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 虛擬演播室系統將計算機技術、色鍵摳像技術等融為一體,通過虛實結合,前景置入與虛擬錄制、常規錄制相結合等原則和功能,實現了虛擬布景、真實人物的緊密結合,對于提升電視節目品質極為有益。文章在概述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的基礎上,重點從場景制作、應用要點等方面論述了其在城市電視臺的應用。
關鍵詞 虛擬演播室系統;城市電視臺;場景制作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8-0064-02
虛擬演播室系統圍繞了虛實結合的原則,集合了計算機技術、色鍵摳像技術等,具有高清實景直播與錄制等功能;與虛擬演播室設備連接,能通過前景置入與虛擬錄制、常規錄制等功能,將虛擬布景、真實人物緊密結合,最終提升電視節目品質。但在實踐中,場景制作等技術專業性要求高,面對攝像機定位、摳像等問題,還需加強經驗總結與摸索性調整,促使虛擬演播室系統的成本節約、動畫特效等作用最大程度發揮。
1 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概述
1.1 系統介紹
系統配置涉及高清攝像機、高清切換臺、VDI打碼、DVP網格識別,以及機械傳感器、搖臂機紅外追蹤裝置等。攝像機輸出信號經過VDI打碼后,輸入至切換臺,供DVP識別機位,最終經過網格控制,輸入至HDVG渲染圖像工作站,實現虛擬背景、機位的關聯。母線輸出后,由高清切換臺分配視頻,一路當作前景信號,輸入至HDVG延時卡;一路輸入至DVP設備,識別攝像畫面網格,收集鏡頭、攝像機動作參數實現定位追蹤。與此同時,機械感染器、小紅外傳感器會將收集到的鏡頭與攝像機參數,輸送至HDVG實現定位追蹤。延時卡輸出背景與前景信號,以及MATTE信號,經Ultimatte高清色鍵器處理,合成一路視頻信號,輸送至矩陣、切換臺。
調配演播室系統后,即可展開虛擬植入技術操作。直播節目中的虛擬植入操作,是指在節目畫面上,按照節目制作要求等,適當加入虛擬人物與物體等前景,達到強化舞臺效果,豐富節目色彩的作用。可借助HDVG渲染、機械跟蹤接攝像機位等方法調整播出平臺,通過對演播室實景、虛擬前景的平行線性重疊,形成一路包裝信號,最終輸送至切換臺切換后播出。
1.2 系統亮點
基于定位跟蹤系統角度分析,其結合了小紅外傳感、機械傳感與網格識別跟蹤等現代化的跟蹤傳感定位技術,虛擬錄制要求展開合理搭配與結合。首先是網格識別跟蹤技術,具有定位便捷等優勢,借助DVP、網格即可實現系統的定位機位,攝像機無需配備跟蹤設備,機位跟蹤成本明顯降低。攝像機拍攝網格局部,即可為DVP生成攝像機水平與俯仰、鏡頭變化等跟蹤參數提供參照,經過網格輸送HDVG,最終關聯場景、攝像機定位。
其次是機械傳感器設備,需要在鏡頭、攝像機云臺安裝,可時時跟蹤到攝像機俯仰運動、聚焦與變焦等活動數據,并輸送至HDVG。該傳感器跟蹤設備,具有全方位獲取跟蹤參數的優勢,對網格傳感使用的局限與不足進行了補充,適用于大型晚會的節目效果制作。
最后是小紅外傳感裝置,使攝像機移動拍攝成為了可能。借助安裝在藍箱左右方向的紅外線攝像頭,交叉捕捉、計算紅外發射器信號,即可實時獲取搖臂攝像機在各個方向的運動變化數據,最終輸送至HDVG,尤其輔以網格數據,共同實時定位移動攝像機。
2 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在城市電視臺中的運用
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的應用,可制作逼真的節目場景,繼而強化節目效果、調高節目制作效率與節目質量。輔以攝像機實時跟蹤裝置等先進技術,可強化機位快速定位,以及自由移動拍攝等功能。除此之外,系統節目創作方法多樣化,能夠為電視臺節目提供創作素材,突顯節目錄制主題與內容等,繼而加深受眾的印象,最終提高節目收視率。
2.1 場景制作
應用演播室系統,需輔以3D?Designer軟件技術完成,或是輔以Softimage、Maya等創作圖文模型,軟件導入后,能夠提高場景制作成效。首先打光建模貼圖,在貼圖上經過烘焙等操作,融合燈光貼圖信息,設立為3D?Designer可識別的wrl文件。其次在制作場景時,合理設立XYZ中的位置,將場景XYZ值設為零。同時應嚴格規范所創設物體層次序,防止場景創建出現錯亂與遮擋等現象。將制成的虛擬場景導入到3D拓展編輯器Editor中編輯,實現實景與虛擬景的視頻開窗、覆蓋與疊加。最后進行主持人站位測試,測試達標后保存模板,節目播出時,調用模板即可播出。
2.2 應用要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電視節目制作效果的要求逐漸提升;對此,為增強節目效果與競爭力、吸引力,演播室系統的應用越發頻繁。無論是在日常節目中,或是在直播大型晚會中,都可以按照節目制作要求,適當添加虛擬內容。鑒于演播室系統,屬于新型節目制作技術與錄制方式,對編輯、技術人員、主持人等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與配合度要求高;對此,需要明確掌握的虛擬演播室系統的應用要點,摸索性完成流程化錄制。總結錄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施以針對性處理措施,最終實現節目質量的持續改進。
基于攝像機定位角度分析,攝像機定位成效直接關乎節目效果。將主攝像機垂直正對藍箱網格,可發現定位數值間的差異性,定位數據差距越大,場景位置與主持人站位就會越紊亂。實踐證明,并將主攝像機放置中間,放置在中間偏右0.5m處,主攝像機與藍箱網格間,存在一定傾斜角,發現場景位置紊亂、主持人站位不精確等問題可以有效規避。標記斜對位置,移動攝像機后,可及時規范放置,避免下次不必要的調試。
基于設計步驟角度分析,應圍繞演播室系統特征等,合理設計節目錄制流程,以及主持人站位、機械位置等,并對設計步驟及時存儲。設計定位對降低節目錄制工作量、減少錄制時間、提高錄制質量等有著重要意義。演播室錄制節目內容多元、形式多樣,如訪談類、專題類、直播類等,需要機位快速定位,以及能夠移動自由拍攝,這些在步驟設計中都需要加以考慮。節目錄制對系統穩定性、渲染效果、傳感精度、場景制作能力等功能要求高,應積極借鑒其他產品成功的步驟設計案例,繼而提升節目場景虛實結合制作的成效。
基于主持人站位角度分析,主持人配合對節目錄制意義重大,作為節目錄制關鍵人物,為確保主持人動作、虛擬場景變化的統一性,需要工作人員按下軟件操控鍵,與主持人按下遙控器步調一致,及時控制虛擬場景動畫,如上下視頻、開窗等動畫。這就需要工作人員與主持人間多磨合,確保電視臺節目實際錄制的一次性成功率。
基于摳像角度分析,對主持人的著裝有著明確規定,當服裝顏色較淺,或是反光的配飾,會引起藍箱反光等現象,增加了后期反光處摳除的工作量,同時影響整體節目效果。為規避藍箱反光情況出現,除規定主持人著裝外,還需加強對燈光亮度的控制,避免主持人衣服顏色受燈光亮度影響,而出現變色的情況,如玫紅色、紫色衣服變成灰色,從而減少藍箱反光情況,解決摳像問題。針對主持人衣服變色問題,可通過調節Flsre的Gate2、Gate1/3旋鈕,使主持人衣服顏色,變為正常顏色,提高節目錄制的整體協調性。在節目錄制中,會出現藍色地膠、藍箱間的色差問題,使節目錄制效果突兀,同時影響摳像成效;對此,需要清理藍色底膠上的灰塵、雜物等,并嚴格要求禁止主持人穿高跟鞋入藍箱。
基于燈光角度分析,應用演播室系統時,藍箱內燈光均勻布置尤為關鍵,繼而滿足網絡識別、傳感定位,以及摳像效果等方面的要求。通常在系統運行時,主持人前地下燈光,會使用熱光源散熱燈,這對于搖臂攝像機的紅外跟蹤、紅外信號識別產生了較大干擾。確定燈光的故障原因外,將熱光源散熱燈換成了三基色冷光源,攝像機的影響降低,外跟蹤丟失現象得有有效規避,節目錄制成效顯著提升。
3 結論
科學技術進步,帶動了虛擬技術發展的步伐。作為社會發展熱點,虛擬技術在城市電視臺的應用優勢越發突出,其中虛擬演播室系統的應用最為頻繁,技術穩定可靠且經濟高效。虛擬演播室系統可營造出虛擬道具與背景,同時可與節目實景相結合重疊,繼而豐富節目內容,提升節目品質,增加節目的感染力與生動性。
參考文獻
[1]謝建啟.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在城市電視臺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3):86.
[2]姜悅.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在城市電視臺的應用[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5(3):163-164.
[3]田蕾.安慶廣播電視臺高清虛擬演播室的設計與運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5(8):169-170.
[4]趙學勵,王琨.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在城市電視臺的應用[J].電視工程,2014(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