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芳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前言
隨著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孕產婦們逐漸重視圍產期的保健。在孕產婦分娩過程中,其生理與心理方面會出現明顯的改變,該改變使得孕產婦對分娩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近年來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孕產婦要求剖宮產分娩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因此受到婦產科醫護人員的重視[1]。對住院的孕產婦進行調查發現,許多孕產婦對于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方式的預后等并不了解,缺乏一定的健康宣教,基于此在孕產婦分娩前后予以健康宣教干預確保孕產婦的分娩質量具有促進意義[2]。本次予以我院收治的80例孕產婦實施常規護理與健康宣教護理,觀察兩種護理干預對孕產婦預后和護理質量的影響,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抽取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孕產婦,將孕產婦根據單雙數球抽簽的方法分為對照組40例與實驗組40例。對照組孕產婦的年齡范圍在21~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65±1.64)歲,孕周范圍在34~38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6.25±1.17)周,其中初產婦為27例,經產婦為13例;實驗組孕產婦的年齡范圍在21~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06±1.34)歲,孕周范圍在33~38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6.12±1.59)周,其中初產婦為25例,經產婦為15例。采用統計學軟件計算并對比兩組孕產婦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予以對照組孕產婦常規護理干預,即定期對孕產婦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查、加強飲食與環境的護理干預等。予以實驗組孕產婦健康宣教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分娩前健康宣教:對孕產婦進行調查評估,判斷其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熱情接待孕產婦,主動為其接受院內環境與相關醫護人員,以此幫助孕產婦熟悉院內環境;分娩前對孕產婦詳細講解圍生期的相關知識,告知孕產婦在分娩時的注意事項與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叮囑患者避免劇烈運動[3];對存在不良情緒的孕產婦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其精神壓力,及時了解孕產婦的治療需求,避免孕產婦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可將分娩過程的相關知識編織成小手冊,在孕產婦入院后分發,以幫助其正確了解分娩知識。(2)分娩時健康宣教:對于選擇順產的產婦而言,在飲食方面應該做好正確的健康指導,補充充足的水與熱量,有助于產婦在分娩時體力消耗的存儲;為產婦積極講解產程的進展時間與配合要求,促使分娩能順利進行;為產婦講解減輕宮縮的方法,利用按摩的方法減輕產婦在分娩時的疼痛感[4]。(3)分娩后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產婦分娩后可采取一對一的方法向其指導漲奶的處理方法、新生兒的喂養知識、產婦的飲食指導以及尿不濕的更換方法等;加強對產婦的飲食指導,多使用高維生素與高蛋白的食物;為產婦講解產后4小時內小便的作用與配合方式;指導產婦按壓子宮的方法與分娩后的用藥方法[5]。(4)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與孕產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與孕產婦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中需保持耐心的態度傾聽孕產婦的需求,確保滿足其生理與心理方面的合理需求,另外還需綜合評估孕產婦的心理情緒,以此通過健康宣教的方式緩解其不良情緒[6];護理人員還需將心理實施于孕產婦分娩的整個使其,如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提高孕產婦對于分娩的認知程度,以此樹立分娩的自信心。(5)出院指導:護理人員向孕產婦詳細講解出院后需注意的問題,講解新生兒疫苗注射的作用與必要性,并為孕產婦發放自我保健與新生兒干預小手冊。
1.3 觀察指標 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孕產婦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觀察與對比,分數越高則說明孕產婦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7];分別對兩組孕產婦的剖宮產率、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并觀察;另外,對比兩組孕產婦的產后出血、乳房腫脹、尿潴留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使用 檢驗計數資料,若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評分與SDS評分比較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發現,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剖宮產率與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
實驗組的剖宮產率、健康知識知曉率分別為25.00%、95.00%,對照組分別為52.50%、72.5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對照組為32.50%,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分娩是孕產婦的一個特殊生理過程,分娩過程順利的實施不僅需要孕產婦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需要護理人員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及及時發現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有效處理[8]。由于孕產婦對于分娩的經驗與認知缺乏,因此會導致孕產婦產生焦慮、緊張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另外由于妊娠期間過分的限制飲食也會對產婦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故加強健康宣教對于孕產婦而言十分重要[9]。
分娩前后對孕產婦進行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孕產婦的孕產知識掌握程度,在實施健康宣教時需循序漸進,在不同時期予以孕產婦相應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滿足其需求。分娩前根據孕產婦的文化程度,為其制定易于理解的健康知識宣教手冊,予以個體性的教育,使孕產婦能對分娩知識有效掌握的同時,緩解其因知識缺乏而產生的焦慮、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緒,促進孕產婦的分娩順利進行[10];分娩時通過飲食干預的方式增強孕產婦的體力,減少孕產婦在分娩時過多的消耗體能,同時予以按摩干預緩解分娩時的疼痛感;分娩后通過健康宣教加強產婦對母乳喂養、漲奶處理以及紙尿褲更換的掌握,并幫助產婦掌握更多保健知識,因此降低產后并發癥的發生,有助于產婦預后的恢復[11]。本次結果顯示,實驗組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的剖宮產率、健康知識知曉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健康宣教能幫助孕產婦掌握更多的保健知識,醫護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能力,掌握更多的分娩教育知識,并提高自身的溝通技巧,在分娩過程中予以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干預,能更好的確保孕產婦樹立良好的健康觀念,消除孕產婦在分娩期間出現的不良情緒,促使孕產婦能獲取良好的生活品質[12]。
綜上所述,通過健康宣教增強孕產婦對分娩過程的認知,能有效降低其對于分娩的恐懼感與緊張感,即使出現擔憂與焦慮也能及時通過心理干預緩解不良情緒,促使孕產婦在分娩期間獲取良好的健康心理,能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分娩與預后恢復,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駱琪偉, 閆群霞, 鄭雪,等. 健康宣教對孕產婦預后和護理質量的影響[J]. 飲食保健, 2015,2(21):39-40.
周到, 邵霞. 初產婦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對產科預后影響的統計分析[J]. 中國醫院統計, 2015,22(1):35-36.
張莉, 周赟. 分層次個性化健康指導對子宮內膜癌術后患者的預后影響分析[J]. 河北醫藥, 2017,39(7):1106-1108.
任寶英. 健康宣教對孕產婦預后和護理質量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3(7):1312-1313.
李淑娟, 王林.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定期產檢結合健康教育對母嬰預后的影響[J]. 系統醫學, 2016,1(10):133-135.
王玲寧. 健康宣教聯合整體護理用于孕產婦缺鐵性貧血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醫藥前沿, 2017, 7(14):352-353.
劉亞平. 產前健康宣教對孕婦分娩方式及預后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3(7):1296-1297.
陸艷雙. 圍產期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研究[J].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7,30(6):919-920.
羅美娜, 詹遠. 產科重癥孕產婦延伸護理模式的實踐[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8,4(2):48-50.
廖學. 心理干預與健康教育對孕婦焦慮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11(8):283-284.
尤靈芝. 臨床路徑在剖宮產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23(10):446-446.
鄒俊婷, 尹保民, 安莉莉. 孕期健康宣教對孕產婦生理及認知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36(23):3266-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