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俊杰 徐水 劉邦凡
摘要:推進四川省軟件業發展,要從三個方面著手:提升軟件業創新能力,增強骨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提高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智慧城市”,轉變軟件服務模式。
關鍵詞:四川省;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子信息產業
一、四川省軟件業主要指標發展態勢分析
(一)四川省軟件業務收入態勢
2005年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企業數量從177個增長到1461個,2014年是2005年的8.2倍,自2005年開始四川省軟件業企業數基本呈增長趨勢,漲幅不均,2011年以前受企業基數小影響,2011年后該省信息軟件業蓬勃發展。
軟件業增加值合計突破7000億元,2005、2014年分別為62.6898、1895.56億元,2014年是2005年的30.23倍,每年平均保持2.924倍的增長,業務收入自2005年以來一直持上升趨勢,2009年到2011年增長較快,2011年以后增長速度下降。
(二)四川省軟件業出口收入態勢
2005年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突破70萬億美元,2005年、2014年分別為2400萬、159396萬美元,2014年是2005年的66倍,每年平均保持了6.5倍的增長,除2010年,其余各年均保持增長態勢,2010年前漲幅不均,2010年后趨于平穩。2014年為“波峰”。
軟件業務收入是三種出口業務中最高的一種,2005年、2014年軟件業務出口收入分別為2010萬、133263萬美元,2014年是2005年的66.3倍;軟件外包服務出口收入相對較少,2005年僅為390萬美元,最高年份是2009年,為35267萬美元;嵌入式系統服務出口收入最低,2005年為64萬美元,2007和2008年均為0萬美元。除嵌入式系統服務之外,軟件業務和軟件外包服務出口收入增長趨勢和出口收入總值基本一致,呈波動式增長,2011年以后迅速發展,嵌入式系統服務從2009年開始出現增長率。
(三)四川省軟件業利潤與投資態勢
2005年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利潤收入總額突破1000億,2005年和2014年分別為2.7346、279.8245億元,2014年是2005年的61.38倍,每年平均保持11倍增長。2006年增長率最高,達237.37%。四川省軟件利潤收入增長率波動大,整體增長平穩,說明該省軟件業步入穩定發展時期。
有關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始于2009年,2010年較之2009年減少了173倍。2010年后固定資產呈“峰式”波動,這說明四川省固定資產投資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形成獨有的投資模式。
(四)四川省軟件業稅金態勢
本文“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簡稱“稅金”
2005年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稅金總額合計突破194億元,2005年、2014年分別為6982萬元、72.18億元,2014年是2005年的103.37倍,平均每年保持10.24倍的增長。除2010年之外,四川省稅金一直呈增長趨勢,后期增長率波動較大,2013年為“波峰”,增長率為392.59%。
10年間增值稅總額為1378920萬元。2005年增值稅為22197萬元,2014年增加至492876萬元。2014年是2005年的21.51倍,平均每年增長2.22倍,增值稅的增長率一直在規律性波動,自2012年以來增長率才出現持續增長的趨勢。
四川省軟件業所得稅2005年為5365萬元,到2014年增長為32.98億元,是2005年的61.47倍,平均每年增長6.18倍,2009年、2011年、2013所得稅出現降低。
(五)四川省軟件業資產態勢
對“年末所有者權益”和“年初所有者權益”分別簡稱“年末凈資產”和“年初凈資產”。
資產、負債與年末、年初凈資產從2006年開始統計。2006年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資產合計突破2000億,九年間資產合計累計達到7931.4445億元,2014年資產是2005年的104.76倍,平均每年增長10.38倍,資產增長率最高在2007年,有1526.47%,之后回歸正常水平緩坡狀。綜上所述,四川省軟件業近年發展較快,行業形勢日趨穩定。
負債合計從2006年的105.9722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972.3979億元,2014年負債是2006年的9.17倍,負債合計增長率并不規律,在2007和2013年為峰值年,最低值出現在2008年。
年末凈資產在九年間從106.0137億元增長到1248.4467億元,2014年是2006年的11.78倍,平均每年增長1.08倍,和資產合計一樣,年末凈資產的最高值出現在2014年,年末凈資產增長率呈波浪式發展。
年初凈資產2006年僅有77.6101億元,到2014年為增長到420.8283億元,2014年是2006年的5.42倍,除2008年的影響之外,2009年之后四川省軟件業年初凈資產保持了相當平穩的增長,但在2013年出現下降趨勢。
(六)四川省軟件業主營業務成本與研發經費態勢
研發經費的統計始于2007年,僅有6.8796億元,2014年是2007年的25.17倍,平均每年增長2.42倍。從2010年開始研發經費保持增長趨勢,但增長率還處于波動階段,但波動幅度不大,研發經費較之以前大幅提高,說明四川省重視軟件研發,研發經費的增加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四川省軟件業的發展。
(七)四川省軟件業從業人數與薪酬態勢
2005年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從業人數從2萬多人增長21萬人,較之上述其他指標,保持了穩定的上升趨勢,其增幅相對于北京等地是比較明顯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稅金的大幅度提高,從業人數持續穩定發展,說明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四川省軟件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
隨著軟件業的發展與就業人數的提高,四川省軟件業薪酬從2005年的6.3496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38.1027億元,2014年是2005年的37.5倍,保持平均每年的3.65倍的增長。2009以前四川省軟件業應付薪酬總額一直持續增長,2009年以后呈波浪式發展。
人均薪酬方面,2005年四川省人均年薪僅有2.47731萬元,到2014年四川省軟件業從業人員年薪平均有10.93569萬元,是2004年的4.41倍。與應付薪酬總額一樣,人均薪酬在2009年一直持續增長,2009年以后呈波浪式發展。
二、四川省軟件業發展對策分析
進一步推進四川省軟件業發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升軟件業創新能力,增強骨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川省在軟件業創新上,效果顯著。不僅有通服、九州集團等中國百強企業;也有三泰電子、金山、西山居等10家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發展企業。四川省仍需在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提升上發力,具體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繼續建設信息基礎設施。二是加強關鍵軟件的開發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信息應用系統。
(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提高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方面,以“中國軟件城”建設為基礎,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不同城市特有的軟件產業園區或產業基地。以產業園區為核心,輻射周邊地區軟件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扶持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業態的發展。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才能做強做大軟件產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建設“智慧城市”,轉變軟件服務模式
在公共服務系統方面,結合“智慧城市”等建設,大力推進在電力、交通、國土、教育、醫療、社保、物流等方面的應用,構建公共信息服務系統。另外,繼續拓寬軟件服務市場,大力創新服務模式,促進網絡信息技術與服務模式融合,推進信息服務的商業計劃運營。
參考文獻:
[1]工信部運行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年鑒(2005~2014)[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2016.
[2]牟銳,閔連星.產業轉移背景下四川軟件產業發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9).
[3]董世梅.逐夢11年年均增幅30%[N].四川日報,2012-07-09.
[4]曾小清.英特爾“曲線”發展軟件產業[N].四川日報,2010-03-30.
*基金項目:河北省人才工程培養經費資助科研項目“信息技術與非正式組織治理研究”(A2016001128)。
(作者單位:栗俊杰,燕山大學河北新型智庫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徐水,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劉邦凡,燕山大學河北新型智庫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