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萬群
摘 要 近年來,國家對紀檢監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加強紀檢監督可實現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應明確意識到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解決策略,緊密聯系當前形勢加強企業管理,在企業中營造廉潔健康的工作氛圍,進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需要加強創新,克服原有模式的弊端,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
關鍵詞 國有企業 紀檢監察 監督 工作
對國有企業來說,企業生產經營、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企改革發展和黨風建設等都涉及權力運行問題。處于監督第一線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如何把監督工作做細做實,保證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是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聚焦加強政治生態建設抓監督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黨內監督,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保障。
第一,推進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化。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監督檢查各級黨組織貫徹民主集中制、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落實“三會一課”和請示報告制度等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形成震懾、促使警醒。
第二,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緊抓責任、教育、監督和懲戒不放,以嚴抓嚴管清淤疏浚、扶正祛邪。堅持黨內參與和群眾監督雙管齊下,拓寬群眾監督渠道,不斷厚植黨內政治文化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第三,強化選人用人監督。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把選人用人情況作為監督重點,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認真做好黨風廉潔審查意見回復,嚴防“帶病提拔”“帶病上崗”,營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下”的用人環境,以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激勵國企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履職盡責。
二、聚焦“四種形態”精準運用抓監督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組織要把握政策和策略,分清“樹木”和“森林”,在科學運用“四種形態”上再深化、再實踐,切實提高監督實效。
第一,深化運用第一種形態。挖掘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處置,不讓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在提醒教育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白紙黑字、點人點事”的留痕方式,給談話增加“辛辣味”,切實達到“紅臉出汗”的效果。
第二,深化約談函詢。把約談函詢作為“柔性審查”手段,對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馬上進行約談函詢,有問題該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創新“函詢+約談”模式,通過函詢聽取被舉報人意見、了解情況,通過談話進一步核實問題,避免出現“一詢就了”“為談而談”的現象。
第三,深化紀律教育。創新紀律教育方式,用懺悔錄、體驗式參觀看守所等進行警示教育,拓展黨員干部接受教育渠道,增強領導干部學習黨紀政紀法規知識的自覺性,強化紀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將教育重點放在中層人員和重要崗位的骨干工作人員上,使教育不落“死角”,實現紀律教育全覆蓋。
三、聚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抓監督
加強對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開展監督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第一,完善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健全國有企業規劃投資、改制重組、產權管理、財務評價、業績考核、薪酬分配等規范國有資本運作、防止流失的制度。加大對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力度,定期開展對各業務領域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針對不同時期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不定期開展專項抽查,壓實各監管主體的監管責任。
第二,強化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圍繞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著眼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適時開展效能監察。針對效能監察的問題,督促被監察單位認真整改,糾正管理行為偏差,完善管理制度,優化業務工作流程,強化內部控制,嚴格落實責任,嚴肅責任追究,切實提高經營管理效益。
第三,強化資產損失責任追究。綜合運用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手段,加大對國有企業違規經營責任追究力度,嚴厲懲處侵吞、貪污、輸送、揮霍國有資產和逃廢金融債務的行為。對國有企業違紀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的,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也追究企業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
四、聚焦多種監督方式融合抓監督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積極發揮組織協調職能,探索監督融合機制,加強協同配合,構建“大監督”格局,促進監督效率、效果大提升,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與內部審計監督相融合。國企紀檢監察部門要注重收集內部審計通過績效審計,“一把手”任職、離任審計發現的一些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并將其運用于提醒談話和監督檢查中,從而有效防范系統性廉潔風險的發生。針對內部審計對于查處問題缺乏剛性措施的特點,以黨紀法規為依據,加大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問責力度,增強監督的權威性。
第二,與監事會監督相融合。當前,監事會的監督主要在事后監督,需要將工作重點逐步過渡到事前和事中監督上來。為此,可以圍繞實現紀檢監察工作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監督前移、延伸,探索將企業監事會的日常辦事機構設置在紀檢監察部門,通過辦理企業監事會的日常事務,特別是加大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行為的監督,檢查公司財務、糾正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損害公司利益行為,壓實監事會的監督責任,實現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和監事會工作的無縫對接,從而建立起紀檢監察與企業監事的融合機制。
第三,與職工民主監督相融合。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督促職工代表參與監督檢查、職工舉報監督,切實保障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要協調組織國有企業領導層、管理委員會和各監督小組等強化協同監督,充分發揮各類人員的力量,協同管理,共同監督,使人人都是監督員、事事都在監督中。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