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
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區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旨在針對居住區景觀的人性化設計展開論述,通過對居住區人性化設計的意義以及相應整改措施的詳細介紹,為我國居住區設計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保證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創造了相應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居住區;景觀;人性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0-0036-01
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人們對硬件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我國新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求。將居住區的景觀進行人性化設計,一方面體現了目前國家推崇的以人為本的指導方針,另一方面為我國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提供了參考。
一、人性化設計的具體含義
這個理念的設計就是根植于人性的回歸,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就是讓居民在居住過程中感受到最大化的心理愉悅感。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新形勢的發展背景下,人民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在提高居住區房屋建設質量水平的前提下,一定要注重以人為本理念的落實。只有突出人們親切、舒適、自由、輕松、尊嚴、愉悅、安全、活力、有意味的心理感受,充分將人們的居住景觀舒適度提高,才能夠在新時代下更好的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人性化設計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建筑做到為人所用,努力滿足人們對住宅的各種需求。通過考慮各個年齡層的人的住房需求,從而將人性化設計進行靈活處理,以此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實到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方方面面,從而實現人性化設計理念的作用最大化。
二、將人性化設計應用到居住區景觀中的措施
1.引入自然要素。要想更好地實現居住區景觀的人性化設計,首先就要從引入自然要素方面著手。通過對合理的自然要素的引入,可以保證人們對居住區建筑設計的植被要求。一個好的居住區除了裝修風格好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有適當的綠色植物,有自然要素的引入。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逐漸加快,由于城市的生活節奏較快,因此人們更愿意生活在充滿綠色、輕松愜意的生活環境中,以此來緩解生活在大城市的壓力。通過引入自然要素,從而實現天人合一的發展理念,不僅能夠在直觀程度上審視自然的美麗風光,還能夠幫助大眾更好地提高對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要求。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2.創造交往空間。交往空間的創造是人際溝通與協調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保證了交往空間的合理有效應用,才能夠提升居住區景觀設計的合理性。建筑師在進行工作設計時,一定要把提高居住質量寫進日程中。隨著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提出,相關人員只有做到充分考慮人的需求,才能夠實現各種需求的和諧發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總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和相互發展的,在進行居住區景觀的設計時,一定要創造相應的交往空間,讓居住的人在景觀中感受到舒適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居住滿意度。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提出,一方面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也從另外一個角度為居住區景觀的設計提供了可發展的方向。
3.配置環境設施。在引入了相關的自然要素之外,一定還要進行相關環境設施的配套使用。居住區公園的環境設計是環境主體的行為和客體兩者之間的協調統一。在促進景觀設計質量水平提升的同時,更應該將各種相關因素落實到位,比如環境設施的配套、資源的合理利用等。通過各種環境設施的建設,以此來滿足人們的運動、健身、休閑等各方面的生活需要,方便人們在更大范圍內開展交友活動,拓寬自己的人脈。環境設施的建設在居住區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將人們的日常需求一一落實到位,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建筑領域的長遠發展。
4.考慮無障礙設計。我國最早提出無障礙設施建設理念是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目前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已經成為社會人士廣泛關注的重點。無障礙設施的建設,為廣大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提供了行動自如并且較為安全的出行保證,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平等參與的環境。同時,在居住區景觀設計過程中設置無障礙設施是很有必要的,它不僅能夠滿足特殊人群的正常需求,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從根本上體現對人的關懷和天人合一的理論。根據各個特殊群體的特點,設置相應的無障礙設施,從而讓他們更好的參與到居住區的各項活動中來,以此來促進他們居住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在新形勢的發展背景下,只有從根本上保證人民居住區景觀設計質量水平的提高,才能夠為我國社會氛圍的良好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對居住區的景觀進行人性化設計,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為了從根本上促進我國城鎮建設質量水平的提高。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只有不斷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團結合作、友好發展社會氛圍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