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有海



浙江綠巨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坐落于浙中千年古城金華市,是一家集生物育種、民生健康研究、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重科技研發、抓質量管理”是綠巨人賴以生存的核心動力,“勤于學習、勇于創新”是綠巨人持續發展的優秀品質,公司秉承創新發展“民生健康科技”的偉大使命,始終致力于人類健康飲食的科學研究與發展,與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市農科院、浙江省農科院、金華市農科院等多家權威研究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公司現有標準規范的綠色生產基地3萬余畝、倉儲加工設施7000平方米。是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金華市農業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綠巨人遵從中華傳統“藥食同源、寓藥于食”的養生文化,融合現代高新生物技術,依托產、學、研一體化體系,終于實現了功能性保健稻米的歷史性重大突破。以中國科學院陳子元院士、浙江大學夏英武教授、吳殿星教授、舒慶堯教授等多位享譽世界的生物學及水稻育種專家領銜的公司科技研發團隊,相繼研制出宜糖米、曲康米、貝利智米等系列化的功能性產品、特膳食品及其深加工產品。特別是“宜糖米”的成功開發,填補了糖尿病食品市場和減肥食品市場中功能性主食產品的空白。由于該獨特資源的研究開發,尚屬國內外首家,宜糖米被稱為“世界首個適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大米”,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生物育種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和科技部國家星火計劃推廣項目。宜糖米研發團隊并于2014年12月12日獲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誘變育種成就獎。
上篇:研發之路
浙江省功能農作物研發中心由浙江綠巨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同組建,2011年通過浙江省科技廳認證,授予浙江省農業科技研發中心。研發中心以浙江大學為依托,由浙江大學應用生物系主任、博導吳殿星教授擔任主任。研發中心的專家團都是國內頂尖的科學家。在功能農產作物育種領域,先后育成了‘宜糖秈1號“宜糖粳1號”水稻、宜糖小麥、蘆葦稻、高鋅水稻、低水溶性蛋白水稻、高異黃酮大豆、高黃酮馬棘等功能農作物品種。
“宜糖米”系由綠巨人生物聯合浙江大學運用現代生物育種技術,歷經8年的攻關,在國際上率先培育出的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種,然后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種植,收獲的稻谷用先進的成套稻米加工設備加工而成,是一種純天然的功能大米。與普通大米相比,“宜糖米”的抗性淀粉含量很高,是普通優質大米20倍以上,粗纖維也高于普通大米,而蛋白質和脂肪相仿。因此,食用“宜糖米”,不僅一日三餐可滿足對抗性淀粉的保健需求,也如普通大米一樣可充分滿足正常的營養需求。
中篇:“宜糖米”的實際應用與功效
糖尿病的發病和治療均與飲食密切相關。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與血糖穩定和糖代謝密切相關。大米和小麥等淀粉類主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和首要的能量來源,人體食用后,淀粉在小腸中會很快被酶降解轉化生成糖而迅速吸收。對糖尿病人來說,如果同正常人一樣食用普通大米和面食,由于快速大量地吸收淀粉降解轉化生成的糖類物質,會使血糖指數迅速升高,導致病癥加劇,甚至帶來生命危險。這就是糖尿病人必須嚴格節食、盡可能少吃糖和淀粉類食品的重要原因。
由于“宜糖米”富含抗性淀粉,一方面它的抗性淀粉絕對含量是普通米20倍以上,該部分淀粉沒有被消化,不會轉化產生糖: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富含抗性淀粉的“宜糖米”形成了一種顯著有別于普通米的特殊淀粉結構,對普通淀粉也具有良好的包埋作用,可顯著延緩整粒米飯中糖的釋放與吸收速度,即“宜糖米”吃下去后就能延緩它在胃和小腸里的消化時間,大部分淀粉以平緩速度在消化,轉化生成糖的節奏變慢了,可以起到不僅緩慢而持續地向機體提供糖這一人體最重要的能源,而且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穩餐后血糖、恢復健康。因此,“宜糖米”可以大大減少餐后血糖增加的量和降低血糖指數升高的速度,是一種低升糖指數大米,經浙江省營養學會組織專家鑒定,其升糖指數(GI)僅為46,比普通米低一半左右(普通粳米GI為83)。同時由于它在胃和小腸的消化時間延緩,使糖尿病人在飯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會感到“餓”,非常適合于糖尿病人食用。對飯量大的糖尿病人而言,由于其易飽耐饑,也有利于他們的飲食控制。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宜糖米”中豐富的抗性淀粉進入大腸后,在結腸微生物的作用下發酵,形成具有代謝活性的短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丙酸具有胰島素樣作用,可刺激糖酵解、激活肝細胞的糖原合成、減少糖異生,從而降低血糖。
由于對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充分了解,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根治糖尿病。但是,已有的證據表明:通過綜合治療方法可成功控制血糖,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我國學者結合國內外的實際經驗,提出了糖尿病“五駕馬車”的綜合治療原則,即“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心理治療”、“血糖監測”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其中“飲食治療”是國內外學者公認的“駕轅之馬”,是糖尿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亦即”科學合理的膳食”是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關鍵。
目前我國有50.1%的人口處于糖尿病前期,亟需采取生活方式干預。食用“宜糖米”不僅能補充人體必需的抗性淀粉,還能從源頭途徑預防糖尿病、三高、肥胖和心腦血管等疾病,有利于腸道健康、防止便秘和結腸癌,能使廣大追求健康人士在一日三餐間輕松保健。特別對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改善糖代謝,避免戴上糖尿病帽子。
目前,宜糖米己進入許多醫院作為糖尿病治療的飲食輔助,對糖尿病控制飲食、提高生活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篇:“宜糖米”開啟“健康中國”之旅
普通大米吃了會很快轉化成糖分,但吃不飽又會感到“餓”。由浙江大學研制的這種適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功能性稻米“宜糖”米,日前在北京亮相,引起了市民的極大關注。
像北京這種富裕的大城市,溫飽問題早已解決,然而糖尿病人卻因為要控制飲食,還在半饑半飽中度日。解決糖尿病人的主食問題,提高生活質量,是一個世界性的一個難題。據夏英武教授介紹,浙江大學依據“藥食同源”、“寓藥于食”的傳統理念,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和誘變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歷時8年,連續攻關才取得了這項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目前已進入了產業化階段,并且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生物育種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產品也正陸續推向全國市場。
浙江農業大學校長夏英武教授接受筆者采訪指出,“宜糖”米最重要的作用還在于能從源頭途徑預防糖尿病、肥胖癥等慢性疾病的危害,對三高人群也具有特殊意義,是人類保持健康的理想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