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 王福榮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對比研究了我國2016年城鄉消費水平的靜態差距和2000-2015年城鄉消費水平動態差距,然后提出差距收斂模型,最后運用該模型對未來城鄉消費水平的差距展開預測。研究發現2016年農村居民在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的比重和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比重上,高于城鎮居民。從2000年到2015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比城鎮居民高1.92%。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收斂模型預測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還將長期處于擴大趨勢,但在假設未來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仍為11.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年復合增長率仍為9.47%的前提下,預計到2075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將首次趕上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關鍵詞:消費水平 城鄉差距 動態預測 收斂性
研究背景
我國經濟結構將長期持續優化調整,消費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流。2016年,我國GDP總額74412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8422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比上年提高1.4%,反映了消費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我國長期存在城鄉二元結構,城鄉消費水平差距巨大。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年末人口總額13827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鄉村人口5897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較2014年提升了1.25%。農村人口持續向城鎮流動的主要原因是城鎮人均消費水平遠遠高于鄉村,這也是人口持續城鎮化的動力。農村人口流入城鎮,原農村人口就會降低,但農村的資源總量基本不變,農村人均資源總量就會上升,因此農村人口流出有利于農村人均消費水平的提升。農村人口流入城鎮,城鎮人口快速增加,流入人口由于剛從農村流入城鎮,在工作技能等人力資本方面平均低于原城鎮人口,因此會拉低城鎮人口的人均消費水平。總的來說,農村人口流入城鎮,有利于縮小農村與城市的消費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消費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源動力,是公民福利增加的源泉,如何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已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將對比研究我國城鄉消費水平的靜態和動態差距,然后提出差距收斂模型,最后運用該模型對未來城鄉消費水平的差距展開預測。
相關文獻綜述
關于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的研究文獻,當前主要有兩類觀點,一類觀點認為我國城鄉消費水平差距呈現擴大的現象,一類觀點認為近十幾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開始縮小,正朝著希望的方向發展。
曾國安、胡晶晶(2008)認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導致城鄉居民之間的消費水平也呈現出長期擴大的趨勢,無論是從城鄉居民的消費占比、消費支出、消費水平,還是從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耐用消費品普及率等方面,都反映了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所存在的長期擴大的差距。鄺小文(2012)研究發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城鄉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城鄉居民的消費差距也呈現出擴大趨勢。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擴大,不利于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吳海江、何凌霄、張忠根(2014)認為,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擴大是中國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影響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因素眾多,以往研究忽略了城鄉人口年齡結構的差異。
張磊(2015)研究發現,近十年來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呈現出逐漸縮小的階段性新態勢,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的可能性較大及調整相關政策與策略具有較強的可行性。朱詩娥、楊汝岱(2012)基于1978-2007年省際面板數據,研究發現一些省份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城鄉居民消費差距開始下降,這是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鄒紅、盧繼宏、李奧蕾(2012)用1982-2010年的省際面板數據,檢驗了我國城市化不同發展階段中城市化水平、城鄉收入差距與居民消費需求之間的動態關系。
總體來說,城市化率與居民消費率之間存在U型關系,城鄉收入差距與居民消費率存在負向關系,但在城市化不同發展階段,兩者均對消費需求增長具有不對稱的雙向效應。閆碧瑋(2015)提出,改善和發展我國農村消費流通產業現狀,營造良好的農村商業環境,不斷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是我國當前宏觀經濟的重要任務。
城鄉消費水平的靜態差異
(一)消費結構差異
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3079元,2016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支出為10130元,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在消費結構上有哪些差異呢?恩格爾系數表示了食品支出在人均消費支出中的比重。一般認為食品作為生活的一項必需品,越是貧窮的人,食品支出在總消費支出中的比重越高;越是富裕的人,食品支出在總消費支出中的比重越低。從表1中可以看到: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為29.3%,農村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例為32.2%,農村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比重比城鎮居民平均高出了2.9%,這符合恩格爾系數的一般規律。除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的比重外,在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比重上,農村居民也高于城鎮居民。這可能是由于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造成的,我國城鎮居民有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而我國農村地區的醫療保障體系覆蓋率低,報銷范圍小。
除上述分析的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和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外,其他各項支出比重城鎮居民人均高于農村居民。例如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比重,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高1.9個百分點;人均居住消費支出比重,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高1個百分點;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比重,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高0.3個百分點;人均交通通信消費支出比重,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高0.4個百分點;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比重,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高0.8個百分點;人均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支出比重,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高0.8個百分點。因此,可見我國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高。
(二)消費水平差異
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3079元,2016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支出為10130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高于農村居民12949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2.28倍。表2展示了我國2016年度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水平的差異。從消費水平差異的數量上看,差異最大的是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為6762元,2016年我國農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為3266元,城鎮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高于農村居民3496元。食品作為生活的必須品,城鄉之間食品支出差距如此之大,說明城鄉間的基本生活水平存在嚴重的不公平問題。從消費水平差異的比例上看,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差異較大,201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739元,2016年我國農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575元,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是農村居民的3.02倍,可見城鎮居民更加愛打扮。
(三)區域不平等差異
2016年度,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最高的是上海市,人均消費支出為57692元。2016年度,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最低的是甘肅省,人均消費支出為25683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地區極差為31999元。2016年度,我國各省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平均值為32291元,我國各省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標準差為8261元,標準差與均值之比為25.6%。2016年度,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最高的也是上海市,人均消費支出為25520元。2016年度,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最低的也是甘肅省,人均消費支出為7457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地區極差為18063元。2016年度,我國各省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平均值為12878元,我國各省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標準差為4424元,標準差與均值之比為34.4%。對比發現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最高的上海市的農民消費支出,低于我國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最低的甘肅的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也就是平均來說,在城鎮生活最不濟的甘肅省做一個城鎮居民,也比在上海市做一個農民強,可見我國的城鄉消費水平差距之大。另外我國各省市,城鎮居民消費支出標準差與均值之比為25.6%,農村居民消費支出標準差與均值之比為34.4%,可見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支出在區域間的不平等問題更加嚴重。
城鄉消費水平動態差距
(一)消費差距變化回顧
本節將回顧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差距的變化趨勢。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取得了快速的提高。圖1顯示2000-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及增長率情況,圖中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對應柱狀圖,使用的是左坐標,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率對應的是折線圖,使用的是右坐標。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6999元,到2015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增長到了27210元。在15年時間內增長了3.89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47%。2000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1917元,到2015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增長到了9679元。在15年時間內增長了5.05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0%。累計來看,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高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年復合增長率1.92個百分點。從逐年增長情況來看,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在大部分年度里的增長率要高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增長率。
長期來看,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快于城鎮居民,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距在不斷縮小。圖2展示了2000-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差距變化,圖中折線圖表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距,對應右坐標系。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距等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比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在2000年這一比值為3.7,說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是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3.7倍。到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距為2.8倍,說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是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2.8倍。在15年時間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相對差距縮小了約1倍,但是由于我國城鄉收入水平的基數差距過大,雖然相對差距在縮小,但是絕對差距仍然在持續擴大。圖2中柱狀圖表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對應左坐標系。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等于城鎮居民消費水平減去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在2000年這一差值為5082元,到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為17531元,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還在持續擴大。
(二)收斂模型的提出
只要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增長率能夠長期高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增長率,那么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差距最終會收斂。本節將提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的收斂模型。以2015年為基期,假設我國城鎮居民當前的消費水平為Y0,我國農村居民當前的消費水平為X0,按當前的現實情況有X0遠小于Y0。再令我國城鎮居民消費水平的年增長率為常數a,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年增長率為常數b,按當前的現實情況有b大于a。令t表示未來的年份,t=1表示未來第一年,t=2表示未來第二年,…,t=n表示未來第n年。則有:
因為有b大于a,所以有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異最終會收斂到1,當相對差異收斂到1時,絕對差距等于零。
(三)基于收斂模型的預測
首先,在過去15年時間里,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年復合增長率為9.47%,因此有b=11.40%,a=9.47%。又有2015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27210元,2015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支出為9679元,因此有Y0=27210,X0=9679。帶入上小節的收斂模型:
具體預測值詳如表4和圖3所示。
在圖3中可以看到,按照過去15年間城鄉消費水平的增長情況,假設在未來我國城鄉消費水平增長將長期保持過去的增長水平,即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年復合增長率為9.47%。預計到2075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將首次趕上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在t=60,也即在2075年時,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距最終會收斂到1,絕對差距等于零。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相對差距和絕對差距的變化如圖4所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還將長期處于擴大的趨勢中。
結論
我國經濟結構將長期持續優化調整,消費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會日益增加。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靜態差距分析發現:在2016年,農村居民在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的比重和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比重上,高于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絕對差距最大的是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對我國城鄉消費水平的動態差距分析發現:從2000年到2015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高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年復合增長率1.92個百分點。基于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收斂模型預測顯示: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絕對差距還將長期處于擴大的趨勢中,但在假設未來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年均復合增長率仍為11.4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年復合增長率仍為9.47%的前提下,預計到2075年,我國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將首次趕上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
參考文獻:
1.曾國安,胡晶晶.論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及其對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J].經濟評論,2008(1)
2.鄺小文.城市偏向與城鄉居民消費差距[J].消費經濟,2012,28(5)
3.吳海江,何凌霄,張忠根.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對城鄉居民消費差距的影響[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4,31(2)
4.張磊.縮小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的可行性和策略研究[J].經濟縱橫,2015(4)
5.朱詩娥,楊汝岱.城鄉居民消費差距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J].經濟評論,2012(1)
6.鄒紅,盧繼宏,李奧蕾.城市化水平、城鄉收入差距與消費需求[J].消費經濟,2012,28(2)
7.閆碧瑋.我國農村消費流通產業跨越式創新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