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鋒
摘要: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寬松、平等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開發學生的潛能。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民主的教學氛圍是新課標所注重并倡導的。我們要牢牢樹立“教學民主化”的思想,努力建設民主化的教學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建設,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關鍵詞: 民主氛圍;平等相待;自主合作;語言溫婉
我國的傳統教學,由于深受師道尊嚴的影響,專制作風多于民主意識,表現為教育文化是一種控制性文化,教師文化是一種權威性文化,教學文化是一種灌輸性文化。 課堂教學中的“民主化”是針對教學中教師“一言堂、“家長制”,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之弊而提出的教學觀念,要求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寬松、平等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發展學生的智力。“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其中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1]。課堂教學應通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來發展學生智力,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那么,如何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建設呢?
(一)、營造民主氛圍是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前提條件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的情感與認知活動相互作用的過程,積極的熱情的情緒與情感,和諧寬松的環境是認知的內在動力。但是,不少教師為樹立自己的教學權威,居高臨下,使師生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隔膜”。大量成功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真正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向學生敞開,學生才會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并把老師當作朋友和知己。這樣,教學才具備成功的條件。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實施民主教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在組織教學時,首先要考慮民主氣氛的營造,形成寬松的學習環境。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應時時處處具備“四心”,即愛心,真心,誠心,耐心。有經驗的教師總是以“愛”為出發點,以靈活多樣的藝術手法激勵學生,喚醒他們的求知欲,讓學生時時覺得“老師在期待我,我能行”。
(二)、平等相待是課堂教學民主化的重要保證
語文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師只有把自己擺到與學生人格平等的位置上,對學生施以關愛,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課堂教學民主化,首先要求教師摒棄教學霸權,建立互動機制。古人都懂得教學相長的道理,有時學生的反饋信息還可以給教師以反思和啟迪意義。教師要真心誠意地信任和鼓勵學生,對于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意見、發表的見解、觀點要及時肯定并鼓勵。比方說同學提出了問題,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找出疑問,這樣才說明你真的看進去、看懂了。”同時,要建立一種資源分享的伙伴性師生關系。當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時,不是自上而下地“給予”,而是與學生一道去探尋,在主觀上“分享”他們尚未獲得的經驗與知識,給學生帶來主動學習的興趣。許多優秀教師為我們樹立了楷模,比如:魏書生的教學藝術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一切都和學生展開“商量”,其身不凌駕學生之上而融于學生之中,其心不孤高自傲而走進學生心靈之中。
(三)、自主合作是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基本途徑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表現是對教學活動的主體參與,沒有自由的學生,在教學中就談不上主體參與。自主不是自流,合作不是胡做。德國著名教育家迪斯多慧曾說過:“一個壞教師只會奉送真理,而一個好教師則會教人如何去發現真理。”[2] 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不能只把知識概念告訴了,只把現象規律揭示了,而應該因勢利導,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生成過程。在教學中可采用:1、讓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新基礎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師給每個學生在課堂上至少有1/3主動活動時間的保證。最好能達到2/3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主動學習,包括思考、操作、練習、討論等各種方式,從而改變課堂上大部分學生的被動狀態。2、給學生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機會和空間。學生有機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和結論,而不是去揣度老師期望的標準答案。課堂上就會出現不同的聲音,發生爭論,引發進一步思考,甚至會有一些意想不到收獲,給師生都帶來意外發現的滿足,這將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3、選擇彈性化的課程內容。要有難易區分度,以便于學生的選擇。學生自主組成學習小組,教師不做任何提示,全面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去提出問題,本組解決或跨組解決問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樣,生生間、師生間的自主合作就能成為民主課堂的亮麗風景。
(四)、語言溫婉是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催化劑
符合學生情感需要、個性特征的課堂教學用語是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催化劑。教師課堂教學語言,不僅要規范、科學、形象、生動,更要體現出尊重、體諒、溫暖和坦誠。例如,在發問中,應多采用開放或試探性的語言,如:“作品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人物?為什么?”“你有些什么感受?”這樣學生的回答就不是限于“是”“不是”,“有”“沒有”,從而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問:“老師很想知道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比直接問“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學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引導的時候,應多用鼓勵或協商的語言,可以說:“你講得很好,但答案不是固定一種,請大家各抒己見,說錯了沒關系!”“我跟你商量一下,你剛才用的這個詞能不能換一個呢?換一個也許更恰當?”“你的回答很好,你能不能闡述一下自己的理由?”要盡量避免批評和責備的語言。在評述的時候,應多用贊揚或肯定的語言,可以說:“這幾點概括的多好啊!這位同學很會讀書,大家要向他學習。
傳統教育教學觀念、行為的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們牢牢樹立“教學民主化”的思想,努力建設民主化的教學課堂,就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進行課堂教學民主化的建設,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注釋:
[1] 王道俊 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1
[2] 張煥庭.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67
參考文獻: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2]朱永新.《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