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摘 要 住房公積金制度為我國城鎮住房體制市場化順利轉軌、引導職工轉換住房觀念、提高職工住房消費支付能力、培育促進住房金融服務業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歷史積極作用。
關鍵詞 住房公積金制度 覆蓋率 分析
從1991年5月,上海市作為我國第一個借鑒新加坡公積金制度經驗的城市,率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起步試點階段,到1994年7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肯定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在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在全國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全面推行階段,再到1999年4月,國務院發布實施《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標志著我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的新階段,以及近些年來對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不斷完善。
一、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率的現狀
(一)制度覆蓋面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62.33萬個,實繳職工13737.22萬人,分別較上一年增長10.11%和5.15%。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按照城鎮就業人口的統計口徑計算,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覆蓋率為32.35%。(注:城鎮就業人口含靈活就業人口,與公積金建立口徑不完全一致,故實際覆蓋率會高于此數據)
(二)地區間發展不均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實繳人數前三位的省份及人數為廣東省(1788.57萬人)、江蘇省(1232.35萬人)、山東省(894.06萬人);而末三位的地區及人數為青海省(49.64萬人)、西藏(32.78萬人)、新疆兵團(26.59萬人)。廣東省的實繳人數是新疆兵團的近70倍,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原因與兩地的經濟發展存在的巨大差異不無關系,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越是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支持的人越多,而且隨著我國城鎮化程度的深入,他們的需求會越來越緊迫。
二、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率低的原因
(一)制度的局限性
《條例》中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范圍包括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在職職工。而在我國當下的經濟發展中,存在大量的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者,他們卻被排除在制度之外,而這部分群體大多數又是低收入群體,他們恰恰是最需要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幫助,但是在現行制度下,他們無法得到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支持。
(二)制度支持力度不夠
在支持職工購買住房方面,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過低。雖然各地區、城市間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是適應當地經濟發展情況、房價情況而制定的,但是普遍都不能解決職工的實際購房需求,職工仍需要申請部分商業貸款,以組合貸款的形式解決購房款的問題。以天津市為例,2018年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是購買首套房,職工申請的貸款額度不大于60萬;購買二套,房職工申請的貸款額度不大于40萬。天津的房地產均價約是26000元/平方米,以購買一套60平方米的住宅為例,購房款是156萬,如果這是首套房的話,除最低首付款及公積金貸款所支持份額外,尚有3成資金需商業貸款予以補充;如果是二套房的話,除最低首付款及公積金貸款所支持份額外,尚有4成資金需商業貸款予以補充。
(三)制度吸引力不夠
在繳存機制方面,現行住房公積金制度不夠靈活。住房公積金實行按月繳存,一個年度內月繳存額度固定不變,不足以適應當下多樣的收入特征,無法形成有效吸引。住房公積金完全依托單位進行繳存,單位不建立制度或停繳欠繳的,職工不能自行繳存,工作變動造成的斷繳通常也難以續補。
三、提高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率的建議
(一)擴大制度覆蓋面
近年來,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呈持續擴大,2015年全國流動人口為2.47億人,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到3.27億人,這部分人群中包括了大量的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和靈活就業者,他們在各地的城鎮化進程過程中急需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支持,因此將他們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中來,既是提高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率的重要途徑,也是住房公積金制度未來服務的重點對象。
(二)豐富制度使用途徑
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指導思想下,加大對租房行為的支持,除了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租金外,未來可以考慮與專業化租賃平臺合作,對規范的長期的房屋租賃行為提供資金貸款支持。另外,利用信用體系,建立更靈活的資金支持政策。對信用優質、工作相對穩定的新市民,考慮前期可以適當降低首付款比例,通過一些機制調節,例如后期調整繳存額等形式,補齊前期降低首付,以此來減輕首付壓力。
(三)提升制度靈活性
實行更為自主靈活的繳存方式,允許新市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確定、調整繳存額度。加強“以存定貸”政策引導,給予稅收減免、存款補貼等優惠政策,大力倡導企業或職工自愿繳存住房公積金。
(作者單位為天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