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友 朱金秀
摘要:目前我國農村寄宿生在學校的時間由學校都是統一規劃安排的,學生的課余時間非常少,學校的組織管理松散,內容枯燥乏味,學校幾乎沒有音樂室、課外活動室、圖書室、多媒體教室供學生課余時間使用。雖然寄宿生的成績普遍不錯,但是這樣嚴重影響了寄宿生的身心健康,為了使寄宿生的身心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學校要充分重視寄宿生的課余活動,科學的分配課余活動時間,豐富課余活動內容,才能真正提高寄宿生課余生活的質量。
關鍵詞:創建;初中寄宿生;課余生活
1.寄宿生課余活動的意義
寄宿生課余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形式,有利于滿足學生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求知意識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使課堂上的知識得到鞏固;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調查表明“學生按自己的意愿每天安排5—7個小時的空余時間,才能促進人格、性格的全面發展,如果時間沒有保障那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素質、愛好和天賦就無從說起了”。所以學校組織和計劃課余活動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這樣才能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2. 創建良好的初中寄宿生課余生活的具體實施
2.1對學生生活區域的環保與擴展
首先需要對住宿區進行環保綠化,種植大量的綠植和花卉,不僅能凈化校園空氣,還能使寄宿生在學習之余,漫步在校園感到賞心悅目;然后建造體育場,設置塑膠跑道,乒乓球、排球、籃球等體育場地,作為寄宿生的生活擴展訓練,豐富寄宿生的課余生活,放松學生身心;最后需要設置休閑亭,供學生在課余時間看書、下棋和聊天等,使課余生活多樣化;總之生活區的建設要以學生為本,注重環保,服務學生的生活,便于教師管理。
2.2善于運用微機教室
老師不要擔心學生會癡迷電腦而不讓學生接觸電腦,現在網絡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校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要通過正確指導和積極引導讓學生熟悉網絡,讓網絡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幫手。計算機教室可以利用晚上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寄宿生開放,挑選計算機管理小組長,每天進行管理和監督,,使計算機使用保持良好的秩序。寄宿生可以利用計算機查閱學習資料,觀看學習視頻,玩益智游戲,看實事新聞和動畫片等,通過計算機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視野,避免與社會脫節。
2.2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能促進寄宿生的全面發展,組織活動的內容要廣泛,切合實際,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舞蹈、跳棋、跳繩、美術書法、長跑訓練,科技研究、棋王訓練和內務整理等各種課余活動,不僅促進了寄宿生之間的團結合作,還能讓所有的寄宿生都能有時間和空間鍛煉和發展自己廣泛的愛好,從而營造和諧輕松的活動氛圍,創建安全文明的寄宿制校園;學校要針對課余活動聘請專業的輔導老師,輔導老師不僅是維持課余活動的紀律,還要真正讓學生學到一技之長。另外組織課余活動的注意事項:第一,活動內容要結合季節特點,安排與之相符的課余活動; 第二,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設計,使學生易學易練,運動量適中,便于學生參與;第三,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設計,初中生具有好動、好奇和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可以安排例如競賽性活動:學校舞蹈賽、籃球賽、排球賽、足球賽等,還可以經常組織與其他學校的友誼賽、對抗賽,增強寄宿生的集體榮譽感。
2.3增加生活教師的數量,定期培訓
初中學校的老師不僅教學任務繁重,同時還要照顧、管理寄宿生的生活情況,所以很難抽出更多的精力來規劃和指導學生的課余活動,所以學校要想創建良好我的初中寄宿生的課余生活,就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生活教師來專門管理學生的課余生活,這樣教師也能全身心的做好教學工作,一舉兩得;有的學校考慮到學校經費問題不愿意再單獨聘請生活老師,也可以在現有的教師中尋找,如課業不是很繁重的副科老師、體育老師等等,要善于發展每個教師的特長,校長給予引導,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使其能發揮特長,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相應的培訓,使教師的教育觀念和實踐能力不斷的提升,勝任學生課余活動的指導,滿足學生課余活動多樣化的需求。
2.4經常組織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要根據本校的情況因地制宜的組織社會實踐活動,例如:獻愛心的活動,可以到附近的敬老院、孤兒院,給他們帶上自己動手制作的小禮物,一起做游戲,一起表演節目,培養學生的感恩精神;環保小衛士,可以組織學生到學校周邊進行環保活動,清除亂涂亂畫,清理亂扔垃圾等,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春暖花開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到附近的農場、動物園、植物園進行寫生和日記,使學生不僅放松了身心,更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組織農耕活動,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農民種地時付出的汗水,讓學生深刻領悟到“粒粒皆辛苦”,從而愛惜糧食和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作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在感悟中凈化心靈,在實踐中鍛煉能力。寄宿制學校的管理是封閉的,但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是必要的,如果學生每天都在學校內兩點一線的重復生活和學習,將是多么的枯燥無味,所以學校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廣闊的平臺,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3.結束語
老師為寄宿生創建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既能活躍課余活動的氛圍,又能讓學生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從而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那么如何讓寄宿生在學校內快樂的學習和成長,是所有學校、老師和家庭都應該關注的社會問題,我們相信一個硬件設施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文化氛圍深厚的寄宿制學校,必將會為每一個寄宿生散播信念、行動、習慣、性格的種子,幫助每一位寄宿生收獲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楊雪娟.延邊地區初中寄宿生學校適應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延邊大學,2010.
[2] 陳建平.寄宿制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影響的調查與研究.教學與管理,2004(12).
本論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名稱:農村初中寄宿生生活問題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