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中圖分類號】R38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作為臨床高發過敏性皮膚病,蕁麻疹主要表現為黏膜、血管、皮膚等出現水腫以及充血現象,患者主要臨床癥狀為皮疹、瘙癢等,軀干、四肢以及面部等為多發部位,會給其帶來不良身心感受[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蕁麻疹醫治的患者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在我院接受蕁麻疹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取78例,排除嚴重血管疾病、腎病、肝病患者以及近期應用過抗組胺類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的患者。將抽取對象分為2組,探究組(n=41)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16例,年齡18至64周歲,平均(38.6±12.8)歲,病程4個月至7年,平均為(3.1±0.7)年,參照組(n=37)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6例,年齡18至67周歲,平均(39.2±11.4)歲,病程3個月至8年,平均為(3.3±0.8)年。所抽取患者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后其基本臨床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選患者均應用咪唑斯汀治療,每次服用10毫克,每日服用1次[2]。探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應用荊防四物湯治療,主要配方包括:30克白癬皮、13克川穹、11克蟬蛻、13克僵蠶、16克白術、16克當歸、16克生地、11克荊芥、11克防風。熱盛患者加用40克水牛角、13克赤芍、16克紫花地丁,濕重患者加用13克蒼術、11克苦參,劇烈瘙癢患者加用16克地膚子、16克白蒺藜,每次加水煎服1劑[3]。
1.3 觀察項目 觀察用藥前后患者疹塊等臨床表現緩解情況以及副作用發生情況。
1.4 療效判斷 痊愈:疹塊以及瘙癢等完全消失,治療后沒有出現復發現象;改善:患者用藥后疹塊以及瘙癢消失,停藥一段時間后病情復發;緩解: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停藥后病情復發;無效:治療后病情未見好轉,部分患者病情加重[4]。
1.5 統計學應用 本次研究應用軟件SPSS12.0分析數據資料,通過(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以或者t檢驗進行比較,表示計量資料,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2組研究對象臨床療效 探究組患者病情總緩解率為97.56%,參照組病情總緩解率為81.08%,2組數據對比可見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探究組治療無效患者為1例,病情緩解患者為40例,參照組治療無效患者為7例,病情緩解患者為30例
2.2 比較2組研究對象副作用發生情況 探究組副作用總發生率為7.32%,參照組總發生率為27.03%,2組數據對比可見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探究究組3例患者出現副作用,參照組10例患者出現副作用
3 討論
臨床認為蕁麻疹的主要引發病因為機體細胞免疫力下降以及免疫球蛋白IgE介導體液免疫。中醫認為,該病主要由風邪侵體并導致正氣下降而引發,病情具有復發率高以及治愈難度大的特點,不但會損耗患者氣血,同時會導致其產生強烈的瘙癢感,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中醫治療蕁麻疹遵循活血養血治療原則[5]。
中藥制劑荊防四物湯具有止癢疏風、清熱滋陰、除濕祛風以及解毒清熱之功效,不但可改善患者氣血虛弱、陰陽失和等癥狀,同時還可抑制用藥后不良反應,降低復發率。防風具有止血、通徑、止瀉、通便、止汗、發汗等功效,同時還可發揮消腫利氣、固本益氣、養生保健的作用。白術具有止汗、祛濕消腫、健脾補氣、燥濕利水等藥效,能夠使患者的機體造血功能得到提升,當歸、生地等藥物可發揮祛除外邪的作用,可使機體內正氣得到增強并可使機體抗病菌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同時配合西藥咪唑斯汀既能夠加快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還有助于加快患者機體元氣恢復,具有標本兼治的效果,對于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品質具有顯著功效[6]。
此次研究中,探究組患者病情總緩解率為97.56%,參照組為81.08%,2組數據對比可見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探究組副作用總發生率為7.32%,參照組為27.03%,2組數據對比可見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蕁麻疹患者應用中醫辨證治療可同時提升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安全性。
參考文獻
溫少利.中醫藥治療蕁麻疹的概況[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33):94-95.
戴媛媛.中醫辯證與咪唑斯汀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4):489-491.
吳盟.中醫治療68例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23):187-188.
劉光金.慢性蕁麻疹的中醫辨證與特色治療[J].醫師在線,2017,7(28):36.
侯俊麗,趙廷浩.中醫辨證治療蕁麻疹的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8):49.
龍丹.中醫延續護理應用于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母嬰世界,2017,(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