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敬環
摘要:近年來,公立醫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目前其卻出現了較多的問題,例如醫藥費用不斷提高,導致群眾的醫療經濟負擔較大,往往難以得到良好合理的治療。因此,文章將通過分析公立醫院全面成本管理下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中所存在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加強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公立醫院;全面成本管理;醫療服務;價格管理
一、我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醫療服務成本核算不科學
醫療服務成本核算的科學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其具體表現在醫療服務價格內部比價架構不夠完善,出現有醫療服務項目的定價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現階段,我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仍舊被政府所約束,其所采取的是低水平的定價政策。該定價是比成本要低得多的福利價,既不同于根據市場競爭而產生的市場價,也不同于根據成本而擬定出來的成本價。目前,該政策已經無法充分的體現出醫療服務成本與醫療服務市場的變動情況,使得醫療服務價格難以真實準確的表現出經濟本質。
(二)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不規范
根據相關的規定,把原先集中進行收費的項目劃分為多個單獨的項目,讓收費價格項目從原先的4000多項變成了現今的9000多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不規范導致部分醫院存在有私自增添收費項目、分解項目等問題出現,而醫療服務價格也存在有政府了解不完全、人們難以問清楚、醫院無法說明白及相關部門不能查透徹的情況產生,因此,規范性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三)醫療服務按項目收費存在弊端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執行的是根據醫療服務項目來進行收費的方法,也就是說根據進行醫療服務時的各個服務項目來具體的擬定價格,病人在獲得醫療服務的過程中要逐個地對服務項目付費。該收費方法執行較為簡便,然而因為醫院收入和其所含有的服務項目數額有著較大的聯系,因此醫院往往會進行誘導需求,為其提供過量的醫療服務來獲得更多收入。
(四)醫療服務價格補償不健全
我國政府在有關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定價方面一直都處在低水平,但在醫改的不斷深化,國家給公立醫院的財務補償變得愈來愈低,且醫療服務收費難以反映出醫療服務的勞動與技術價值,醫療服務收入也遠少于醫療服務成本。因此,醫院要想繼續維持運營發展,那么可能會發生用藥與檢查的收入來維持醫院正常運營發展的問題。醫療服務價格補償制度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出現了財政補償難以滿足需要,公立醫院醫療服務行為的不規范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得醫療資源未能合理使用,增加了病人治療的經濟負擔。
二、加強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構建健全合理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管理體系
首先,健全和變革醫療服務價格決策體系,醫療服務價格決策和爭睹機構、公立醫院等多方的利益有著較大的聯系,所以一定要切實的做到合理、規范的進行醫療服務價格決策,進一步完善決策的原則,規范決策的流程,明確決策的責任。其次,健全醫療服務價格構成體系,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該深入的改善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的方法,讓醫療服務來引導價格的基準價及控制其變動的情況,需要根據醫療服務的社會平均成本、聯系起醫療服務供求的具體情況等方面來對價格做出合理地擬定于整改。應該持續的對醫療服務價格成本補償制度進行改進,在進行深化改革的同時,還要不斷地對醫療服務價格做出適當的整改。可以借助建立市場競爭機制,給各級公立醫院與醫生給予的醫療服務按照具體的等級來對價格進行合理地擬定。最后,構建完善的醫療服務價格監管體系。政府物價管理部門在監管的過程中存在有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時,行業組織應該很好的將這部分監管漏洞完善到位。醫療保險機構在監管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推廣多個方式的醫療服務付費機制來將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應該積極的建設醫療服務市場中的行業組織,將其應有的利益協調、監督管控的效用完全的施展出來。
(二)完善我國公立醫院補償制度的政策和措施
一直以來,我國公立醫院補償制度還需要進行進一步完善,因此可以通過以下三點著手進行完善。
第一、完善醫療服務價格補償制度。要適當的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整改,目前所實行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無法很好的達到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且缺乏合理的調價制度,導致公立醫院無法真實的依照醫療服務市場的變動情況來開展適當的整改。所以,構建起一個靈敏度較高的調價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確保能夠根據真實的運營狀況來實時的整改醫院服務定價。此外,還應該適當的提升勞務技術型醫療服務價格。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科學有效的對價格進行整改,提升技術型、勞務型醫療服務收費在公立醫院總收入中的占比,保障其醫療服務成本可以獲得相應的補償。
第二、完善政府財政補償制度。首先,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投入,可以通過經常性的財政補助、專項補償以及鼓勵性補償這三個方面來開展財政收入。其次,找尋并創新財政補償的新模式,促進補償制度的深化改革。公立醫院應該構建起合理有效的財政補償增長制度,充分全面的顧及到每個方面配套的改革政策、物價指數的增長及醫療服務需求的變動情況,能夠根據服務項目和服務數量來開展具體的補償。
第三、完善醫療保險補償制度。因為醫療支付金是現階段公立醫院主要的一個收入來源,所以盡可能的推動醫療保險付費方式的變革進程,促進基本醫療保障付費方式的變革,鼓勵醫院能夠用更為合適的成本來提供適當的醫療服務。充分發揮出醫療保險的社會籌資功能,從根源上去處理低收入人群沒錢進行治療的問題,并借助科學的制定付費制度,能夠高效的處理好治療費用過高的問題。
(三)強化我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的政策建議
維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深化公立醫院的變革工作。首先,要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做好新醫改后的每個投入政策,保障公立醫院不會把盈利作為經營目標,保證其公益性。其次,廢除藥品加成,廢除用藥補醫的制度,全面實行醫藥分離的做法,將公立醫院的重利做法進行規范。最后,變革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合理的設計醫務人員的配置機制,要想防范廢除藥品加成所可能會導致的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的問題發生,政府相關部門則應該根據相對的高準則來對醫務人員的工資總量進行明確,在保證低于工資總量的情況下,讓公立醫院可以自行擬定合理合規的工資激勵制度,盡可能的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
應該在保證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同時,為公立醫院保持其獨立法人的市場主體地位,嚴格的根據市場競爭的制度來開展正常的運營和發展。對于醫院服務定價這一塊,應該針對政府定價范疇與權限來開展適當的改動,盡可能的縮小政府直接定價的醫療服務范疇。此外,還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及時快速的對公立醫院醫療資源進行歸納管理。強化對醫療服務價格的監管力度,在全面管理下醫療服務價格形成的階段中,一定要形成合理高效的監管制度,而監管必須要構建在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約束制度之下,借助成本監管來達到管控價格的目的。
(四)公立醫院積極應對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改革
大力支持公立醫院的變革工作,努力提升內部科學化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應該做好醫院科學管理為重要目標,增強和基層醫療機構間的緊密聯系,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將轉診工作做到位,讓小病在基層進行治療,使得公立醫院醫療資源能夠被更為合理的利用,且可以減輕群眾的經濟負擔。此外,還應該加快學科建設的進程,盡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努力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進行全成本核算,加強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的管理,現階段公立醫院需要更新理念,加強經濟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如此可以更加真實可靠的體現出成本的情況,給醫院取得政府財政補償等方面給予關鍵的支持,保障每項補償的執行都是規范可靠的。強化醫院內部價格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還要注重對醫患兩方的合法權利的保護工作。應該將物價政策進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并將其執行到位,還要做好對醫療服務項目的成本預估工作,并將結果適時的提供給上級領導,且要盡最大可能的保護好醫患兩方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楊帆,陳丹,羅增永.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策略探討[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7(03).
[2]江再全.新醫改政策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12).
[3]潘一靜.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對公立醫院經濟的影響[J].發展改革理論與實踐,2017(08).
(作者單位:長興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