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劉 慧
(1新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感染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2新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護理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9)
肺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該病是由分支結核桿菌侵入患者肺部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多數肺結核患者均存在咯血的癥狀,但其咯血的程度不同。肺結核并發咯血患者還易發生窒息、肺不張、失血性休克等并發癥[1]。有研究表明,對肺結核并發咯血患者在進行常規止血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因咯血窒息而發生死亡的幾率[2]。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對肺結核并發咯血患者進行全程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新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收治的60例肺結核并發咯血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患者的病情符合肺結核的臨床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存在咳嗽咯血、低熱盜汗等臨床癥狀。將這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1例;其年齡為17~80歲,平均年齡為(41.7±15.8)歲;其中大量咯血、中等量咯血、少量咯血的患者分別有9例、15例、6例。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其年齡為18~81歲,平均年齡為(42.5±16.1)歲;其中大量咯血、中等量咯血、少量咯血的患者分別有10例、13例、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對比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對癥治療。同時,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2)告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3)為患者講解咯血、窒息等不良反應的相關知識,以消除其恐懼心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全程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患者入院時,根據其病情、病變部位等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為其講解服藥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以加深其對肺結核相關知識的了解。告知其遵醫囑治療的重要性,以增加其對治護的依從性。2)告知患者在發生喉部有異物感、發癢、胸部不適、胸悶以及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等情況時立刻告知護理人員。對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應立即協助其進行臥床休息,將其頭偏向一側,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醫師對其進行治療和處理[3]。3)與患者進行交流,根據其具體的心理狀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4)對患者進行咯血護理。(1)協助咯血患者取側臥位,并保證其呼吸道通暢,為其進行吸氧治療。(2)對于咯血量較少的患者,叮囑其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多臥床休息。(3)對于咯血量較多的患者,告知其需絕對臥床休息,并盡量避免進行交談。患者咯血72h后,協助其進行翻身,以促進其體內淤血的順利排出。在對患者進行有效止血治療3天后,可協助其在床邊進行適當的活動。(4)護理人員在對咯血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表現沉著冷靜,并同時對患者進行安撫,以防止其因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發生呼吸道堵塞等不良反應。5)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為其選擇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的半流質或流質食物,并告知其進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治護后,對比兩組患者止血的效果、住院的時間、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及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1)將兩組患者的止血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治療3d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咯血的情況均消失。有效:治療3d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顯著改善且其咯血頻率顯著降低。無效:治療3d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咯血情況均無改善,其病情甚至在加重。2)使用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很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滿意率=(很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22.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止血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止血效果的對比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更短,發生大量咯血、窒息、轉住ICU治療的人數更少(P<0.05)。兩組患者在治護過程中死亡的人數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對比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在肺結核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因血管受到損傷而發生不同程度的咯血現象。咯血窒息是導致肺結核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對咯血引起窒息的患者進行搶救的黃金時間是其發生咯血后的4~6min,且搶救的越及時對其進行止血的成功率越高。全程護理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全方位護理的一種護理模式。采用該護理模式對肺結核并發咯血患者進行護理,可增加其對治護的依從性,提高其對并發癥的防范意識、對咯血的應對能力。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止血的總有效率更高,其住院的時間更短,其發生大量咯血、窒息、轉住ICU治療的人數更少,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兩組患者在治護過程中死亡的人數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肺結核并發咯血患者進行全程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