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已成為歷史教育的目標,歷史教材的編寫模式也慢慢呼應這股歷史教育改革的潮流,現今教科書的圖表大量增加,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與可讀性,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已成為歷史教育的目標,我國把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作為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已有二十余年時間。本文就是以中國史為中心討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問題。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思維;歷史教育;能力培養
一、歷史思維水平評量方式
歷史學習最終是掌握思維的方法,知識的記憶不是最主要的,評價學生的方法除了選擇題之外要有多元評量的方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
(一)問題式:給出一段材料,設置多個問題考察理解過去的方法 。
(二)采用小論文式作業:讓學生去分析某一歷史現象或某一重要歷史人物,闡述個人認識和理解。
(三)觀點討論式:就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給出兩種觀點甚至多個觀點,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意見或看法。透過這些方法實現提高學生歷史思維的教學任務。清楚陳述一個歷史事實是歷史教學中第一要務,除此之外,引導學生歷史思維的教學、讓課程運作順利的教學策略和技巧,也可以活化課程的運作,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二、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分述
(一)講述教學法
講述教學法是教師透過口述方式將知識介紹給學生,因為簡單方便受到教師歡迎,成為學校教育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教學方式。 講述教學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分別是:揭示綱要、詳述內容和綜述要點。綜合來說,講述教學法不外乎引言、內容和結論三個部分。主講者只要依據教科書來說明解釋,就可完成教學活動,可依學習者反應,隨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師得到極大授課彈性。其優點是可將有系統、有邏輯性的內容傳授給學生。講述法也受到最多批評的聲浪,講述法式單方面知識的傳輸與教導,學習者往往是被動學習,刺激太少又欠缺變化,此現象被稱為灌輸法。所以一個歷史老師即使是一個很精彩的說書人角色,臺下的學生仍然是一個被動的閱聽者,為了改變窘況,有效的歷史教學的講述授課方式,不只故事說得精彩,還必須提供學生歷史脈絡,必要時搭配有效的提問,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表達,教師再給予回饋。利用歷史圖表當作教材來講述時,教師必須利用歷史圖表開展歷史脈絡、引導學生利用歷史圖表深入歷史事件或現象的能力。
(二)直觀教學法與多媒體運用
直觀教學法就是直接利用觀察實物來教學,若不能親自造訪仍然可以透過運用圖片與多媒體來展現歷史圖像。多媒體是整合不同型態媒體的呈現方式,將不同視聽媒體及經驗,與其他教材結合或重疊使用,以增強原有教材功能,多媒體的優點是網狀知識架構,可以觸類旁通,并使資訊呈現多樣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興趣。多媒體教學通常是搭配講述教學法或直觀教學法。
(三)歷史圖表教學法
歷史圖表教學法把文字敘述的教材內容用簡要的符號、文字、數字所組成的圖像或表格等形式加以表現,創設歷史情境,增強學生對歷史的體悟,用以說明知識結構,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一種直觀教學法,并且鼓勵學生利用影像思考作為一種學習策略。
(四)探究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是指以學生以經歷發現和探究為主的教學活動。所謂發現是學生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學生自行搜集、摸索、整理而發現知識。所謂探究就是由學生主動去探尋、思考,了解事物并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圖表(圖像)教學法
圖像和語言最大的不同,是圖像可以同時傳遞全面性的訊息,而語言除了受到字彙的限制外,還要有邏輯性的分解才能夠表達抽象的意義。
首先 ,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高中歷史課本中的插圖是一種在歷史教學中非常直觀和重要的工具,想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已發生的客觀存在事實,光靠文字敘述還不夠,還要利用教科書圖像,才能直觀地將歷史發展狀況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們都有一個經驗就是,新教科書發下來,學生第一件事情就是打 開教科書,看看里面的圖文內容,圖像本身形象具有生動、具體的特性,也可以說是一種圖像語言,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與注意,因此歷史圖表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正是學習動機的基礎。藉由善用教科書中的圖像資料成為歷史教學的誘餌,激起學生想學習歷史的欲望。
其次,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的記憶。
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如果透過圖表資料的輔助,對于文字訊息的記憶有很大的助益,學生可以藉由圖像的觀察、文字的敘述、表格的歸納,可提升對歷史的理解,加深對歷史的印象,圖表可以把零散的歷史事務歸結到圖中進行綜合歸納、條理化,能夠清晰地呈現歷史知識的規律性,一旦學生掌握,使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重要的是圖表教學法還可以再現歷史情境,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對史料進行分析、歸納、比較、探討,提高對史料處理能力,并提出對歷史的解釋與看法,學生可透過訓練的過程,升歷史思維能力,使學生有歷史思維的客觀性與歷史概念的準確性。
四、結論
大部分的學生在傳統講述法下的歷史教育,成為消極聆聽的聽眾,不然就是神游胡思亂想,無法專注,成為懶惰的聽者。然而,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嘗試不同教與學的方式,或小組討論,或主題發表,都是希望學生以實作的方式來主動思考,藉以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陽志清;關注新課程中歷史教師角色的轉變[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2]劉彥波,許會麗;史料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作者簡介:
劉曉春 1987.03 男 漢 山東濟南 當前職務:教師 當前職稱:二級 學歷:研究生 研究方向:史學理論及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