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
摘 要 信息化時代,數字圖書館已成為傳統圖書館的延續和有益補充,它在信息存儲、傳播和資源共享等方面有著傳統圖書館無法比擬的優勢。目前,欠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發展相對滯后,在“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大力普及的背景下,轉變觀念、另辟蹊徑來促進欠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突破發展瓶頸、滿足群眾需求的可尋之法。本文旨在通過對欠發達地區數字圖書館的調研,探尋欠發達地區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數字圖書館 欠發達地區 發展 前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的信息需求量越來越大,信息傳輸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傳統圖書館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數字圖書館作為數字化信息的倉儲,方便、快捷、無限制地為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信息,節省了時間、節約了成本,同時帶來了社會效益。發展數字圖書館對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高全民素質和推進全面終身教育意義重大。
一、數字圖書館釋義
數字圖書館就是以數字形式貯存和處理信息的圖書館,是將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等合二為一的信息服務系統。它針對有價值的圖像、文本、語音、影視、軟件和科學數據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集、組織和規范加工,不再是傳統圖書館以紙介質或其他非數字介質為存儲載體。它利用現代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將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通過國際互聯網上網服務,供用戶隨時隨地查詢,使處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戶能夠方便地使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信息。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查詢資料、獲取信息。通俗地說,數字圖書館是因特網上的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圖書館。
二、數字圖書館的優勢
數字圖書館具有與傳統圖書館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館藏建設、讀者服務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由于數字圖書館以網絡和高性能計算機為環境,向讀者和用戶提供比傳統圖書館更為廣泛、更為先進、更為方便的服務,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較之傳統圖書館具有很大的優勢。
(一)資源存儲、傳輸和共享優勢
傳統圖書館的館藏載體主要是紙質文獻,其存儲、傳輸和應用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較大。與之相比,數字圖書館“館藏”的含義已被擴展,它將不同格式、不同類型的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加以儲存,解決了館藏資源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用戶可以在自己家中、辦公室、宿舍以及任何連接互聯網的場所查詢或獲取數字信息,用戶所查詢或獲取的信息并不局限于一個圖書館,而是沒有地域限制的,可能是全地區的,或全國的,甚至全世界的。就是說,在數字圖書館時代,信息資源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并且,一本“書”通過服務器可以同時借給多個人查閱,這種便捷是傳統圖書館不能比擬的。以往圖書館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就是資料多次查閱后就會磨損,一些原始的比較珍貴的資料,一般讀者很難看到,數字圖書館就避免了這一問題。
(二)服務優勢
數字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用戶概念,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不再是僅僅集中在某個系統范圍內的用戶,新的服務方式是可以讓所有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利用計算機網路得到所有信息。也就是說,數字信息服務的用戶是全社會、全球性的。信息服務的網絡化,已經由單一的信息服務機構走向多向的信息服務,它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動態系統,實行1對1、1對n、n對1和n對n的信息傳遞方式,可以同時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數字圖書館打破了傳統服務的時空限制,變被動為主動,最大限度地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使圖書館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效益優勢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運行和維護需要大量的費用,這成為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化邁進的一大障礙,但數字圖書館仍有傳統圖書館無法比擬的效益優勢。一是時間效益,數字圖書館能夠提供快捷、全面、無門檻的信息服務,讀者足不出戶即可獲取需要的信息,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二是經濟效益,聯合采編與資源共享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資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大大節約了成本;三是社會效益,數字圖書館的開放性、共享性和便捷性為提高全民素質和開展終身教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對公共圖書館社會職能的發揮是極大的促進。
三、菏澤市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現狀
(一)總體發展滯后
菏澤地區現有公共圖書館10座,服務人口950萬,10座圖書館每年都有財政補貼支持,基本保證了圖書館的正常業務開展。2017年調查數據顯示,僅有菏澤市圖書館一家建有數字圖書館,各縣區圖書館均未建設數字圖書館。
(二)硬件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菏澤地區公共圖書館硬件設施已具備一定水平,計算機終端數、數字化設備等已達到一定數量,信息化程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對于推動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其他相關重要設施,如物理服務器、RFID系統、無線網絡等除菏澤市圖書館外,其他圖書館基本沒有配備。
(三)軟件建設處于低水平
如表1所示,菏澤地區公共圖書館在軟件建設方面還存在較大缺陷,除菏澤市圖書館建設有比較完備的應用和管理軟件系統之外,其他圖書館僅有個別配備了辦公自動化軟件,信息化管理、服務仍處在低水平階段。
(四)資源建設缺乏可持續性
從表2可看出,當前菏澤地區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仍很薄弱,數字資源總量少,且資源配置極不均衡。已經購置的數字資源在后續發展中存在嚴重不足,調查顯示,除一次性購置的數字資源之外,各圖書館每年新增的數字資源購置經費均為零,也就是說沒有經費運用于數字資源的維護與更新。
(五)人才隊伍短缺
菏澤地區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共209人,中、高級職稱人數占到從業人員總數的59.8%,比例并不低。但現有從業人員多由文化系統事業單位改制而來,學歷水平參差不齊,只有9人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各縣區圖書館從業人員多為本科以下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占相當比例,這為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推廣增加了難度。
(六)讀者需求旺盛
筆者通過對讀者問卷調查發現,當前,數字閱讀已成為菏澤地區讀者主要的閱讀方式之一,在面對相同內容的傳統資源和數字資源時,超過六成的讀者選擇數字資源。數字資源方便、快捷、省時、高效的優點得到了所有調查讀者的認同,超過57%的讀者對數字資源的需求度高或者非常高,九成以上的讀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應該大力發展數字資源,與傳統資源互補。
四、菏澤市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對策
(一)以群眾需求為發展動力
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窗口單位,一直以向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為己任,群眾需求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出發點與準則。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群眾對于數字圖書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是當前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務。將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來,是政府部門對文化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的必要一環,這將直接促進數字圖書館的發展。
(二)資源共享打破傳統圖書館發展瓶頸
數字圖書館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信息資源的網絡化檢索和資源共享。以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技術保障。圖書館在通過計算機網絡向其他館和用戶提供遠程服務的同時,也可以通過網絡接受另一個圖書館的服務。這種不受時空限制,遠程利用其他館文獻資源的服務方式,使傳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空間和服務空間得到了拓展,全球資源共享已成為現實。欠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當前面臨的發展難題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資源購置費用無法保證,因此,應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充分利用館際間的資源共享進行信息資源的互通,明確各自的館藏結構和館藏重點,切實加強資源建設的針對性、實用性和適時性,努力建立共享體系。這種分布式共享體系既能避免重復采集和收藏,有利于調動各館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文獻的保障率和館藏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滿足群眾對信息的需求,促進圖書館事業邁向新的發展。
(三)開放辦館,創新發展模式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給圖書館的發展運營帶來了很大的啟示和挑戰。在大數據平臺下,圖書館的發展運營方式必須進行調整和創新,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要求。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運行引入社會力量是社會發展的選擇,也是政府鼓勵支持的結果。公共圖書館應轉變政府一手包辦的單一發展模式,創新運作方式,向聯合辦館的方向發展,廣泛吸收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的發展與運作。這樣既可豐富辦館經費來源渠道,又能及時滿足社會各層面的文化要求。志愿者服務、社會捐贈、法人治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政府購買服務、館店一體和多方共建等模式都是可供嘗試的思路。
五、結語
數字圖書館是傳統圖書館在信息時代發展的延伸與有益補充,有著傳統圖書館無法比擬的優勢。對于欠發達地區來說,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優勢與困難并存,只有統籌規劃,加強合作,克服困難,取長補短,才能真正發揮數字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為定陶區圖書館)
參考文獻
[1] 嚴安.數字圖書館的成本效益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1).
[2] 張德云.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現狀探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 (S1).
[3] 王東芹.數字圖書館及其發展的困境[J].現代情報,2004(4).
[4] 張會田.泛在知識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發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
[5] 馬松濤.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初探[J].現代情報,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