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永扎西
摘要: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關系學科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初中藏文是藏族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積極關注藏族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充分結合課程改革要求,促進初中藏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為了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筆者將集中分析初中英藏文教學活動中合理選擇和應用教學方法的路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藏文;新課改;教學方法
引言:
藏文教學是藏族學生需要學習的基礎學科,對學生其它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也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自主能力不強的問題,想要實現(xiàn)構建有效課堂的目標還需要很大一段距離。基于此,本研究將集中分析初中藏文教學在新課改影響下的教學方法選擇。
一、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繼承相結合
我們在新課改影響下,我們不僅要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也要嘗試繼承合理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結合使用,更利于提高師生的適應程度。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合作學習和分層教學、多媒體教學多種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藏文教學活動中。如學習《略談藏民族的文字發(fā)展情況》,我要求學生聯(lián)系原來的學過的相關知識內容,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分析藏文對西藏社會經濟發(fā)展起到的作用,然后我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藏文字的演變、發(fā)展過程,為學生帶來直觀體驗,引導學生學習和體驗藏文化的特色和自身發(fā)展的優(yōu)勢與劣勢,突出課堂教學的中心和重點。
二、關注學生差異性,使教學活動有的放矢
學生群體的差異性是需要教學工作者需要正視的問題,為了提升藏文教學有效性,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和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構建生本課堂,體現(xiàn)對學生能力和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為學生建立自主學習信心[1]。此外,我們要將學生作為教學設計的核心,制作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將知識教學、能力訓練以及方法指導等環(huán)節(jié)都合理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也要重視對知識內容的篩選,不要籠統(tǒng)將所有教學內容都作為重點教學對象,我們需要將學生的學習需求完全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包括作業(yè)布置上也符合學位生能力,適當時候可以設計分層作業(yè)。
三、使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有效性
生活化教學也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方法,主張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素材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激發(fā)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很多藏區(qū)孩子沒有走出過西藏地區(qū),那么教師在開展生活化解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應該結合學生熟悉的藏區(qū)環(huán)境和民風民俗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營造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氛圍,并指導學生將知識應用到實踐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學科學習的價值。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引導學生學習和感受家鄉(xiāng)之美、民族特色,從生活挖掘藏文魅力和應用價值[2]。
四、避免盲目排外,借鑒有效方法
由于藏區(qū)本身具有的相對封閉性,很多教理念在藏區(qū)教育活動中的落實效果不佳,因此部分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主觀上意識上具有很強的排他性和封閉性特征,這樣的教育理念很容易造成教學方法僵化和低效,對學生的藏文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基于此,藏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應該最大限度避免自身在意識上產生的排他性,轉變教育理念,從根本上樹立教學改革意識,借鑒國內外的有效教學方法[3]。隨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我們在教學方法選擇上也更加追求現(xiàn)代化和先進性,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也得到了革新,這也為藏文教學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助力。
五、利用合理的教學指導方法
(一)指導學生閱讀藏文教科書
藏文教科書是教師教學藏文和學生學習藏文的基礎和依據(jù),為了熟悉教材、優(yōu)化教學效果,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除了學生預習,教師的備課階段也要認真解讀教材內容,為課前預習指導和課堂教學提供客觀依據(jù)。重要的引導學生進行反復閱讀,并進行精美語句摘錄,形成積累習慣。
(二)引導學生記錄藏文筆記
筆記記錄是幫助學生提示要點、記錄疑問、總結規(guī)律和積累提升的重要路徑,學生的筆記記錄質量和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之間具有直接關系,并且和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也具有密切聯(lián)系,這部分指導內容對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工作生活都具有深遠影響[4]。
(三)科學安排學習時間
學習時間安排方法也是教師應該指導的部分,只有學生具備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的能力,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藏文學習效果。一般來說學生需要經歷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后復習、下一步預習的基本流程。
(四)轉變排外心理
藏文教學活動中的排他性因素對課堂教學質量會產生消極影響,教師應該樹立開放性的教學理念,并引導學生樹立開放性的學習觀念,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為課堂教學活動提供動力。以學習任務和目的為基礎,結合教學內容和對象,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在藏文學習過程中,需要利用各種新的手段和技術,使藏文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
結束語:
總之,初中藏文教學質量對藏區(qū)學生整體素質能力產生很大影響,初中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改革趨勢,但是教學實踐顯示,部分初中藏語文教師對新課改教育理念認識不清,并且存在排他性心理,為了扭轉這樣的局面,我們必須要分析和研究當前初中藏文教學活動中有效選擇和應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路徑。
參考文獻:
[1]俞彥卓.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究[J].學周刊,2014,11(12):149-150.
[2]張書風.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6,21(01):101-102.
[3]宋雪琴.新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方法和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1(25):172-173.
[4]張麗麗.新課改下初中數(shù)學教學方法的思考與探索[J].學周刊,2012,21(2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