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億凱
摘要:回顧這些年以來的班主任經歷,有辛苦,有感悟,更有幸福。對于后進生教育,幫助和轉化,有些許感悟。后進生不同于其他學生,他們需要你更多的關注、需要更多的愛與堅持。
關鍵詞:后進生、關愛、不放棄
案例現場
小華是2013級3班的一名普通的學生,她沒有什么特長,也沒有出眾的外表。可她與班里令一個女生組成一個“二人組”。整天形影不離,并經常頂撞老師,上課不專心,甚至睡覺,上課玩手機,回家后,經常出入黑網吧。在班里,甚至是學校里都出了名的難管的學生。我反復的教育,不但沒有成效,反而變本加厲。初一下學期的后半期,她輟學了。
當時,我作為小華的班主任。實話講,非常郁悶,她為什么會使這樣的學生,而我為什么又教育不好她。我想我一定要幫助她改變,至少要教會她怎樣做人。后來,我打聽到了她的電話號碼,并主動與她聯系,問她現在的生活情況等。經過幾次的電話交流,我發現她對我已經沒有抵觸情緒,反而有時我是她的傾述對象。
我想應該到了幫助她的最佳時機。在那段時間里,我堅持與她交流,帶上一部分同學去看她。在初二上學期的時候,她又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并且有了巨大的改變。
案例分析
個體原因:
1、她學習成績差,并不是基礎不好,而是進入初中學習沒能快速的適應,以致于漸漸的失去了學習的信心。
2、她紀律差主要是缺乏自控力。在其他同學的引誘下,很快就學會了上網打游戲、玩手機等。
3、青春期的叛逆,在社會的不良影響下,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輟學。
家庭原因:
通過對她的家訪,我了解到,她生活在離異家庭,跟她母親生活,而她母親現在的住所離學校又非常遠,所以有時又住在父親那里。這在家庭對她的教育上就出現了不連續,父母雙方不能掌握她的基本情況。所以這時候她又少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正確影響。這時學習和習慣很容量出現問題。
解決策略
1、針對小華的情況,我做了很多的工作,首先就是和她多交流,在她輟學期間,我幾乎沒有周抽出時間和她談話,不能面對面的談,就打電話交流。而這時候,我并不是以老師的身份與她談心,而是朋友的身份。所以我成了她的傾述的對象,把她的苦惱,不快都告訴。這讓我在后期能幫她很好的找到了突破口。
2、長時間的交流,我發現她開始表現出后悔離開學校了。而我這時并沒有給予讓她回學校讀書,而是對她說謊,騙她,學校決定不再要她,應為她太不聽話了,太難教育了。但我馬上又對她說不回學校就打工嘛(而我知道她已經對打工沒有興趣了,并且想回到學校。)我故意激她,使她更想回到學校。
3、進過漫長的暑假,在開始新的一學期時(初二上期),她給我打電話了。她明確的對說,她想回來讀書。當我聽到她的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心里非常高興,但我掩埋在了心里。因為我不想讓她知道我的想法(很希望她回來)。而是故作鎮定的說,學校不答應,難為一下她。等她快放棄的時候,我說我可以去學校幫她問一問,求一求情(實際初中屬于義務教育,她本就可以回來繼續讀書)。過一天,我回復她,我幫她搞定了,但我向校長寫了保證書,如果她變好,學校就扣我工資。她就這樣回到了學校。
解決效果
從此以后,她就變了。以前的壞習慣幾乎全改了。學習上我也幫助她找自信,并和其他任課老師商量好,對她多關注。最后說有的科目都提升不少,成績進入班級前十。在中考時考試了區里第二好的高中。
總結反思
通過對小華的教育、幫助,讓我感到老師在教育學生是需要愛與堅持;特別是幫助后進生,愛與堅持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