遇,將教學工作強制性地加入其中。很多教師還用大人的眼光來分析幼兒游戲,若是出現原理生活實踐的內容,教師就會即刻改正,或者是參與其中;若是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教師會即刻停止游戲,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游戲規定,這樣導致幼兒自主參與的游戲活動,逐漸轉變為教師引導的游戲活動。不管教師的什么行為,都會影響最終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實施的效果,導致教師的地位突出要遠遠高于幼兒的地位,教師的各種行為會約束幼兒玩游戲的天性,阻礙幼兒自主研究、自我創新的權利,教師會將游戲逐漸轉變為教學,影響幼兒自主參與的興趣和熱情。
1.2“干預”
教師經常性的終止游戲自主游戲實施的主體是幼兒,所以教師在創設游戲情境時需要結合幼兒的需求和興趣進行研究。在有幼兒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時,為了保障游戲可以有效進行下去,教師才可以進行干預。但是在實際推廣中,教師經常會中斷游戲活動,有些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到游戲中存在的問題,還有些是因為游戲時間不充裕而不得不終止活動。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教師隨意終止游戲活動的實施,都會影響幼兒的積極性,導致之后的游戲難以有效推廣。
1.3“放任”
對幼兒的自主游戲提出不管政策很多教師對自主游戲的了解過于單一,其認為這種游戲活動就是自主玩耍,幼兒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只有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就可以,教師不需要為幼兒自主游戲提供有效的玩具,也不需要設計環境,更不用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言行舉止,不幫幼兒解決游戲階段存在的問題。這樣不但展現出教師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抹掉了游戲活動具備的優勢。
2幼兒自主游戲中幼兒教師的指導策略
2.1需要在游戲開始之前明確教師的角色和地位
1.肯定幼兒自主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幼兒在開展自主游戲時可以通過游戲認識自身。教師應在對幼兒自主游戲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肯定幼兒自主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在游戲過程中更加重視幼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促進幼兒創造性力和想象力的發揮。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自主游戲之前,應對自主游戲中幼兒、教師的作用和價值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避免放任自由、喧賓奪主等極端情況的出現。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制訂自主游戲的規則,設定實際的游戲目標,不僅僅要兼顧整體,還要對個別幼兒進行合理照顧。游戲計劃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確保在不更改游戲大方面的情況下適當調整計劃目標。2.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游戲材料和區角教師在選擇自主游戲材料時應考慮游戲口令與游戲活動是否適應,游戲對幼兒智力水平、探索水平的發展有無改善作用等。作為激發者,教師在準備游戲材料時需要考慮不斷生成的新游戲,游戲材料應盡可能豐富多樣。此外,教師在選擇區角時應考慮游戲環節是否與幼兒身心發展相適應,與此同時還應針對幼兒的差異和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需求創設游戲環節。
2.2開展游戲時,善于觀察,隨機指導
1.在游戲過程中仔細觀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在觀察幼兒時應多關注幼兒對投放的材料是否有興趣、幼兒是否積極投入游戲、幼兒如何開展自主游戲以及幼兒是否遇到了自己不能夠解決的問題等情況。通過觀察,教師可以準確地把握幼兒的興趣需要,這樣才能夠正確掌握幼兒的認知水平與個別差異,進而為幼兒提供準確指導。2.對幼兒的自主游戲進行合理指導第一,隱性指導。在開展自主游戲時,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游戲玩伴等。因此,教師在指導幼兒自主游戲時,不能過多干涉幼兒的游戲活動,但也不能完全不管,應把握尺度,根據幼兒自主游戲的實際情況,在不影響幼兒正常游戲的情況下,通過主動參與幼兒的游戲等方式來指導與引導。第二,顯性指導。為了獲得更好的游戲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表現進行合理的直接干預和指導。指導自主游戲不代表要轉換游戲的主體,讓教師來控制游戲,而是要在幼兒不能夠繼續進行游戲時,如幼兒獨自一人不知道玩什么游戲時,進行引導。在幼兒集體自主游戲時,如果幼兒因游戲角色選擇、材料分配、游戲活動形式等發生沖突且無法解決,教師應主動為幼兒提供多個可以選擇的方案。但是,教師應注意自主游戲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指導幼兒時保持適度原則,確保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2.3注重游戲結束后的反饋評價
在幼兒自主游戲完成之后,教師應針對幼兒的游戲過程進行評價、總結,確保幼兒能夠對游戲保持積極性。在游戲即將結束時,教師應提醒幼兒,游戲結束后要鼓勵幼兒對游戲進行總結。對于幼兒的表現,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另外,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能夠只注重游戲的結果,還需要對游戲過程適當評價,注重對幼兒游戲表現的評價。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幼兒的游戲情緒以及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感變化,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幼兒充滿信心。
3結論
總而言之,自主游戲活動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種游戲形式,對提升幼兒語言技能、創新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自主游戲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游戲的觀察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幼兒參與過程中需要全面觀察,了解幼兒的需求,及時發現游戲中存在的漏洞,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而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也要幫助幼兒解決實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幼兒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以此為之后游戲的實施提供有效依據。
參考文獻:
[1]姚敏.幼兒自主游戲中的教師指導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36):175-176.
[2]唐凌霄.幼兒自主游戲中的教師指導建議分析及闡述[J].學周刊,2017(36):180-181.
[3]樊琪鑫.幼兒教師自主游戲信念和支持性行為研究[D].溫州大學,2017.
[4]郭雨榕.大班幼兒自主游戲自定游戲規則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