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琰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區消化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0)
胃食管反流主要是由胃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引起的[1]。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胃食管反流患者可出現胸骨后疼痛的癥狀,痛感可放射至其肩背部。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質子泵抑制劑和促胃腸動力藥治療胃食管反流。本文主要研究聯用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對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從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中隨機選取1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西醫結合胃腸病學》中關于胃食管反流的診斷標準[2],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和其它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采用隨機雙盲法將這11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56例/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為65~87歲,平均年齡(73.8±5.2)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齡為66~90歲,平均年齡(74.6±5.1)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為對照組患者應用奧美拉唑(生產廠家: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815;規格:20mg/片)進行治療。奧美拉唑的用法是:口服,1片/次,2次/d(早晚各服1次)。在應用奧美拉唑的基礎上,為觀察組患者加用莫沙必利(生產廠家: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315;規格:5mg/片)進行治療。莫沙必利的用法是:口服,1片/次,3次/d(飯前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4周。
1.3.1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臨床癥狀積分。使用自制的臨床癥狀積分量表評價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反酸、胸痛、吞咽困難和胃灼熱等)。該量表的滿分為12分。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越高,表明其臨床癥狀越嚴重。
1.3.2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其病情分級由Ⅰ級、Ⅱ級降為0級或由Ⅲ級降至Ⅰ級以下,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其病情分級由Ⅱ級降為Ⅰ級或由Ⅲ級降為Ⅱ級,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改善,其病情分級無變化,可判定其臨床療效為無效。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8.21%)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7.50%),P<0.05。詳見表1。

表1 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分析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對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分析(分,±s)

表2 對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的分析(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觀察組 56 6.1±1.2 1.8±0.7 23.162 0.000對照組 56 6.0±1.1 3.7±0.9 12.110 0.000 t值 0.460 12.470 P值 0.647 0.000
胃食管反流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胸痛、反酸、吞咽疼痛等。若其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生咽喉炎、吸入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并發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胃食管反流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3]。奧美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此藥具有顯著的抑酸作用。馬雪、陳路佳、劉立立等[4]的研究結果顯示,聯用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可取得顯著的效果。這一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一致。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8.21%)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7.50%)。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患者。
總而言之,聯用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對老年胃食管反流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顯著的效果,能夠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