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化經濟發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超過了對物質的追求,正因如此,旅游業的發展地位也日漸突出,不少人會在節假日及休假期間選擇出去旅游。在互聯網廣泛普及的現代化社會里,與互聯網鏈接成為各行各業追求的目標之一,在此狀況下,旅游電子商務應運而生,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順應了現代化經濟發展的步伐,是目前大力發展旅游行業的重要手段。西峽縣旅游業發展一直以來保持著穩步前進的步伐,但結合互聯網進行的旅游電子商務明顯存在著各種問題及缺陷,本文分析了西峽縣旅游電子商務目前運行過程當中存在的弊端及問題,并提出了相對的解決辦法,希望能進一步加快西峽縣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西峽縣的旅游業發展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關鍵詞:西峽縣;互聯網;旅游電子商務
一、西峽縣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互聯網建設與現階段經濟發展不同步
最近幾年與休閑旅游相關的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西峽縣作為河南省南陽市鄉村旅游的示范縣,正面臨著如何讓自身的旅游優勢與互聯網相結合進而發展出更加特色的現代化鄉村旅游。西峽縣旅游網的建立標志著西峽縣對互聯網鄉村旅游的重視,但仔細瀏覽網站我們僅僅能從網站上看到具體鄉村旅游景點的介紹,而沒有更深入挖掘怎么樣利用此網站進行相關旅游產業的推廣,比如西峽縣的農家樂園、農家產品、特色旅游線路的推介。有去西峽旅游的消費者只能對網站進行簡單的瀏覽,而想進一步獲取更多相關的鄉村旅游信息,網站并不能滿足。如果在相關的搜索網站搜索“西峽”兩個字,出來的前幾條并沒有西峽旅游相關的字眼。由此可見,西峽縣現在尚未有意識建立集中、豐富、權威、高產的鄉村旅游信息數據庫,互聯網優勢的發揮比較困難。因此,這樣的情況下很難跟得上鄉村旅游高速發展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西峽縣鄉村旅游互聯網的發展。
2.本地鄉村企業互聯網意識缺乏
針對西峽縣的旅游景點、特色旅游線路及特色產品進行搜索,我們發現具備西峽縣相關的鄉村旅游特色資源的企業并沒有在網上進行針對性的宣傳推廣,專業電子商務推廣手段匱乏,只有零碎的孤立的相關信息介紹,例如我們在相關網站搜索“西峽香菇”,網上只有單一產品的介紹,沒有專業的網站信息,也沒有其他相關的特色產品鏈接,沒有專業的電子商務企業網站、特色本地企業缺乏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推廣、銷售的意識,西峽本身的優勢資源不能在網上展示出來。
3.信息資源和資金資源相對短缺
由于西峽縣地處于河南的西南部,伏牛山南魘,淅水中游。周圍是眾山水環繞,大部分是山區和主要的農村地區,交通不是太便利,對于外界來說這里封閉、信息資源不對稱、經濟發展落后、農民收入途徑有限,收入微薄等都是阻礙西峽縣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
4.具備有知識的互聯網人才匱乏
最近幾年互聯網+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快速,遍布全國上下,但是對于相對落后的偏僻縣級旅游景點,發展有些滯后,互聯網人才太過于缺乏,這樣的地方沒有太多的優勢吸引到專業人才來建設,指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匱乏直接導致西峽縣旅游市場推廣的滯后,針對特色的旅游產品、旅游線路、旅游景點不能進行很好的宣傳,這樣的低層次、粗放式開發,造成大量具備高價值旅游資源處于封閉狀態,無人問津,嚴重影響了西峽縣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5.專業旅游網站缺乏特色和個性
在網上我們可以搜索到西峽縣唯一的一個針對旅游的電子商務網站--西峽旅游網,但是通過瀏覽網站可以發現,大多數內容停留在沒有自身特色毫無個性的一般信息發布階段,沒有利用旅游網絡營銷的優勢去宣傳自身的特色產品、線路、景點,沒有在線與消費者互動部分,沒有虛擬的真實旅游景點再現、個性化景點線路設計,網站維護與美化速度緩慢,網站建設目標定位不清晰、定位粗糙,不能具備針對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個性化服務。
二、西峽縣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1.以政府為依托,建設鄉村旅游互聯網綜合平臺
西峽縣政府應重視利用“互聯網+”,創建“互聯網+旅游”模式,通過建立鄉村旅游互聯網平臺,著力構建旅游互聯網體系,激活全縣積極投身互聯網+旅游主戰場,營造精準互聯網大格局,打通服務互聯網+“最后一公里”帶來的新局面,凝聚黨員干部和社會力量,多種形態參與到鄉村旅游建設中來,大力扶持互聯網平臺的建立,積極在網站中進行“微平臺”的建立,隨時在線答疑旅游消費者的疑惑和問題,形成與消費者在線互動的良性循環。
2.加大電子商務人才的引進,新技術的引入
為迎合旅互聯網游經濟的發展需求,西峽縣應充分發揮高校富集的科技、人才和智力等優勢,深入開展全方位、多層面的校地合作,通過專項資金扶持、專人服務保障等措施,保證校地合作順利實施。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校地共同組織實施的互聯網旅游項目開發、旅游科研成果轉化、旅游研發機構建設等工作。西峽縣應該與附近高校合作,采取先進技術入股、有償咨詢、聘請顧問、兼職掛職、定期服務等方式,想方設法讓高層次專業人才進入西峽,讓更多的有志青年,知名學者能夠更好地成為西峽縣互聯網+旅游發展的新動力。應依托淘寶大學、蘇寧農村電商學院、京東商學院等知名電商企業開設的培訓班,對相關村里人員進行培訓,加大電商人才培養力度。讓特色品牌搭上“互聯網+”快車。
3.開展各種互聯網渠道宣傳、推廣自己的特色產品和服務
通過微信朋友圈、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國內知名網購平臺,進行特色品牌的推廣和宣傳,讓特色產品在各大電商網站進行全方位營銷宣傳及并行銷售,不僅能夠提高特色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拓寬了銷售渠道和市場,也節約了銷售成本。也應發揮政府的積極作用,建設鎮、村、社區等專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基地和站點,以提高農民電商意識和從根基上服務農民為核心,定時更新發布特色農產品種類類型及詳細信息,向全國各地甚至全球推廣特色農產品進行同步出售,進一步加大為農民提供網上電商運營、電商活動策劃等服務。政府應號召組織及建立西峽縣縣級電商協會,制定相關協會政策和制度,全力幫助特色品牌搭上“互聯網+”快車。應加大力度開啟電商與“三農”的無縫對接,讓物流走入鄉村,全力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
4.各維度加強政府和企業的互聯網意識并落實到位
首先地方人民政府官員要從意識上提高對網絡的重視程度,以自身行動為農民的好榜樣、發揮政府為農民干實事的領導風格,全身心積極主動去擴寬自己的互聯網知識面,只有踏踏實實去做才能帶農民走上互聯網知識的大道上來,并一起率領企業骨干、員工幫助農民們掌握互聯網知識,并把學到的理論運用到實際特色旅游發展中來,力爭實現全縣的全方位互聯網+特色旅游產品推廣及營銷。其次本著本縣的特色產品及旅游特點進行細分歸類,進而推廣出真正適合本縣的互聯網+旅游營銷推廣活動及制定戰略計劃,千萬不可隨意模仿,不去深思熟慮輕易套用別人走過的互聯網方法及實施策略,最終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農民失去走互聯網+的信心。最后要無時無刻地跟蹤記錄互聯網+在實施的具體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想辦法克服及時把阻礙消滅在最初的階段,互聯網+實施的益處非常之多,但背后也有可能隱藏中不易把握的細節問題,因此要加大加強監管力度,創造利于農民實施的良好的“互聯網+”氛圍,讓旅游互聯網+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最美的風景線。
5.加大政府給予力度,全方位支持各行各業開展電子商務
政府應鼓勵個人開辦網店及相關的電子商務初創公司、企業。針對相關的電子商務初創小企業、公司、淘寶主戶進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重點幫助本縣大學生進行互聯網+的創業就業活動,進一步加強財稅金融扶持力度、為淘寶主戶、小型電商企業免費培養互聯網+專業人才、大力支持本縣互聯網+企業發展等多項惠民政策,努力營造搭建適合特色農產品、旅游線路、旅游景點的電商發展平臺,全力構建電子商務發展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樂鵬,姚明廣,王奕俊.試論旅游企業的新媒體營銷[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5):31-32.
[2]申瑞俠.基于生態旅游發展的智慧景區建設研究——15-17以漓江景區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9).
[3]趙川江.淺析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渠道的作用[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4]車文.移動互聯網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鄭桂鳳.移動互聯網的用戶行為分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作者簡介:趙迎冬(1986.10- ),女,河南人,天津商務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