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
摘要:日語語法貫穿整個日語學習,從簡單的格助詞到復雜的時體態奠定了日語學習的基礎。語法的系統學習與掌握不僅有助于提高閱讀理解的理解力,對于翻譯和寫作的準確性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圖式理論下構建日語語法體系,提高學生語法習得效率,指導學生熟悉語法之間的特點與關聯,把握日語語法的基本圖式。
關鍵詞:圖式理論;日語語法;日語
1、圖式理論概說
圖式理論由康德1781年提出。并在20世紀70年代由魯梅哈特將其發展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圖式”指一個人不斷積累起來的知識和經驗的結構。每個人都在有意無意中利用“圖式”認識解釋世界。圖式論認為,任何語言材料,無論口頭、書面本身取決于聽者或讀者已有的知識,即人們在理解新事物的時候,需要將新事物與已知的概念、過去的經歷聯系起來。對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釋取決于頭腦中已經存在的圖式,輸入的信息必須與這些圖式相吻合。例如,談及購物,我們會想到商場,商品,價格,物品尺寸,顏色等等,這是大腦中有關購物的圖式發生了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針對外語學習圖式理論中涉及三個主要環節,一是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知識結構的積累,二是新知識輸入時對已有知識的喚起,三是對新建立的圖式信息進行鞏固以形成下次新知識輸入時的圖式信息。
2、圖式理論運用于日語語法教學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從低年級日語學習開始,學習者就會接觸大量的助詞。特別是格助詞的學習幾乎貫穿了整個基礎日語教學。進入高年級日語語法學習,所學內容不僅是每個助詞的具體使用情況,還需系統的掌握各個語法范疇之間的聯系與差別,如助詞與動詞自他性的關系,動詞與時體態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種句型之間的變化特點等。
面對紛繁復雜內容繁瑣的語法,如何有效建立各個語法項目之間的聯系,并形成一個有效的知識網絡體系,圖式理論可以在其中發揮一定作用。
3、圖式理論在日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3.1基礎語法圖式信息的構建
基礎日語階段學生首先了解到日語語言結構特征不同于中文和英語,日語主要是SOV/SV的結構,并且屬于黏著語。句子的表達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助詞、助動詞。而最初需要掌握的是各種各樣的格助詞。日語主要有十個格助詞分別是“が、に、を、で、から、まで、より、へ、の、と”。每個格助詞的使用方式又不僅限于一種。因此,初級階段主要采取遇到什么格助詞具體講解該格助詞的一個至兩個用法,為了減輕記憶負擔和避免用法混淆,很少一次性將一個格助詞的所有用法同時輸入給學習者。如格助詞“に”,其用法多達十幾種,初級階段只需先給學習者構建其基本圖式信息即可。例如,“3時に”在具體的時間詞后一般要接格助詞“に”,表示具體的時間點。這里我們可以給學習者建立一個關于格助詞“に”的圖式信息,“強調點而不是面或者段”。由此學習者腦海中構建起關于“に”的一個主要圖式信息為“點”。這個已知的圖式信息將為后來學習提供理解的基礎。
除此之外,形容動詞做連用形修飾動詞也是基礎日語必須要掌握的一個知識點。形容動詞原形為“詞干+詞尾”的形式,如“綺麗だ”,在與動詞“掃除する”連用時,需要將其變為“綺麗に掃除する”的形式。在初次構建其圖式信息時應強調形容動詞后續動詞時其語尾“だ”應變為“に”的形式,這在后來一些助動詞的學習中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3.2激活已有圖式信息建立語法現象間聯系
上節講到在基礎日語階段建立的主要圖式信息有利于學習者學習新知識時發揮這些已有圖式信息的積極作用。本節主要通過具體例子說明后續語法學習中如何建立新知識與已有圖式信息之間的聯系。
關于表時間段的“間”和“間に”的用法,學習者之間容易產生混淆,經常將二者的使用方法搞錯。“間”指整個時間段內做某事,而“間に”指該時間段內的某個具體時間點做某事。可以看出,“間”和“間に”的主要區別在格助詞“に”上,關于“に”的圖式信息,學習者大腦中的信息如果被激活,對于區別理解“間”“間に”就顯得容易許多。
另外關于表示地點的兩個格助詞“に”“で”的差別,“で”強調動作發生的地點,如“教室で勉強する”;“に”表示靜態存在的地點或者附著點,如“電車に乗る”。可以看出“に”的圖式信息表示“點”,無論時間點還是空間的點都使用“に”,而動作進行的場所是一個大的空間范圍,不確定指某個小的點狀的范圍。由此,通過已有的圖式信息,可以清楚的區分理解更為復雜的語法內容。
日語中表示樣態的助動詞“ようだ”在后續動詞時,其變化形式為“先生のようにやります”,而后續名詞時,為“先生のような人”,很多學習者很難理解其中的道理。在介紹該助動詞時,如果喚起學習者關于形容動詞的活用方法,將有助于學習者的理解。“ようだ”雖為助動詞,但是其結構如同形容動詞詞干加詞尾的形式,構成“よう+だ”的形式,由此,其活用形式依照形容動詞變化即可。通過激活已有圖式信息內容建立與新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促進學習者的理解。
3.3圖式信息鞏固
在這個階段,學習者在已有的圖式信息基礎上輸入了新的知識,重新構建了新的圖式信息。這些圖式信息可能成為日后語法學習中的已有圖式信息,因此注重引導學生對已建立的圖式信息進行完善并重新整合圖式信息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采取歸納總結的方式,鞏固學習者的圖式信息。例如,羅列各個格助詞的使用方式,明確每個使用方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并延伸至復合格助詞的學習,明確每一類意項下的復合格助詞之間的差別,并與單純格助詞建立聯系等。
4、結語
圖式理論指導下的語法學習,將零散繁瑣的語法知識點以線、面的形式連接起來,并在其之間構建完整關聯的知識框架,對于學習者來說不再是獨立個體的知識點,而是有機整體的知識結構。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循序漸進的活用圖式理論,向學習者闡明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語法理解與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岳晟婷.基于圖式理論的高校日語專業聽力教學研究.[J].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4-46.
[2]季麗曄.圖式理論在高級日語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115-116
[3]王若楠.圖式理論指導下的日語慣用語教學策略.[J].黑龍江教育.2016.11-12
[4]譚文麗.圖式理論與閱讀教學改革.[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