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蓉
(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江蘇 南京 211800)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目前,臨床上對前列腺增生患者常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為了避免在術后患者膀胱中留有血凝塊,通常會對其進行持續膀胱沖洗。但在此過程中,部分患者可發生尿路感染、導尿管堵塞及膀胱痙攣等并發癥。有資料顯示,對接受持續膀胱沖洗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很好。為此,筆者對44例接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以下研究。
將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南京市浦口區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4例接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普通護理組和研究組,每組各22例患者。普通護理組患者的年齡為48~77歲,平均年齡為(65.14±11.03)歲。研究組患者的年齡為49~78歲,平均年齡為(66.92±10.76)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然后對其在術后進行持續膀胱沖洗。在此基礎上,對普通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為:1)帶領患者進行各項術前檢查。2)在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3)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及飲食指導。對研究組患者在實施普通護理組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進行優質護理的方法為:1)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護理人員全面掌握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的步驟和技巧,并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2)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實施前列腺電切術的方法、進行術后膀胱沖洗的目的、可能發生膀胱痙攣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等。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疏導其不良情緒,告知其存在不良情緒可導致其發生膀胱痙攣。3)在術后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時,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擇合適的沖洗裝置。沖洗液溫度過低會刺激患者的膀胱平滑肌,因此應控制沖洗液的溫度,如用熱水袋包裹沖洗管道等。按照患者引流液的顏色調節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的速度,一直沖洗至引流液變得澄清。4)對術后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注意保持患者尿道口和會陰部的清潔,避免其發生感染等并發癥,必要時可遵醫囑對其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5)術后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對習慣性便秘的患者,囑其多食用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囑患者增加飲水量、多排尿,以減少細菌在其尿路中停留的時間。在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期間,讓其在床上進行翻身及活動四肢等功能訓練。在停止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且其生命體征平穩后,指導其下床進行運動。要囑患者避免進行劇烈運動,以防止其手術切口出血。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進行膀胱沖洗的時間、尿路感染的發生率、膀胱痙攣的發生率、留置導尿管的時間、住院的時間、住院期間的舒適率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術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膀胱痙攣的發生率均低于普通護理組患者,其進行膀胱沖洗的時間、留置導尿管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短于普通護理組患者(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膀胱沖洗時間、留置導尿管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接受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的舒適率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均高于普通護理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期間的舒適率及對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具有創傷小、療效好等優點。對接受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進行持續性膀胱沖洗能夠避免其膀胱內形成血凝塊。但進行膀胱沖洗可導致患者發生尿路感染、導尿管堵塞及膀胱痙攣等并發癥。有資料顯示,對接受持續膀胱沖洗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很好,可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次研究結果證實,對接受持續膀胱沖洗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顯著,可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其住院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