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華央
【摘 要】 財務管理是一切經濟管理的基礎,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和完善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建設已成為當前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分析和研究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中的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建設,確保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財務及資產安全運行,實現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 內部控制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要更好的發揮職能,為人民群眾服務,就必須從內部出發,通過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建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執行力、加強監督與審計等方面,來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力度,防止違規違紀的現象發展,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1.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內部控制意識淡薄。主要表現在:從領導層面來看,一些單位的領導在工作中還保持著傳統的工作方式,對內部控制特別是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不夠,不能全面、深刻的理解內部控制的作用和意義,認為內部控制只是一種“上墻的制度”,在實際執行時不能嚴格按照要求來操作,隨意修改、變通的情況時有發生。從單位層面來看,有些行政事業單位自認為原有的流程與工作方式也沒出過大問題,因此沒必要按照要求進行嚴格的財務內部控制。還有一些單位認為行政事業單位性質不同于企業,沒必要嚴格按照財務要求進行管理。這些不重視的思想觀念使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沒有充分發揮效能。
1.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是剛性的要求,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的缺失導致管理的不到位和執行混亂。一是財政支出控制不嚴。在財政事業單位中,雖然制定了經費開支的標準,但標準不夠清晰化,在實踐中仍存在實報實銷或多報的情況。在中央下發規定嚴格限制公款消費吃喝的要求下,雖然公款消費、公款旅游等行為明顯降低,但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發票上做文章,將業務招待費轉移到其他項目上報銷,或虛增招待人數來解決超標準接待。二是固定資產管理控制不嚴。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購置普遍存在著超標采購或疏于管理的問題。很多單位的電腦、桌椅等固定資產沒有全部登記,隨意處置固定資產的現象時有發生。三是財務管理監督不嚴。財務部門缺乏對業務環節的監督,導致財務與業務的脫節。一些單位仍存在管理外項目收入,私設小金庫等現象。
1.3內部控制監督不力。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明確提出必須要有確定的部門或崗位發揮監督的作用,對財政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但一方面,領導層面對內部控制的不重視導致執行缺乏力度,不能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內部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外部監督力度不到位,審計部門一般是在領導離任等重要節點進行審計,紀檢部門的巡查也是例行性的檢查,無法做到全方位、全時段的監督。財政部門主要是針對財政資金是否合法、預算是否合理、支出是否準確等問題進行監督。這些外部的監督不能從內部控制的角度進行實質性的管理,財務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更要依賴內部控制才能實現。
1.4內部控制執行力不足。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是圍繞財政預算展開的,財政預算的執行對單位內部控制的開展起著決定性作用。但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往往存在著預算過多、超預算的問題。同時因業務開展情況及其他因素,致使預算編制不夠精細和合理。
2.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
2.1增強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觀念是指導行動的基石,加強財務管理首先必須樹立和強化財務內部控制的意識。一是要提高對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單位的運行依賴于財政撥款,明確財政資金的使用既是對黨和政府負責,也是對納稅人負責。財務內部控制要貫穿于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從預算到使用再到使用后的監督,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要求內部控制的要求來執行。二是要強化培訓,提高單位領導和財務人員的內部控制觀念。要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和道德素質水平。作為財務人員,必須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鉆研業務知識,同時要提高廉政意識,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財務操作。
2.2建立完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首先要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單位的性質和開展工作的實際情況,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對單位的業務進行梳理和規范,建立適合單位特點的內部控制制度,使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工作的各個環節,防止業務和財務管理出現脫節和不匹配。其次要完善內部控制的機構設置。要通過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機構和部門,明確工作職責,使崗位之間得到平衡和相互制約。再次要落實責任追究機制。要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的身上,防止推諉扯皮或頂替等問題的發生。
2.3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監督與審計。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與審計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出發。從內部而言,要對領導層面的權利加強控制和監督,防止“一言堂”、“一支筆”。要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定期對對重大事項、重要人事任命、重大項目、大額資金(三重一大)使用情況進行隨時公示,接受干部和群眾監督。要設置專門的會計人員和出納人員,并要實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嚴格遵守財務規范。同時,要充分發揮各單位內審室的職能,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強化內控體系建設。從外部監督而言,目前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對單位財務監督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作為審計部門和紀檢部門,要通過定期、不定期,例行檢查或抽查等形式,對單位的財務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監督。同時要鼓勵廣大群眾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結 語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下,行政事業單位要更好的發揮職能,為人民群眾服務,就必須從內部出發,通過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建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執行力、加強監督與審計等方面,來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力度,防止違規違紀的現象發展,從而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 孔令玲,朱曉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管理觀察,2014(2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