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紅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隨著人們對于孕期保健的認知程度的增加,廣大家庭對于孕婦的產期保健的重視也不斷增加,但對于產婦的心理干預的重視程度仍然較為低下,由于產婦在妊娠期間面臨著角色轉換,身體與心理的壓力不斷增加,導致負性情緒的加重,而家屬對于產婦的心理健康關注度不高,進而增加了產婦剖宮產的概率。因而在對產婦進行孕期保健的同時,加強對其的全程心理干預十分必要。本次研究中,選取了200名初孕產婦,隨機將200名初孕產婦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對比不同的保健模式下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初孕產婦中選出200名,隨機將200名初孕產婦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中,年齡區間在18-27歲,平均年齡為(23.84±1.95)歲;觀察組初孕產婦中,年齡區間在19-27歲,平均年齡為(23.15±2.82)歲。入選標準:初孕產婦及其家屬自愿參與,對本次研究的全部過程均知曉;排除標準:初孕產婦同時伴有惡性腫瘤、傳染疾病、肝腎功能疾病以及精神疾病,不愿參與;在收集好所有初孕產婦的信息后,將所有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若所得出的P值大于0.05,初孕產婦的一般臨床資料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常規保健對照組初孕產婦實施孕期保健,觀察組則采取孕期保健以及全程心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孕期保?。涸诋a婦入院時,應對產婦的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為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提升產婦家屬對于孕期保健知識的知曉度,鼓勵產婦配偶加強對產婦的情感與心理支持,在產婦進行孕期保健運動的同時,多多陪伴產婦,讓產婦逐漸適應妊娠期,在分娩前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1]。(2)心理干預:產婦的心情是決定產婦整個妊娠期生活質量的關鍵,因而加強對產婦的全程心理干預十分必要。在產婦入院時,為產婦及家屬介紹醫院以及科室的環境,讓產婦熟悉所在科室的生活設施以及醫護人員,盡快的融入醫院環境;由于初產婦對于整個妊娠相關知識的知曉度不高,缺乏專業的指導,缺乏安全感,醫護人員應加強對產婦的心理疏導,為產婦講解妊娠相關知識,以緩解產婦的負性情[2]。
1.3 觀察指標 醫護人員應發放科室自制的滿意度評分表至初孕產婦,讓初孕產婦對科室開展此項研究的醫護人員的保健服務態度、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度、各項保健操作的熟練程度、是否給予初孕產婦人文關懷等進行評估,在初孕產婦評估完畢后,將評分表回收,90-100分為相當滿意;70-89分為滿意,低于70分則為不滿意。與此同時,醫護人員應記錄初孕產婦的剖宮產率,在收集好上述資料后,使用統計學軟件軟件進行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人員將收集好的實驗數據使用Excel軟件記錄,將數據按照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類,分別使用卡方與t檢驗,通過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展開處理,若最后所得P值小于0.05,則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初孕產婦的剖宮產率(13%)與對照組初孕產婦的剖宮產率(36%)相比,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初孕產婦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分(93.61±1.84)明顯高于對照組初孕產婦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評分(84.34±2.81),兩組初孕產婦的數據具有可比性(P<0.05)。
3 討論
從懷孕到分娩期間,產婦的生理與心理會隨著妊娠周期的推進而發生不同的變化,加之產婦是初次懷孕,對妊娠相關知識的知曉度不高,在臨近分娩前,產婦會擔憂腹中胎兒,害怕順產時的疼痛,會導致產婦出現過度焦慮、害怕等負性情緒,這不僅不利于產婦自身的健康,對腹中胎兒也有一定的影響,因而在對產婦實施孕期保健的同時,加強對其全程心理干預十分必要[3]。本次研究中,醫護人員在產婦入院后對產婦的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為其制定孕期保健計劃,同時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護理,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答疑解惑,鼓勵產婦配合多多陪伴產婦,給予其情感支持與心理安慰,有效的改善了產婦的負性情。
綜上所述,針對我院接受治療的初孕產婦,為其實施孕期保健以及全程心理干預,能有效的改善初孕產婦的剖宮產率,提升其對于醫護人員以及科室的滿意度評分,具有臨床意義與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徐梅.孕期保健及全程心理干預對降低初孕產婦剖宮產率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4,2(22):5005-5006.
王欣.孕期保健及全程心理干預對降低初孕產婦剖宮產率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5,21(19):117-118.
王曉茜.分析孕期營養指導應用于圍產期孕婦保健工作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