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紅,羅珍盧,李滌清
(銅陵市人民醫院,安徽 銅陵 244000)
腎功能衰竭是指患者腎臟的功能部分喪失或全部喪失的一種病理狀態。目前,臨床上對腎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是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但此病患者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后易出現懈怠心理,從而可影響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和對治療的信心[1]。因此,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討和研究對43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
將86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為2017年2月至12月銅陵市人民醫院收治的患者。其中,排除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時間≤3個月、存在溝通障礙、在治療期間死亡及不能配合完成問卷調查的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1組和2組。在1組患者中,有男26例(占60.47%),女17例(占39.53%);其平均年齡為(53.32±3.21)歲,其平均體重為(62.61±5.67)kg。在2組患者中,有男28例(占65.12%),女15例(占34.88%);其平均年齡為(54.57±3.72)歲,其平均體重為(63.18±5.49)k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在此期間,對2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方法是:1)透析前的護理。(1)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前,要用無菌紗布將留置在患者靜脈中的導管末端完全包住,將導管的管帽擰開,將導管中的封管液吸取干凈,然后用生理鹽水對導管進行沖洗。(2)打開血液透析機,讓其進行自檢,保證透析機運轉正常。檢查透析膜和血液管路的包裝有無破損,將血液管路與透析器相連接。用500ml的生理鹽水沖洗透析機的各個管路,使透析機的測壓管、動脈壺、靜脈壺和透析器內全部充滿生理鹽水。(3)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為患者測量血壓、體重、脈搏和呼吸頻率。若其存在胸悶、喘息等癥狀,應協助其吸氧5~10min。2)透析時的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需遵醫囑合理調節其血液流量和透析液的流量。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若其出現肌肉痙攣的癥狀,應遵醫囑為其輸注葡萄糖注射液或高滲鹽水。若患者在透析的過程中發生低血壓,應減慢其血液流速。3)透析后的護理。(1)在透析結束后,用生理鹽水對留置在患者靜脈中的導管進行沖洗,并向導管中注入適量的肝素鈉生理鹽水,然后用管帽將導管口封閉好[2]。告知患者在透析結束后要平躺休息10min左右,然后再起身。囑其在起身時要緩慢,以防發生體位性低血壓[3]。(2)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后消耗的能量較多,故應及時補充能量。讓患者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肉、瘦肉等),多攝入碳水化合物,以補充其消耗的熱量。另外,告知患者限制食鹽、水、磷和鉀的攝入量。對1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等常規護理。
進行護理后,采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對透析治療依從性的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透析治療的依從性。此問卷的滿分為60分,評分≥45分,表示患者對透析治療完全依從;評分為25~44分,表示患者對透析治療部分依從;評分<25分,表示患者對透析治療不依從。進行護理后,采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的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此問卷的滿分為50分,評分≥4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評分為20~39分,表示患者對護理服務一般滿意;評分<2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對透析治療的總依從率高于1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對透析治療的依從性
2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高于1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
目前,臨床上對腎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是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對此病患者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是清除其血液中的代謝廢物,維持其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此病患者在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其病情會不斷變化,加之透析治療的過程較為痛苦,因此患者的心理壓力較大,易出現對治療失去信心或抗拒治療的現象[4]。張彩云等[5]研究指出,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提高其對透析治療的依從性,并能進一步提高其治療的效果。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顯著提高其對透析治療的依從性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