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富
“文似看山不喜平”,對于記敘文而言,曲折生動顯得尤為重要。好的記敘文讀來往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就初中生而言,他們的感性意識遠遠超過理性意識,所以訓練他們寫好形象生動、波瀾曲折的記敘文是提高其寫作能力的切實之舉。那么如何才能讓記敘文變得曲折生動呢?下面列舉本人數年來教學中的幾點看法。
一、把準人物,生動描寫
吳敬梓老先生《范進中舉》一文中,胡屠戶的形象典型鮮明,栩栩如生。究其原因,是因為作者讓這個粗俗無賴、圓滑私利的小人物在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作了精準而生動的表演。魯迅先生《故鄉》中的閏土、楊二嫂這兩個人物讀來躍然紙上,彌久不忘。再者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夫婦形象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淋漓盡致。如此不勝枚舉。
同學們在作文時,對重要場景下的人物,務必根據他們的性格、職業、年齡、人物背景、現場氣氛、道德素養等因素,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或者說讓學生當導演),去揣摩人物當時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繼而進行準確而生動的描寫。只有把人寫真、寫實、寫活,文章才可讀,耐讀。
二、運用倒敘,情境開頭
就像偵破案件的電影一樣,一開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恐怖、緊張、刺激的作案鏡頭,然后如“層層剝筍”一步步揭示出案件發生的原委。作文時我們不妨先從事情的后部或結尾寫起,用某個緊張或感人的情境開篇來吸引讀者的眼球,然后再慢慢寫出事情的真相或原因。比如學生寫《我終于明白了爸爸的心》可以先寫“我”終于明白爸爸的愛心時愧疚的心理、難堪的表情、古怪的舉動,或者寫一家三口言歸于好激動喜人的團聚場面等來開頭,然后回憶過去對爸爸一度的誤解、埋怨、敵視等事件和情緒,再敘寫對爸爸愛心慢慢的覺察、理解、感激等心情的變化……
三、運用插敘,適時回憶
運用插敘進行往事的回憶,可以使我們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了解人物的身世背景。例如莫泊桑寫《我的叔叔于勒》,對于菲利普一家極力盼望于勒歸來的謎是通過對于勒昔日命運情況的插敘得知的。運用插敘回憶往事能夠與眼下所寫的事件(現象)串聯成某個層面的系列,既拓展了事件的空間,延伸了事件的時間,又充實了事件的內容,記錄了事件發展的具體過程。一學生寫《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一文,文中所要明白的道理是“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帶著這樣的立意,他寫了自己在考試時遇到一條感覺并不太難,卻就是無以解答的難題,然后他左思右想、絞盡腦汁,幾經反復幾度堅持(中途曾有兩次放棄的念頭)終于做出來的事件,最后帶著十分喜悅和激動的心情點出主題。后經我的指導,讓他在兩次閃過放棄念頭的時候運用插敘來回憶往事:曾經有一次遇到困難時直接放棄了而追悔莫及,第二次再遇困難時堅持了一大半時(距離成功僅差一步)又無望地放棄了。這么一修改既切合了文題中“終于”一詞,又為這一次的堅持埋下伏筆,為這一次的勝利打下基礎,讀來合情合理、饒有趣味,順利地突出了中心。
四、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文章開頭寫一家人每個星期天都衣冠整齊地來到海邊棧橋上散步,父親總說著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該多么叫人驚喜啊”。于勒是誰?他生活在哪里?我們全家為何如此夢寐以求地盼望他歸來?……一系列疑問引人入勝;后來發了財并說好要回來的于勒卻又為何十多年遲遲不回?他到底發了多大財?現在人在何處旅游?等等疑問扣人心弦。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根據事件的具體情形適當地制造些小秘密,賣一兩個關子便可以扣住讀者的心弦,從而激發讀者閱讀的興趣。
五、打破常態,生出事端
例如川端康成《父母的心》中,那對窮夫婦出爾反爾幾次送出孩子卻又幾次要回孩子,最后一個孩子也不愿送出。貧窮父母的決定反復無常,心理上的斗爭矛盾糾結,這樣寫更能揭示親情的主題。
六、發揮想象,制造夢境
想象與夢皆隨心而動,所以想象的場景和夢境能折射出人物的心事、情緒、愿望,形象生動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生如果寫當前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惡化,可以想象50年、100年乃至500年以后我們生活的家園不堪入目不能入住的情景,或者寫自己在夜里做噩夢,都可以揭示生態破壞環境惡化所帶來嚴重的后果。當然文中也可以做美夢,以展現對美好生存環境的渴望、向往。如果寫對別人的怨恨,可以想象或夢見奮力痛揍對方的情景;寫后悔之情可以想象或夢見借助“月光寶盒”,讓事件回到起點,使它朝著好的事態發展的情景……根據文章的需要,想象與夢境可以設計在文章開頭、中間或者是結尾的任何地方。
七、巧設結尾,出人意料
《我的叔叔于勒》文末,夢寐以求、朝思暮想的于勒以一個衣衫襤褸、破落潦倒的形象現身時,菲利普夫婦給出的那一番態度,既出乎人們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這樣的結尾再次掀起讀者心靈的波瀾,激起讀者對資本主義的道德、人性、價值觀等等的思考與尋味。
寫作時,不妨欲揚先抑,搞出誤會、誤解,且極力張揚誤會、誤解的程度,拉大主觀意識與客觀真相之間的差距,最后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尾。這樣寫無疑對人性的透視和對主題的彰顯都會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文無定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以上幾點技法能給同學們一些啟發。當然,不管什么技法都必須根據文章主題的需求合理而靈活地運用,概不能千篇一律,強行切入。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射陽湖鎮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