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改,謝 杰,王雙利,劉 飛
(合肥市濱湖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肩袖撕裂是臨床上常見的肩部損傷。肩袖撕裂患者的臨床表現有肩部疼痛無力、肩部功能障礙等。為盡快恢復肩袖撕裂患者正常的肩關節功能,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的方式對其進行治療[1]。近年來,隨著電鏡手術的發展,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應用的治療技術主要是縫線橋固定技術[2]。為了進一步研究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在治療肩袖撕裂方面的應用效果,合肥市濱湖醫院對其收治的40例肩袖撕裂患者應用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0年至2014年期間合肥市濱湖醫院收治的40例肩袖撕裂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存在肩部疼痛、肩部無力及肩部活動受限等癥狀的患者。2)經MRI檢查后,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肩袖撕裂的臨床診斷標準,并被確診。3)進行三個月的保守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的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術前合并有臂叢神經損傷的患者。2)合并有盂肱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3)存在肱二頭肌腱損傷癥狀的患者。4)患有雙側肩袖撕裂的患者。在這40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年齡為39~63歲,其平均年齡為(51.33±7.75)歲;其術前的病程為3~17個月,平均病程為(8.3±4.2)個月;其中,肩袖前后徑撕裂長度為1~3 cm的患者有19例,長度為4~5 cm的患者有16例,長度大于5 cm的患者有6例。
對這40例患者均進行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手術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為其取健側臥位。2)將患者的患側肩關節后傾25 °,前屈15 °,然后將其上肢外展45 °,并對其進行重量為3~4 kg的皮牽引操作。3)將患者患側肩關節的肩峰后外角下端2 cm和內側1 cm處作為入路,并進行手術操作。然后,檢查其關節軟骨、盂唇及肩袖的撕裂情況。4)對患者進行肩關節前側的手術操作。將關節鏡置入患者肩峰下端的間隙中,清除其間隙中的滑囊組織,并檢查其肩關節表面是否存在撞擊的跡象。5)在使用關節鏡對患者的肩袖撕裂的情況進行徹底探查后,對其肩關節的足印區進行磨鉆處理,直至其足印區的骨面均勻地滲出血液。6)在患者的肩部以肩峰前緣為中心做一個長約3 cm的縱行手術切口,逐層切開其肩部皮膚,直至其露出肩袖部位。然后,根據患者肩袖的撕裂情況,為其使用1~2枚帶線鉚釘對其肩袖部位進行固定修復,最后逐層縫合其手術切口[3]。7)術后,對患者的患側肩部使用支具進行固定處理,并將其患側上肢外展30 °。8)指導患者進行身體功能的康復訓練。在術后第1天,指導其進行腕部關節、肘關節和手部關節的功能訓練;在術后15天左右,指導其進行肩部關節的功能訓練;在術后3個月左右,指導其進行抗阻力訓練;在術后6個月左右,指導其進行正常的體力活動訓練[4]。
觀察這些患者進行手術前后的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UCLA評分(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評分)和Constant-Murley評分(肩關節功能評分)。用VAS評分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用UCLA評分和Constant-Murley評分對患者的肩關節功能情況進行評價[5]。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21.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患者進行1~3年的術后隨訪。在術后的1年內和術后的3年內,這40例患者的VAS評分與術前相比均明顯降低,其UCLA評分和Constant-Murley評分與術前相比均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進行手術前后這40例患者VAS評分、UCLA評分和Constant-Murley評分的對比(分,)

表1 進行手術前后這40例患者VAS評分、UCLA評分和Constant-Murley評分的對比(分,)
組別 例數 VAS的評分 UCLA的評分 Constant-Murley的評分術前 40 7.32±1.87 17.98±2.09 28.76±2.42術后1年 40 1.79±1.55 32.87±1.44 31.93±1.34術后3年 40 1.59±1.99 38.23±2.08 38.92±2.15
肩袖損傷是重體力勞動者中較為常見的疾病。肩袖損傷患者無法正常地使用患側的肩關節,當其進行上臂伸直、關節外展或關節內旋等動作時,其會產生劇烈的疼痛感。若患者的肩袖部位出現部分撕裂時,其仍可以操縱其患側上臂進行外展的動作,但當其外展上臂的角度超過60 °時,其會產生疼痛感[6]。肩袖損傷的主要病因有肩峰下骨贅遭到撞擊導致其肩袖變形等。不同原因導致的肩袖損傷應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7]。手術治療是肩袖損傷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若肩袖損傷患者接受保守治療3個月后其病情仍無好轉,則必須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8]。有研究表明,為肩袖損傷患者使用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進行治療,可對其肩關節損傷的部位進行更為準確的評估和觀察,并可減輕對患者身體造成的損傷[9]。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對肩袖撕裂患者進行治療后,其VAS評分與術前相比均明顯降低,其UCLA評分和Constant-Murley評分與術前相比均明顯增高。這說明,用肩關節鏡下輔助小切口修補術對肩袖撕裂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其在治療過程中的疼痛感,促進其肩關節功能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