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孟杰 賴守亮
摘要:伴隨著現代科技環境和文化背景的改變,微表情符號的創作主體也逐漸拓寬了視野,除了最初的創作動機是作為一種代替網絡“臨場缺失”的身體符號語言外,還出現了很多娛樂性的、商業性的、探索性的多元化內容。
關鍵詞:表情符號;影像文化;網絡;跨界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1-0028-01
一、前言
英國后現代消費文化理論家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解釋說,后現代社會的動力是以影像和符號為主要特征的消費,這種消費已經引起了政治與藝術、文化與生活、學術與世俗問的消解。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愛使用微表情符號,逐漸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審美化、娛樂化的符號消費趨勢,并導致網絡符號消費與現實商品消費緊密相連。
二、網絡影像:“DIY”創作滿足視覺欲望
在后現代理論中,利奧塔(Lyotard)有一個著名的二分法思想,他將通常意義上的現代和后現代的二分定義為“圖像的和話語的”二分,亦即現代是以理性思維的話語為中心,而后現代則與感性的欲望相對應,是以感性的圖像和影像為中心,“全民DIY”創作模式則成為典型代表。
在網絡化的自媒體時代里,求異心理使人們更加傾向于創作帶有符號標簽的個人物品,而這種別具一格、不落俗套的創作方式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全民DIY”。這種創作模式讓人們在個性選擇的同時,享受到了最大的資源共享,并融入每個人的智慧、熱情和知識,DIY作品正是借助物體的重組來解釋其中神秘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4月19日,美圖秀秀的移動端用戶總數達到2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100萬。而旗下的表情工廠這款主推個性化表情制作的軟件,在2013年7月上線不到48小時時間里迅速登上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的位置。
同時,截止到2015年4月19日,表情軟件“MYOTSB臉萌”的下載量突破3000萬,日增300萬人刷臉。表情軟件的持續走紅證明在消費社會中,生活本身已經成為一種形象商品,展現為景觀的龐大堆積。網絡傳播的影像化促成上網活動成為一種感官消費,網絡中活生生的形象使人們的視覺欲望得到了滿足。
換言之,物體變為虛擬空間時代的圖騰,誘惑影像的誘惑力表現為網絡傳播過程中動感無窮的符號表現和色彩斑斕的影像誘惑。而當身體符號與一些人們所熟悉的圖像進行疊加的時候,就會產生場景意象構成的互文效果,通過DIY形式一個個新的圖景被創作了出來。
三、身體符號:“前衛藝術”的服務性目的
藝術的魅力在于被大眾所接受,我們需要推崇一大批市場服務性的藝術以有效地配合經濟與科學的發展,也需要保護創新意識的引領者;我們需要有一定比例的“陽春白雪”,但更加需要大量的“前衛藝術”。微表情符號的消費本身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身體符號的無所不在也強化了人們對于身體的裝飾和塑造。
據統計,全國3億左右年輕人(15-30歲)中有70%的人群都注重產品的前衛性。微表情符號作為一種前衛元素,迅速被嗅覺敏感的時尚界打造為新興寵兒。在iPhone6剛推出時,時尚界的老佛爺Karl便推出自己品牌專屬表情符號App,并拿他和愛貓Choupette當符號創意。因Karl時尚金牌加持,這一系列的表情符號變得大紅大紫。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3月,Google利用它龐大的搜尋引擎與分析技術,徹底搜刮了分散在網絡上的關鍵字、圖片和網頁瀏覽等種種資料,把看似無關的數據加以科學化整理。并且點出了2015年網絡鄉民春夏流行的關鍵趨勢居然是印制可愛幽默表情符號的褲裝,理由是它深受大眾喜愛,毫無性別、年齡違和感。2009年,鄂爾多斯邀請了靳與劉設計深圳公司為其做品牌設計。靳與劉設計深圳公司考慮了原來LOGO不夠簡練,造型過于復雜,難于記憶的因素,所以在新的LOGO設計中融入微表情符號的設計形式。新LOGO僅僅用三個簡單的符號就代表了面部最主要的特征(眼睛、嘴和臉),且它的造型簡練使得人們非常容易記憶,給消費者的感覺更加時尚、更加國際化,有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
此外,來自英國的安全軟件廠商Intelligent Environ-ments也表示,它們的安全軟件可能很快可以允許用表情符號來作為PIN碼。依據記憶專家的研究成果顯示,人的大腦可以更好地記憶圖片,基于44個非重復的表情符號制作的PIN碼有著3498308種獨特的排列可能,其安全性能超越傳統PIN碼的480倍,表情符號密碼的使用會使黑客工作量加重。
此外,索尼影視動畫公司(Sony Pictures Animation)經過激烈的競標大戰,最終贏得一部完全關于表情符號的動畫電影《像素》(Pixels)的拍攝權,這部電影由艾瑞克·西格爾(EricSiegel)和安東尼·萊昂迪斯(anthonyleondis)共同編劇。在現實生活中,從職業運動員到各大品牌再到奧巴馬總統,他們都對微表情符號很著迷,所以這部電影獲取了巨大成功。《像素》的橫空出世也拉開了網絡表情符號井噴時代的序幕,它刺激了很多原本表情符號的使用者投身于創作中。
四、表情社交:受眾個性化符號消費的滿足
當今社會最需要的,既不是機器,也不是財富,而是一種個性,“個人化寫作”成為這一時代的文化生產特征。個性化的消費行為里蘊含了這樣的含義,創作主體本身具有一種成為自我主體的內在要求,所以他便把這種內在需求外化到消費客體上。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著對于自我的定位和想象,人們總是覺得自己與眾不同,這既是一種自我迷戀的心理狀態,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自我激勵的手段。在互聯網上能夠獲得虛擬世界網友們的認可,對于青年人而言就是自我價值的一種有力證明,這也是一種隱秘的表現自我、肯定自我的內在需求。所以,微表情符號的創作者通過開發各類的表情軟件和設計各種形式的表情符號來實現個人的“寫作”愿望,滿足受眾對于差異化符號的消費需求。
2015年2月21日來自《北京晚報》的一則消息稱,在羊年的這個春節,如果沒有像樣的微信表情,在微信群簡直是無法聊天,會被“90后”或者“00后”甩出幾條街。據晚報記者發現,2015年春節期間微信聊天流行“拼”表情,那種呆萌搞怪無節操的Flash表情經常在微信聊天群中跳出來,而且這種方式還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和接受,這類Flash表情大概占據了微信拜年內容的69.1%。
2015年2月,來自福布斯中文網(上海)的消息稱,表情設計師馬特格雷(Matt 6ray)和湯姆·斯科特(Tom Scott)設計了一款新的社交應用,名叫Emoji.1i,用戶將只使用那些人們有時用來表達想法或者為談話增添趣味的卡通小符號進行交流。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萬人只用表情符號注冊了用戶名。兩人的預告視頻聲稱,他們的應用將很快登陸iOS平臺,并且用戶名也應該使用表情符號,以此建立只有表情符號的社交應用。雖然這些符號不完全具備音譯結合的形式,但是卻可以起到很好的腳注作用,以此推動網絡社交更加直觀化,我們稱之為后現代的表情符號社交。
很多時候,藝術和科技,就像兩條并行的直線各司其道,但偶有交叉點的出現便會迸發出巨大的進步火花和商業模式蛻變,誰能抓住兩者的交叉點,誰便能發掘其中蘊藏的巨大商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