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旭 郭蕓彤
摘要:面對我國經濟增速換擋、產業結構升級等新常態,企業對高校繼續教育提出提升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產教融合等新要求。針對目前繼續教育課程結構不合理、師資力量較薄弱、教學模式較僵化等問題,高校要根據企業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與國際接軌,提高繼續教育師資水平;大力發展網絡教育,推動繼續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發展。
關鍵字:繼續教育;企業;國際化;現代化
進入21世紀之后,尤其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為了重振經濟和擴大就業,很多國家都加大了發展終身教育的力度。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隊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的迫切需要。目前,面對日益增多的教育培訓需求,繼續教育覆蓋仍然是我國教育體系中較為薄弱的環節。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繼續教育,為人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機會。
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都與生產力的發展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新知識、新技術等的進步與發展可以快速促進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在新時期的發展形勢下,開始進行轉型發展,以往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模式,要想順利的進行轉型,離不開高新技術的支持。目前我國經濟在創新技術上還有一定的不足,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匱乏是限制高新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從高校招收的高素質人才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無法快速的投入到工作當中,而企業中的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對于新理論、新技術了解不足,這都是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繼續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現代化技術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繼續教育培訓,就是在保證技術人員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新技能的學習。這同時也是企業的一種人力資源再生及人力資本投資,通過提高企業內在職人員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水平,能夠促進員工創新力,提升員工個人素質,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靠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僅僅依靠具備識字能力的廉價勞動力無法滿足快速工業化對技術工人及利用新知識的勞動力的需求。企業也面臨著成本增添、工作效率降低、活力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低下等問題,這些問題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要想發展就必須要提高企業技術競爭力、就必須要提升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力、就必須大力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那么,如何才能讓繼續教育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呢?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通過繼續教育更好地解決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呢?
首先,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對繼續教育課程進行調整。高校要與企業合作構建科研資源共享,為廣大的企業和高校優質資源打造一個發展的平臺,共同進步,在進步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高校繼續教育要想根據企業創新需求和對人才能力建設的需求,來促進企業人才隊伍素質提升和專業人才發揮作用,課程設置必須產學結合,培養方案必須精專結合,教學過程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就目前形勢而言,一般書架型人才已不再適應知識快速更新的信息社會的發展需要,而素質全面、接受能力強的人才更受青睞。就具體的技術人員本身而言,無論其素質高低,最終的落腳點一定是將其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地用于實踐、指導實踐,將觀念中的東西轉化為現實中的生產力,才能夠更好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價值。其次,讓繼續教育與國際接軌,加強繼續教育交流和對外合作。堅持走國際化辦學之路,逐步拓展與國外高校、企業的交流,積極推動教師互訪和學員交流,積極引進優秀外籍教師來國內介紹相關經驗。通過加強國際交流,拓展為企業服務的思路和領域,引進先進的培訓理念,提高繼續教育師資的教學水平。
第三,企業也要發揮其作用,完善體系,健全制度,鼓勵員工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提出保障繼續教育學習的措施。通過企業工會、人力與高校的協調,加大對繼續教育的投入力度,比如與高校合作建立繼續教育人才培訓基地,在員工繼續教育提升方面投入更多政策,鼓勵員工學習創新,共同優化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機制,為企業繼續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
第四,隨著現代科學化技術水平的發展,繼續教育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網絡教育,推動繼續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發展。通過網絡遠程教育,解決了教師和學員時間和時空上的不統一性和矛盾性,縮短了時空的距離,使學員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到優質的課程資源。打造符合實際的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教育體系,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
第五,繼續教育形式要多樣化。繼續教育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和企業發展需求,按需施教,教學重點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而能夠實現學以致用。根據不同項目、不同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企業的需求,根據其實踐需求并按照社會發展設計培訓方案,綜合運用集中培訓、研討、進修、自修、案例教學、技術考察、咨詢服務、對口培訓、特殊培養等多種培訓形式,為專業技術人員提供量身合體的繼續教育服務。對一些較為特殊和關鍵崗位上的人才可以采取個性化方式進行一對一等小班式培養。同時還要更注重培養企業員工實踐動手的操作能力,從而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技術人才。
目前,繼續教育的推進已經在推動企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工作人員參與繼續教育學習的機會依賴于企業需求、高校資源和社會氛圍的共同作用,同時也需要員工的個人積極性。企業應有針對性的開展繼續教育活動,以走出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參與培訓的學員更應珍惜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發展自身,為企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當然,企業面對的問題不僅僅是這些,繼續教育對企業發展的貢獻也不僅限于此。未來企業發展將會面對新的問題,同樣也會有新的解決方法產生。繼續教育順應發展,服務企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