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朝霞
摘 要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密切的聯系。本文主要從實際的角度出發,提出核心能力是企業制定財務戰略的基礎,然后從兩方面來協調財務短期計劃與長期戰略之間的關系,同時對企業財務戰略與多個部門間的職能戰略提出原則性的協調意見,以及平衡積分卡在企業財務戰略化管理中的優勢。
關鍵詞 財務管理 財務戰略 平衡計分卡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管理的質量關系到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關鍵所在。因此,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化社會中,企業需要注重并加強財務的戰略化管理,不斷提升企業戰略化管理的質量與效率,獲得最佳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一、企業財務戰略發展目標與核心能力的確立
企業在制定財務戰略目標的過程中沒有結合企業整體化的發展戰略,或者說企業的整體戰略沒有建立在自己的競爭優勢上,從而導致企業的財務戰略目標不合理、不科學,因此穩定性相對較差。其中,由于核心能力是一個企業獲得長期盈利的源泉,是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的根本競爭優勢。另外,理論上企業核心能力是將企業進行一定的組織,然后看成是業務單元、核心產品以及核心競爭力三者的組合,在這個關系之中,核心競爭力是處于企業的最底部,因此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使業務單元獲得更加持久的發展,獲得更多的收益,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想有效識別核心能力,首先要進行SWOT數據分析,這樣就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和掌握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而依照制定的標準有效明確企業自身的核心能力。
第一,核心能力要具備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說可以源源不斷地創造新產品,從而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更大的潛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核心能力需要具備一定的獨特性,這樣在競爭當中就難以被對手模仿或抄襲,保持了自身的競爭力。
第三,核心能力可以在顧客實現自身價值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因為核心能力是一個企業保持自身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所以基本是長期不變的,所以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財務戰略發展目標可以說是科學、合理的,而且相對穩定。
二、財務短期計劃與長期戰略的協調性
企業在財務戰略管理工作中面臨一個重要的難題,就是如何有效協調財務在短期計劃與長期戰略上的關系。其中,企業在財務戰略方面不能過于程序與具體化,同時也不能與短期財務計劃有過于緊密的聯系,這樣是為了有效避免財務戰略管理更好地進行日??刂拼胧沁@違背了企業戰略管理的最終目的;另外,企業財務戰略不可以沒有實質性的東西,短期財務計劃沒有較好的聯系,過于模糊,造成財務管理不具有很強的執行性。要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把財務戰略分為發展中心和利潤中心兩方面
在現代化社會中,為了更好地配合企業的戰略發展,在財務戰略的制定上需要將發展的重點一分為二。其中,以發展為中心的財務戰略主要是對企業的戰略發展計劃起到一個協助實現的作用;而以利潤為中心的財務戰略主要是對企業的戰略運營計劃起到一個協助實現的作用。由此可見,這主要是根據與企業日常經營關系的不同程度來制定有效的財務發展戰略,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企業在財務方面短期計劃與長期戰略的關系協調。
(二)把財務戰略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個子規劃系統
對一個企業而言,要想避免或減少由于財務戰略過于空洞而引起的發展戰略難以制定或者過于具體化造成的短視現象,所以企業可以在財務上的短期計劃與長期戰略之間搭建一個橋梁,那就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中期財務規劃。在財務管理方面,長期戰略是企業戰略規劃系統最關鍵的部分,因此可以有效指導短期與中期的戰略發展,但是它的制定應該建立在企業核心能力與未來環境的長期與全局性的考量基礎之上,然后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提出方向性與原則性的發展目標;而中期計劃則是結合長期戰略規劃,在有效分析企業近期的發展環境的前提下,對企業近幾年的發展提出具體化的財務規劃,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長期戰略的近期具體體現;最后,短期戰略規劃可以說是對中期財務規劃的進一步分解,例如年度預算,是對企業短時間內的一個具體化的發展計劃,通常是運用具體財務指標對目標進行描述。因此,從本質上來說,短期計劃是一種運行和控制系統,與長期、中期的戰略規劃具有不同的性質。
三、協調好財務戰略與企業多種戰略間的關系
對企業而言,資金活動位于企業中每個職能部門當中,但是企業要想使資金獲得有效、均衡與長期性的配置與流轉,財務戰略就需要積極配合企業其他多個部門的職能工作。但是,在這個環節中,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方式嚴重影響了部門間的團結協作,造成各自為政的局面。
(一)建立戰略協調組織,指導企業的職能戰略開發
戰略協調組織的成員主要是來自需要協調部門的各個職能部門代表,這樣有利于促進企業不同職能部門間的交流,充分調動不同職能部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推動了發展戰略的實施。
(二)由高層管理人員負責不同職能戰略間的協調工作
這種由高層管理人員對職能戰略進行協調的方法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因此有利于戰略的貫徹落實,然而,由于企業各個職能部門的主要管理人員無法參與到企業戰略協調的工作中來,所以在積極性與創造性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最終造成企業戰略管理的程序化和官僚化。
(三)遵守職能戰略協調的基本原則
第一,企業職能戰略的制定應該由本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執行,因此不能由企業進行統一化與單一性的制定,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不同職能部門在戰略規劃上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有效避免多個部門間的沖突。
第二,因為不同的職能部門相互之間具有不同的關聯度,因此就需要對那些需要協調的職能戰略進行整合。這主要是由于實現所有職能戰略的協調統一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第三,除了高層管理人員可以制定企業的整體戰略之外,企業某一職能部門在計劃制訂上不可以包含其他部門的職能活動,這樣有利于企業不同職能部門間的權責劃分,最終保證企業整體戰略的有效執行。
第四,企業不同的職能部門在戰略計劃的制定上不應包含過多的細節,而應該只抓住主要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企業多個職能戰略發生的沖突,還可以使戰略協調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關注最重要的企業發展問題。
四、協調好戰略評價中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間的關系
在企業日常經營中,平衡計分卡可以實現先導性、財務性指標與財務滯后指標的有效結合,從而得到企業的平衡績效,有效防止企業戰略執行的科學與合理性。其中,平衡計分卡的主要任務是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套非財務和財務關鍵的成功因素以及績效指標。可以說,關鍵的成功因素可以對企業成功、擅長的戰略因素進行定性化的描述;而關鍵的績效指標則可以對最重要的成功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由此可見,平衡計分卡可以將非財產與財產指標有效結合起來,因此具有獨特的優勢。
第一,非財務指標相對財務指標提供的部分歷史滯后性財務信息,它可以為企業提供未來發展的先導性資料信息,同時這有利于企業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從而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變化,最終使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獲得最佳的發展空間。
第二,從某種意義上講,非財務指標是企業財務指標的源泉,非財務指標不單單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定量的信息,還可以提供大量定性信息,所以就能夠讓企業的管理人員真正看到問題的所在。
第三,非財務信息在企業運行中包括外部信息與內部信息,所以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外部趨勢與內部業績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比較。
五、結語
在現代化社會中,財務的戰略化管理需要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首先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戰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核心能力的基礎,逐步實現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目標的穩定性與合理性。在企業財務管理實踐中,確立企業財務戰略發展目標與核心能力、協調財務短期計劃與長期戰略、協調好財務戰略與企業多種戰略間的關系、協調好戰略評價中的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間的關系。
(作者單位為天津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 任淑敏.論企業財務戰略管理與企業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1 (09).
[2] 李婷雷.淺談財務戰略管理評價[J].商場現代化,2010(04).
[3] 吳禮飛.論財務戰略管理與企業發展[J].財經界(學術版),2010 (04).
[4] 王穎,劉巖.淺議企業財務戰略管理[J].會計師,2010(08).
[5] 賀勁松.簡析企業財務戰略管理[J].中國總會計師,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