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姊 趙彥 博趙萌
摘 要:本文分析校園快遞的現狀以及成型的模式,歸納出校園快遞舊模式下哪些問題可以被解決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式。本文還將提出校園模式的幾種類型和創新性構思,例如:構建學生自營的驛站系統,利用物流分區解決配送難題,將校園生活服務融入驛站服務中等等理念。并針對提出的創新性構思在學習生活的校園里進行創業實踐,將構思投身于實際行動中,進行驗證,總結經驗進行歸納。
關鍵詞:校園快遞;學生自營;驛站模式
隨著各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已成為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校園經濟也愈加旺盛,這催生了校園快遞的快速發展。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大學生消費正處于旺盛期,由其所拉動的校園經濟市場的規模日漸擴大,再加上日漸盛行的網上購物,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圈。但是校園快遞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以及不足,大學校園出入管理嚴格,而快遞服務需要“門到門”服務,這就產生了快遞如何進入校園的矛盾。比如代理點分散雜亂,當今校園快遞無法滿足“門到門”需求,喪失快遞優越性,校園內部的快遞服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等等。
一、驛站的簡介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爆倉的物流瓶頸問題不斷地出現,為了解決這一物流瓶頸問題,快遞的服務終端--驛站模式應運而生。電子商務具有自營物流配送、物流聯盟、第三方物流配送、第四方物流配送這四種,而快遞驛站模式恰恰是第四方物流配送模式中最為重要的線下實體組成部分。
校園快遞驛站的建立給快遞企業、網上的商家和快遞服務終端的師生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通過打造智能的物流網絡,對物流信息進行整合操作,可以實現信息的高速運轉,減少了物流過程中不必要的時間損耗,提升了配送效率,保證了在校師生可以更準確地通過校園快遞驛站領取到自己的快件,解決了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難題。
二、驛站的經營策略
1.專注提升服務質量
注重快遞的服務質量,快遞業是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理所應當的具有服務業的特點。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成為了驛站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之一。需要保證快點在第一時間到達驛站,在第一時間通知師生,并且沒有延誤的配送到顧客手中。服務的感受來自顧客,以顧客為導向,從顧客的感受和需求出發的服務質量管理將成為快遞服務的核心所在,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贏得市場、實現長遠和持續的發展。
2.保證快遞業務的個性化
不同于其他產品的時候,快遞服務作為一種特殊無形商品,對于不同的配送對象有著不同的需求,新模式下的驛站應該保證快遞業務上具有較強的機動性,可以按照不同受眾人群的不同要求作出應對,保證驛站服務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有較好的應變能力,從而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增加驛站的業務競爭力。
3.采用信息集成化管理
驛站要采用物流信息化管理為核心,物流信息技術無疑是驛站決定競爭優勢的直接因素。驛站應建立自身的線上服務系統,此信息系統要求做到將物流信息及時傳輸到顧客手中,及時處理線上訂單,實現物流信息的全程跟蹤,對客戶的投訴問題進行盡快的核實,對客戶所提出的疑問進行快速的解答。
三、建立驛站的準備工作和流程
第一步,進行驛站的選址工作。總結調研成果后,結合高校內住宿區的分布,利用物流分區理念選擇驛站落地的適宜地點。考察驛站地點周邊的教學資源、物流資源和生活資源。
第二步,選址確定后,確定有合作機會的快遞公司,明確驛站主要的服務內容,營業時間和服務注意事項。
第三步,擬定方案并撰寫創立驛站的商業計劃書。分別與不同的快遞公司進行談判,商定合作后的利益分配、獎懲制度、業務流程、責任劃分、合作期限等問題,并起草合同,進行合同的整改,最后簽訂合同。
第四步,進行采購工作。對驛站所需的辦公用品進行采購如配送的相關車輛、相關辦公用品、快遞貨架、快件收納箱、便攜式推車、辦公桌椅和場所內的網絡設施等。進行屋內的辦公分區,簡單裝潢。
第五步,展開宣傳工作。為了擴大驛站的知名度,讓高校內師生了解驛站的相關服務。設計并印刷標注驛站服務內容的海報和傳單,對驛站地址、營業時間、服務事項、下單平臺和方式等重要信息進行廣泛傳播。
第六步,進行人員的招募以及培訓。對驛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招募,所需招募的服務人員為在校大學生,這樣降低了人工成本,又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明確人員分工分為訂單處理者,快件配送員,驛站值班人員等。制定驛站內部的人員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按照所招募的成員不同的課程表,進行活性化排班,制定排班表,明確工作時間。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了解業務流程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萬事俱備之后,進行驛站的試運營,在試運營期間總結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思考解決方案并解決問題,歸納經驗教訓,以保證之后驛站的經營。
參考文獻:
[1]范學謙,嚴小剛,饒念.大學校園快遞市場調查報告--以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為例[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3,27(1):24-26.
[2]周曉利.電子商務飛速發展背景下快遞業發展探討[J].企業經濟,2012,12(5):110-113.
[3]黃少輝.快遞業的最后一百米企業與管理[J].西部皮革,2016,16(3):138-142.
[4]楊曉紅.高校校園快遞“校企雙主體”運營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4(4):35-37.
[5]汪名立.物流快遞業搶奪“最后一百米”[N].國際商報,2015,6,11(06).
作者簡介:鄧春姊,天津科技大學,教師,大創指導教師;趙彥博,天津科技大學,學生,大創負責人;趙萌,天津科技大學,學生,大創參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