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備較高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是中職教師成功教學的基礎,有助于中職教師更準確地甄別學生知識、智力及思想品德等水平,從而促進教學質量提高。文章就加強中職教師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提出幾點策略:開設相關培訓課程,開展豐富的教研評價活動,鼓勵教師多反思等。
關鍵詞:中職教師;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
一、引言
教育測量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業成績、興趣愛好、思想品德及教育措施上許多問題的數量化的測定。
教育評價是按照一定社會的教育性質、教育方針及政策所確定的教育目標,對所實施的各種教學活動效果,完成教育任務的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成績和發展水平進行科學判斷的過程。
很多人對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理解簡化為考試,這是非常片面的。在這種認識下的教學實踐無法深入地控制學生的學習行為,最終導致教學效果的事倍功半。事實上,教學測量的工具很多,除考試外,還包括日常作業、問卷調查、課堂測 驗及其他靈活多變的測量方式。教學評價就是將教學測量中得到的信息、資料、數據等材料做系統化的搜集并作出科學分析,從而明確教學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對教學效果作出科學的評價。這樣的教學測評是教育者科學地掌控教學過程、高效實施教學行為、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行為的保證。
教學測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常規的教學檢查或者學習過程中測驗出的形成性評價;或是在學期末做出的總結性評價;考察學生在全班級、全年級乃至更大范圍內所處位置的常模參照評價;按特定教學標準考察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參照評價;為學生樹立榜樣的最佳表現評價;指出常見學習現象供學生參考的典型表現評價等等。這些測評方式都是教學中必然用到的,教師應該全面掌握靈活運用。下面我們就中職教師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的現狀,及如何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進行探討。
二、中職教師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的現狀
“過去太多的篩選和否定式的結論性評價造成了中職學生失敗的心理,使很多學生喪失了進取的信心”。現代的中職教師,在重新審視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也都能在思想認識上進行矯正,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又不能正確進行操作,如,在促進學生的發展中,對于不同學生發展的原有水平及現有水平之間的變化,教師也只能僅僅局限于用“學科成績”的變化來進行評判,這種評價的結果往往是帶有“偏差的”,想要真正反映出學生的發展與進步,更多的是要運用教育統計的方法進行衡量才顯得科學、客觀,這需要教師要具有豐富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
在實現課程的“三維目標”中,作為每個教師在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中,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全體學生進行全面滲透,其中一個關鍵的前提決定 于教師是否能準確把握住中職學生即時的學習體驗、學習情感,而這點可以說是許多教師在具體的課堂實施中都無法做到的,根本的癥結也在于教師缺乏基本的教育測量與評價能力素養。
在指導學生參加“研究性學習”課程學習中,為了讓學生養成“學會學習、學會探究”的能力,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過程的指導與評價,但在對學生研究學習過程的“監控與評價”中,教師是否就能夠對學生的學習作出客觀或有價值的判斷呢?在指導學生進行運用實證的研究方法中,教師是否就能夠做到“輕車熟路”呢?大量的教育事實說明,許多中職教師仍是“茫然、力不從心或純粹經驗性”,這原因的關鍵也在于中職教師缺乏基本的教育測量與評價能力素養。
提高中職教師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進行。目前,盡管各層面進行了各種努力,但仍然存在諸如上述文字提到的相關問題。如何提高中職教師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成為當前值得研究的課題。
三、加強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的途徑
(一)開設相關培訓課程
為有效提高中職教師在教育測量與評價方面的素養,可以開展一些相關的培訓課程,如通過 “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評價概論”等專業課程的學習能夠幫助教師全方位地了解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內涵。并掌握具體實施的方法,在進行培訓的時候要注意保證一定的課時,確保培訓課程實施的實效性,以克服現實中開設此類課程的形式化、無實際成效等現象。并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幫助中職教師了解如何處理具體的問題、在進行培訓的時候可以讓一些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參與,用其教學中的實例作示范,給受訓教師一定的啟發。促進教師更快地掌握教學策略和評價的方法,并逐步積累豐富的經驗。
(二)開展豐富的教研評價活動
要全面提高中職教師教育測量和評價的能力,學校可以開展告種豐富多彩的教研教育評價活動,以幫助教師培養這方面的素養。畢竟單純的理論學習無法真正提高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得到切實的進步,所以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增加此類活動,模擬一些真實情境,讓教師嘗試在情境下進行各種教育測量與評價活動。例如可以讓教師練習如何通過檔案內容評價學生,如何通過課堂的行為來判斷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問題。如何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等。教師們在一起相互交流學習,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幫助中職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各種評價方法,有效提高自身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素養。實際上,中職教師教育測量和評價素養提升的問題不僅僅表現在方式方法的科學性、持久性方面,也表現在具有引領力的內容方面。素養提升不是單一的和局部的提高工程.而且是需要進行立體化設計的事情。
(三)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鼓勵教師多反思
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技能外。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多反思,多思考也是中職教師提高素養的一個途徑,“以人為本”思想已成為現代教育教學評價的理論基礎。作為肩負著教育職責的中職教師,應能力求改變過去的那種篩選、否定式的結論性評價模式,在關注“讓一切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發展的課程目標的前提下,通過積極、肯定、帶著賞識的評價方法,促使學生產生進取的動力、促進學生的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信心。有人曾應對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提出在教育評價觀上應能實現六個轉變:(1)教育評價目的從“選拔”轉移到“發展”;(2)教育評價方式從“他評”轉移到“自評”;(3)教育評價的客體從“智育”轉向“五育”,從“產出” 走向“效率”;(4)教育評價的標準從“相對標準"轉移到“絕對標準”與“個體標準相結合; (5)教育評價的方法與手段從定性與定量的分離走向兩者的結合;(6)教育評價結果的解釋從“武斷”走向“靈活”。這些評價觀仍適合于當前中職課程改革實踐。
如果教師頭腦中并未樹立正確的教育測量與評價觀念。那么在教學的時候必然南轅北轍,無法真正做好工作。由于教師在進行測量與評價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主觀的情緒。很容易導致評價的結果發生偏差。所以教師要不斷在自己的觀念上進行內化。糾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和觀念。常思考,多反思。若能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更能加深對教學案例等的思考記憶,持之以恒,必能把經驗的“點”連成“線”,鋪成“面”。這祥才能真正做到客觀地進行教育測量與評價,真正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起到推動作用。
四、結論
教育測量與評價在中職教育教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職業教育發展及改革的大背景下,合理地進行教育測量與評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情況,更好地幫助學生取得進步。若要讓教育決策制定更加合理,讓中職學生的發展更加迅速,那么就必須進行科學的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可通過開設相關培訓課程并舉行豐富多彩的教研評價活動,樹立正確的評價理念,鼓勵教師多反思等方式促進中職教師更好地提高自己教育測量和評價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丁豐朝.關于教育測量與評價[J].貴陽師專學報,1994(3):63-68.
[2]袁志蘭.當代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素養[J].學周刊,2015(12):85.
[3] 陳雷.計算機教學測量與評價方法初探[j].現代交際,2015(6):213.
[4]林忠章.教育測量與評價能力是現代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繼續教育研究,2008(9):69-70.
作者簡介:
張婷婷,1994年9月—,女,漢,廣東深圳,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學方向,作者單位:坪山高級中學,單位所在地:廣東省深圳市,單位所在地郵編:5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