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宇
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到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又向前邁了一大步。國家的強大離不開國有企業的支持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同時,還特別強調了:“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企業文化作為當前現代化企業的一種管理方式,被絕大多數企業所認同,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在國有企業發展中的作用,推動國企朝著世界一流企業行列邁進是新時期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國有企業;企業文化;使命與路徑
引言:
企業文化是自20世紀80年代從西方傳入我國的先進管理模式,體現著企業共同的價值理念和文化素養,具有自發性和習慣性,對于提升國有企業管理水平,推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務院國資委曾在有關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充分說明了為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先進的企業文化對于企業深化落實改革、創建高素質人才團隊、凝聚企業向心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加快企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一、新時期國企文化建設的使命
新時代國企文化建設工作的新使命必須要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首要目標,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國工匠。十九大會議精神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求我們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第一奮斗目標,調動企業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提供能量,才能推動國企更好的發展。
1.1 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上強調,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對于我國經濟、科技、國防、民生等方方面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國有企業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成功有否,國企文化的建設關系到企業良好形象與運營效率,促進企業良好制度的形成,更有利于企業物質、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展開,具體表現在企業產品的特色,員工對設備管理的態度,對工作環境的審美與創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職工積極能動作用等。當前是最好的階段,是比任何時期都要接近實現復興目標,是時代賦予國企文化的新使命。
1.2 培育世界一流企業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總產值的支柱產業,是國家實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供給側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將包括國企在內的我國所有企業及其產品提升到世界水平,轉變發展思路,由過去粗放式發展轉化為精細化發展管理,全面提升中國企業的服務質量,共同打造中國品牌,培育世界一流的企業,深入凝煉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精神。作為企業發展動力的職工文化被賦予新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是凝聚職工智慧結晶的重要途徑,是國企文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是企業文化中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集中體現,因此,需要從企業內部開始高質量、嚴要求,將中國企業推向全球,推向世界。
1.3 造就一流大國工匠
新時期的國企文化建設必須嚴格遵循大國工匠的發展方向。新時期國企文化建設,就是要培育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職工,要具備大擔當、大境界、大追求,將國家的需要和民族的振興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人生追求,用自身的品質打造世界一流的產品,為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奠定基石,為國有企業改革提供發展動力,實現企業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將企業凝聚在一起,企業的興盛與每一個職工都息息相關,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
二、新時期國企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
2.1 加強宣傳工作,提高自身思想覺悟
國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是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力量,必須要加強黨建工作,并通過黨建工作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依照以人文本的發展理念,落實職工群眾及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樹立職工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強化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職責,發揮個人在國企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建設成為一支思想覺悟較高、文化素質過硬的隊伍。
2.2 深化國企改革,完善企業文化建設
全面落實深化國企改革管理工作,引進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完善企業文化指引工作,將企業使命、企業愿景、企業價值觀深化落實到位,企業的職工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言行一致,打造良好的企業內部文化環境。在國有企業文化中融入競爭意識,進一步建立國有企業的市場化經營機制,通過不斷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速度與程度,使國有企業主動融入全球的競爭環境。培養企業的競爭文化與商業文化,培養既講政治原則又講市場原則,既講政治規矩又講管理方式的科學合理的企業文化環境與企業文化內容,通過樹立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的科學管理意識,以科學的企業文化理念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2.3 培育大國工匠,強化職工文化建設
勞模精神是方向,工匠精神是基礎,以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為靈魂、以培育“大國工匠”為目標的職工文化建設,學習優秀的他人的精神,職工文化建設要把握勞模精神的方向,引領廣大職工群眾學勞模、做勞模,要夯實工匠精神的基礎,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不斷認識自己,成就更優秀的自己。國有企業推動供給側改革和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需要工匠精神,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斗志和熱情,不僅向發達國家學習,更需要不斷向自己挑戰。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國企文化建設是一項艱巨而又長遠的任務,我國企業文化的理念起步相對較晚,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建立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并在探索當中不斷發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結合自身企業文化發展特點,提出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更好的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進行。
參考文獻:
[1]李明杰.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5.
[2]陳一琳.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融合模式[J].現代危機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