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文
(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山東 菏澤 274000)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由柯薩奇A組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該病是兒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年齡在1~7歲之間的幼兒是該病的高發人群。該病具有起病急、發病率高、傳染性強的特點,且易在夏、秋兩季發病[2]。對該病患兒進行查體可見其咽部存在充血的現象,其咽部的黏膜上有灰白色的皰疹,皰疹的周圍有紅暈,且皰疹破潰后可形成潰瘍。該病可導致患兒出現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及嘔吐等癥狀,故尋找一種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更昔洛韋是西醫臨床上治療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的常用藥。該藥是新一代嘌呤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對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的復制均具有抑制的作用[4-5]。不過,臨床實踐證明,單獨使用更昔洛韋治療小兒皰疹性咽頰炎難以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中醫將小兒皰疹性咽頰炎歸為“風熱喉痹”、“溫濕”的范疇,主張以清熱祛濕、解毒利咽為原則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3]。在本次研究中,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聯用更昔洛韋、小兒牛黃清心散及魚金口服液對該醫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50例小兒皰疹性咽頰炎患兒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收治的100例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將這100例患兒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患兒。在試驗組患兒中,年齡最小的為3.2歲,年齡最大的為5.9歲,平均年齡為(4.8±0.3)歲;其中,有21例男患兒、29例女患兒。在對照組患兒中,年齡最小的為3.5歲,年齡最大的為6.5歲,平均年齡為(5.1±0.5)歲;其中,有28例男患兒、22例女患兒。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在兩組患兒入院后,單獨使用更昔洛韋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更昔洛韋的用法為:將5mg·kg-1·d-1的更昔洛韋溶于10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為患兒進行靜脈滴注。1次/d,連續用藥3~7d[6]。在此期間,患兒若處于低熱的狀態,則為其進行物理降溫;患兒若出現高熱不退的現象,則讓其口服布洛芬混懸液。聯用更昔洛韋、小兒牛黃清心散及魚金口服液對試驗組患兒進行治療。更昔洛韋的用法與對照組患兒相同。小兒牛黃清心散的用法為:口服,0.3g/次,1~2次/d,連續服用3~5d。魚金口服液的用法為:口服,5~10ml/次,3次/d,連續服用3~5d。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兒治療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觀察其高熱及皰疹消退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治療的費用。
顯效:治療后2d內,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其食欲明顯好轉,其咽頰部的皰疹顯著縮小,甚至消失,且該部位未形成潰瘍。有效:治療后4d內,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其食欲好轉,其咽頰部的皰疹縮小,且無潰瘍形成。無效:治療5d后,患兒的體溫仍未恢復正常,其咽頰部的皰疹未發生改變,并形成融合性的潰瘍。
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本文所得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2.0%,試驗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0%,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對比
與對照組患兒相比,試驗組患兒高熱及皰疹消退的平均時間、平均的住院時間均較短,其平均的治療費用較少,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高熱及皰疹消退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治療費用的對比 ( ±s)

表2 兩組患兒高熱及皰疹消退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及治療費用的對比 ( ±s)
組別 例數高熱消退的平均時間(d)皰疹消退的平均時間(d)平均的住院時間(d)平均的治療費用(元)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50 50 1.7±0.8 2.9±0.7 10.530<0.05 4.5±0.3 6.7±0.5 26.6789<0.05 5.1±0.4 6.9±0.8 14.2302<0.05 906.4±72.5 1152.7±103.1 13.8179<0.05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兒科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柯薩奇A組病毒是引發該病的主要病毒。柯薩奇病毒具有直徑小、無細胞結構的特點。該病毒可直接侵犯患兒咽峽部的黏膜,使該部位形成灰白色的皰疹,也可經消化道進入其腸道,在其腸黏膜的淋巴結內繁殖,還可經腸壁進入其血液循環,引發毒血癥。對小兒皰疹性咽頰炎患兒進行體檢可見,其咽部充血、咽部的黏膜上有灰白色的皰疹、皰疹的周圍有紅暈、皰疹破潰后可出現黃色的、小范圍的潰瘍。該病的潛伏期較短,患兒常突然發熱,其體溫最高可達40℃。該病患兒主要的臨床表現有高熱、咽痛、流涎、厭食及嘔吐等,病情嚴重者可出現頭痛、腹痛或肌肉痛等癥狀,導致患兒哭鬧不止,甚至拒絕進食。
目前,臨床上常用更昔洛韋對小兒皰疹性咽頰炎患兒進行治療。更昔洛韋也叫羥甲基無環鳥苷。該藥是阿昔洛韋的衍生物,屬于新一代嘌呤核苷類抗病毒藥物。該藥可抑制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的復制。不過,單獨使用該藥治療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的效果不佳。中醫理論認為,風、熱、濕、毒是小兒皰疹性咽頰炎主要的致病原因。外感風熱或濕熱可導致患兒出現咽痛及發熱的癥狀;濕熱交織可導致患兒出現頭暈、皰疹破潰、納差及腹瀉的癥狀;毒熱交織則可使患兒出現煩躁及心悸的癥狀。中醫認為,應以清熱、解毒、化濕為原則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而小兒牛黃清心散和魚金口服液均具有此功效。
有研究人員發現,聯用更昔洛韋、小兒牛黃清心散及魚金口服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頰炎可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小兒牛黃清心散的主要成分為牛黃。牛黃具有清心、化痰、涼肝、解毒、解熱、抗炎、鎮驚及止痙等功效。魚金口服液的主要成分為魚腥草和金銀花[7]。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及抗炎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涼血散風的功效。臨床上常用該藥治療由外感風熱、毒火內盛所致的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等病癥。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更昔洛韋、小兒牛黃清心散及魚金口服液治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效果確切,可縮短患兒高熱及皰疹消退的時間,加快其康復的速度,減少其治療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