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適
摘 要:我國的經濟不斷發展,金融制度也在不斷的完善,很多金融制度都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商業銀行如果只依靠借款所帶來的利息收入以及借款貸款的利差來維持商業銀行的發展,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損失,難以維持商業銀行的正常發展。根據這個現象,商業銀行在推進銀行非利息收入的發展上不斷努力,本文將圍繞非利息收入的相關理論概念,探討非利息收入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果是否具有影響,以及是怎樣影響商業銀行經營成果的,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政策意見
一、非利息收入概論
1.非利息收入及分類
非利息收入是西方國家首先提出的概念,西方國家的商業銀行在發展中逐漸加大了非利息收入的業務,所以非利息收入受到了學者的關注,它是針對商業銀行傳統的業務提出來的,對應利息收入的概念,傳統的利息收入指的是商業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以及對外借款貸款的利差所獲得的收入,那么非利息收入就是與利息無關的收入,我們一般把它分為以下幾類:(1)服務費用及手續費用,產生這些費用的服務指的是顧客在商業銀行要求開設支票賬戶的服務、租用銀行的保險箱服務以及其他服務。(2)投資收益。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會在證券市場進行投資,投資會產生一定的收益,這些收益也屬于非利息收入。(3)信托收入。商業銀行的業務中也包括信托業務,信托業務也會給商業銀行帶來非利息收入。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業務收入。
2.非利息收入的特點
(1)不占用銀行過多資金
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即利息收入,它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銀行向個人和企業提供借款貸款業務,而收取的利息收入,但是這種業務模式會占用過多的資金,而非利息收入它主要來源于服務費、手續費以及投資收益等,它不需要占用銀行的資金。同時利息收入在業務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費用,對商業銀行來說成本較高,而非利息收入的成本主要是支付給人工費用,相比較成本要小很多。
(2)可以與客戶建立良好關系
商業銀行在進行非利息收入的過程中,會與客戶產生大量人際交往關系,銀行的服務人員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交流以便于銀行更好的掌握客戶的需求,針對客戶的需求提出針對性的方案,使客戶滿意。非利息收入可以使商業銀行與銀行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有利于商業銀行提高社會知名度,同時也可以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3)風險水平不一
非利息收入因為包含很多不同的類型,所以非利息收入的風險大小也不相同,商業銀行向客戶收取手續費用、以及服務費用,這種服務所帶的收入是穩定的,風險很小。但是,商業銀行的證券投資風險較大,一旦投資失誤,會對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損失,也會危害商業銀行的正常發展。所以,銀行要正確的處理非利息收入內部的分配,使銀行健康發展。
二、非利息收入與經營效益的關系
1.理論分析
大量的實證分析表明,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會影響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非利息收入越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就越好。兩者之間是正向相關關系。同時比較分析可得,商業銀行與商業銀行之間的非利息收入存在著很大的兩極分化,有些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在銀行的總收入中占據很大的比重,但是有的商業銀行仍然過度依賴于傳統的利息收入。很多學者的研究表明,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對商業銀行收入的總影響并不受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本身的發展情況所限制,非利息收入即使不是特別發展的商業銀行,只要非利息收入的相關的業務開展效率不低,仍然可以取得良好的績效水平。
手續費以及傭金費用是非利息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手續費用以及傭金費用在非利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斷的減少,但是仍然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與經營績效存在著相關關系,這種關系并不是偶然發現的,而是大量的學者通過各商業銀行經營數據分析驗證所得來的。但是很多人實證分析的結果不盡相同,有的學者得出兩者之間是負相關關系,有的學者認為二者之間是正相關。
2.實證分析
選取了2013年到2016年全國各大主要城市商業銀行的數據分析,來證實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與經營績效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
首先假設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與銀行經營成果之間存在相關性,樣本選擇了24家全國主要城市的大型商業銀行,數據來源于銀行公布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相關報表,包括銀行的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資產收益率。首先用散點圖分析資產收益率與非利息收入,通過得出的散點圖我們可以得到非利息收入確實可以提高銀行的資本收益率,兩者之間存在相互關系,但是由于數據選取范圍不夠大,不足以驗證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或者負相關關系。對商業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以及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進行回歸分析,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隨機效應檢驗,以及使用固定效應模型檢驗,在符合1%及5%的顯著性水平上,實驗數據表明,當被解釋變量為商業銀行的資產收益率以及商業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時,解釋變量凈利息收入的增加,都可以增加被解釋變量。
三、對商業銀行的建議
1.重視非利息收入
國家商業銀行的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銀行非利息收入的發展,各商業銀行在利息收入的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很多商業銀行仍然沒有意識到發展非利息收入的必要性,仍然很大程度依賴于傳統的利息收入,但是傳統利息收入業務資金使用過多,制約著商業銀行的發展,所以商業銀行應該盡快的轉變觀念,認識到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的重要性,在銀行內部積極開展非利息收入業務。同時非利息收入的考核要更加的人性化,規范化,標準化。要不斷的加強對銀行內部的監督,同時商業銀行進行年終考核時要注重對非利息收入的考核,降低利息收入的考核幣比重,同時對員工的考核也要更加規范標準。
2.靈活收費,提高效率
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很大程度上來自與服務與手續費用,所以商業銀行在進行非利息業務時,要采取靈活的收費制度,如果收取的費用過低,那么銀行的效益會達不到預期,如果收費過高,客戶會選擇其他的商業銀行進行交易,所以一定要制定靈活的收費制度,例如針對固定交易額收取固定比例的交易費用,不斷的優化非利息收入的收費結構。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提高所帶來的經營效益的提高受商業銀行非利息業務開展的效率影響,所以商業銀行應該提高非利息收入業務的效率。
3.創新優化收入結構
經濟的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促使商業銀行不斷創新,資本市場產生了大量的中間業務,比如投資銀行業務以及托管業務,商業銀行應該不斷的創新,針對自身發展需求設計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在非利息業務中加大取得進步以及發展,在非利息業務中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合作關系,針對優質客戶可以制定針對性的服務,滿足他們的更多需求。同時,現有的非利息收入結構比較單一,很大都來自于手續以及服務費用,所以要拓展品種,創新非利息收入業務,目前,理財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家庭、企業對理財需求很大,很多客戶都沒有找到適合他們的理財產品,所以商業銀行要不斷的針對客戶多樣化的需求開展服務。同時,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商業銀行未來也應該重點發展網上交易業務。商業銀行也應該積極主動的與非銀行機構展開合作,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4.降低成本
商業銀行在發展非利息收入業務的過程中,要降低非利息收入成本,若非利息收入成本過高,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就無從談起。商業銀行開展電子銀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業務的成本主要來自于銀行從業人員的人力物力,開展網上商業銀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柜臺從業人員的數量,降低成本,同時在網上進行交易,只需向客戶提供網上交易憑證,不需要紙質版的單據,也降低了成本。
四、結語
銀行非利息收入與商業銀行經濟效益二者之間存在作用關系,實證分析表明非利息收入的提高可以提高銀行的經營效率,但是非利息收入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調整以及改進,所以商業銀行應該創新非利息收入業務,靈活收費,提高銀行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婷婷.我國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對經營績效的影響關系研究[J]. 經濟論壇,2017(3):54-57.
[2]黃永興,夏青.非利息收入改善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績效了嗎?[J].商業研究,2016(10):81-86.
[3]朱晗.非利息收入對商業銀行績效影響實證研究[J].商,2016(26):204-204.
[4]余成濤.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業務對其經營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 金融經濟:理論版,2015(3):154-155.
[5]肖文東.非利息收入對銀行經營績效和風險的影響研究[J].經濟問題,2017(8):88-91.
[6]盧琪.資本監管、非利息收入與商業銀行績效[J].會計之友,2016(17):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