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摘要:有人說學校是孩子受教育最主要的環(huán)境,事實上家庭才是學生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學生最重要的教師。同時家長與教師是共同教育幼兒的合作伙伴,家庭與幼兒園是孕育培養(yǎng)幼兒的共同場所,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家長要相信和配合幼兒園,幼兒盡管在幼兒園接受最基礎的學前教學,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思想,還是由家庭環(huán)境決定的,不能過分依賴幼兒園。所以說幼兒園的幼兒早期教育是與家庭教育分不開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幼兒園也教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而做好家長工作,于幼兒園、教師、孩子皆有利。因此教師與家長要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教師對待家長要平等、耐心、真誠,使家長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從而形成融洽的、美好的教育氛圍,更好的為孩子創(chuàng)造和諧健康的教育氛圍而共同努力。本文將針對家長如何與幼兒園配合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問題。著重從當今家庭教育現狀、如何與家長溝通工作、如何配合家長完成教育工作三個方面闡述問題。
一、當今家庭教育現狀分析
由于遺傳、環(huán)境和教育不同,孩子發(fā)展狀況各不相同,家長的素質、教養(yǎng)水平也大相徑庭,由于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共同生活中,通過雙方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進行的,孩子對父母有特殊的信賴,他們往往把父母看成自己學習上的啟蒙老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感情上的摯友。父母對子女教養(yǎng)的態(tài)度、觀念、期望和教育方法上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現狀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過分溺愛;(二)親子關系淡漠;(三)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指導;(四)忽視成人的榜樣作用,(五)忽視對孩子的勞動教育;(六)家長對教師工作的不信任。很多家長在把孩子交給幼兒園之后,明顯的對老師的工作有很不信任的態(tài)度,總是怕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飯,喝不到多少水,睡覺睡得不好,老師批評孩子,孩子受到委屈等,甚至孩子回家后也會一直的追問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老師打你了嗎?”“老師要是打你一定要告訴媽媽”等等問題,無形之中影響幼兒,有的孩子甚至會編造謊話吸引大人的關注,導致家園關系緊張。以上家庭教育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究竟如何引導、指導開展家長工作,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相互配合,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二、做好家長與幼兒園的溝通工作
隨著社會進步,幼兒教育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家長也逐漸把幼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重視起來,畢竟幼兒教育也關系到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和未來的發(fā)展。家長的自身認識和教育能力在不斷的提高,這就需要幼兒園和家長之間更加深入的溝通。教師和家長的溝通也成為幼兒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教師要考慮到幼兒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等多種因素,首先要深刻了解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的看法,因此將家長主要分為一下類型,針對不同的家長,溝通策略也應當有所改變:第一類,家長對于幼兒教育知識了解較少,所以在合作工作中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這類的家長,教師最主要的就是熱情和主動,先讓家長建立起足夠的合作信任度。教師在溝通中要多讓家長參與到教育計劃的制定中去,多向家長說明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不斷調動家長的參與積極性。第二類,完全沒有主見的家長,完全信任教師的教育工作,也就是說在合作關系中根本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因素。這類家長對教師的期望過于迫切,以至與在幼兒早期教育中嚴重忽略自己的指導作用。面對這樣的家長,教師要表現的足夠謙遜,更多的讓家長處于教育重要地位,向家長說明了解孩子要放在第一位,教師會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教育,盡量平和家長的心態(tài)。第三類,過于偏執(zhí)的家長,認為孩子什么都要學,不管幼兒的興趣和能力。面對這類家長,溝通要盡量糾正家長錯誤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發(fā)揮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三、如何正確的與家長合作完成教育工作
1. 在積極溝通的基礎上,及時向家長反饋教學成果。溝通要體現實時性和動態(tài)性,不要等到事情發(fā)生了,造成了期望之外的結果時才與家長溝通,家長在面對突發(fā)問題時往往難以很快的接受,并參與到解決工作中來,所以實時動態(tài)的信息反饋,不僅能體現幼兒園教育工作開展的責任心,也讓家長實時關注孩子的表現,能夠在問題沒有發(fā)生前,結合家長在家庭中的教育杜絕掉。2. 組織家長開展專業(yè)的幼兒早期教育講座。針對現在多數家長沒有專業(yè)的早期教育常識,在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中容易出現失誤,也難以和幼兒園專業(yè)教育相銜接,組織專業(yè)的知識講座是很有必要的。鼓勵家長多來參與教育活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早期教育觀念,掌握專業(yè)的教育手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家長有了相對專業(yè)的教學知識,能夠結合教師在幼兒園內的教育內容,實現課堂與生活一體化的教育體系,幼兒的學習能力得到更多的鍛煉,教育成果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3. 家長也需要鼓勵。家長在幼兒早期教育工作中也相當于幼兒,不斷學習幼兒教育方法與理論,不斷在家庭教育中實踐,所以家長在于幼兒園的合作教育中,也需要及時的鼓勵。這種鼓勵不僅來自于教師,更要來自于幼兒。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中,就家長的良好表現給予肯定,家長對教育工作有了信心,教育工作開展起來也更加有動力。幼兒對家長的鼓勵,是對家長教育最有力的肯定,家長更有信心去參與到教育工作中去,教育方法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通過多方的鼓勵和支持,家長關于早期教育的誤區(qū)逐漸消除,關于教育理念的錯誤理解也逐漸得到糾正,幼兒的早期教育工作將會越來越正規(guī)。4. 及時開展幼兒園家長日。在家長日,家長可以深入到日常幼兒課堂,了解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觀察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參觀幼兒的成績展,更加直觀和全面的看到孩子的有點所在,
總結:家長是孩子出生以來第一任老師,家庭也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孩子的行為養(yǎng)成和思想建設也都與家庭有很大關系,家長對孩子的性格與行為的了解也較之于幼兒園更加深刻和仔細,所以完整的幼兒教育不是幼兒園或是家庭能夠單方面完成的,幼兒教育這項復雜的教育事業(yè)需要雙方都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夠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
[1]李生蘭.美國學前教育機構與家庭合作共育的形式及啟示(上)[J].幼兒教育.2009(21)
[2]路晨.學前自然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9
[3]楊麗.淺議親子活動中教師與家長溝通的策略[J].貴州教育.2012(08)
[4]鄧子紅.幼兒園親子活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09)
[5]孫延永.幼兒園教師如何與家長建立積極的合作關系[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