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的陶瓷雕塑與我國傳統文化結合到了一起,所以也可以認為是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其次,現階段的陶瓷雕塑藝術感得到了世界各界人士的認可,而它則以一種特殊的文化方式存在,當然也被很多人所喜愛。陶瓷雕塑在不同的時期其所表達的生活狀態與物質水平也是完全不相同的,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當前陶瓷藝術作品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特色,并且自身的藝術價值也有了明顯的提升。
關鍵詞:陶瓷雕塑;形式美感;設計
1、陶瓷雕塑的特點
1.1造型完整
大部分陶瓷雕塑的成品都具備一些人物的形態,甚至會有動作等等,整個作品的每一個細節都能處理得非常到位,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陶瓷雕塑作品在創作時被賦予了非常深厚的內涵,但該內涵通常是完成陶瓷雕塑作品之后才能呈現出來的[1]。但是,如果藝術家僅僅依靠某一環節的制作是根本不能表達出形式美感的,只有保證陶瓷作品的協調,讓每一個環節都能聯系到一起,其才能給人營造出和諧的氛圍。
1.2藝術美感
一個完整的陶瓷雕塑作品可以給人帶來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因為作品自身的立體感,所以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賞陶瓷藝術作品,這樣才能給人們營造出一種震撼的效果。陶瓷雕塑作品還表達了藝術家在創作過程的藝術體驗與背景,因此我們在觀賞作品時也能直接的感受到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情感與思想,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作品變得更“生動”。
2、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形式美感
2.1陶瓷雕塑中的美學思想
從過去到現在,藝術家在進行陶瓷雕塑創作時,其都會非常重視作品的顏色與花樣搭配,對陶瓷作品造型方面的重視卻不是很明顯。但是,在設計陶瓷作品的造型時,作品自身的造型會直接影響到陶瓷最終的成果,即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求在進行陶瓷作品創作時,其必須要引入美學思想,這樣才能給人帶來更舒適的視覺效果。陶瓷藝術與美學思想的結合不但體現了雕塑的形式美感,在線條的設計上也呈現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只有這樣才能完整的表達出中國陶瓷雕塑的形式美。
2.2陶瓷雕塑中藝術感的表現
藝術美感的體現是需要在創作過程中,把中國畫的特點與手法來與陶瓷雕塑進行結合,然后對作品的外觀造型進行簡單的處理,讓最后的成品能夠表達出所需的情感與意境即可[2]。其次,在中國畫中所運用的手法類型是非常多的,但這些手法在陶瓷雕塑作品創作中卻有著不一樣的作用,當前很多作品造型都是采用最直接的方式來展開的,接著用線條進行勾勒,目的是為了讓陶瓷作品造型的流暢,從而體現出陶瓷雕塑的內在美,提升作品自身的價值。
3、如何重點把握陶瓷雕塑中的形式美感
3.1韻律與節奏
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需要對各種樣品結構進行規范的排列或是交替,因為這樣可以明顯的呈現出陶瓷雕塑的韻律與節奏。節奏可以說是一個立體物體形式感最直接的變現,當然也是有了節奏其才能發現它的韻律,但節奏是需要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呈現的,也只有不斷的重復才能展現出它的節奏感。所以可以這樣認為,陶瓷雕塑中的韻律和節奏不僅給人一種舒適的視覺感受,而且還能體現出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3.2對比與協調性
藝術家在創作陶瓷雕塑時,其一定要重視作品的協調性與對比性,因為這在形式美感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表現形式。所以,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不斷是進行造成設計還是對作品進行彩繪,其都應該把協調性與對比完整的呈現在陶瓷雕塑作品中,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表達出形式美感。在對陶瓷作品進行彩繪時,色彩的選擇與搭配也應該重視對比與協調,要從多方面來入手考慮,因為彩繪裝飾在陶瓷雕塑中是具有一定意義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整體的造像效果。所以在進行造型設計時,其可以通過外觀的變化來打造整體的效果,這樣可以個人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從而更好的呈現出形式美感。
3.3控制好創作過程的尺寸與比例
一個完整的陶瓷雕塑作品通常都是以立體的形態來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所以在創作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陶瓷作品的尺寸與比例。我們都知道每一個陶瓷雕塑作品都有標準的比例,并且每一個環節中都會存在一定的關系,所以只用控制好比例大小與尺寸,其才能保證成品的美感,從而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3.4 均衡與動勢
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陶瓷雕塑作品的動勢表現在對作品造型與方向的控制,即需要根據作品的需求來決定,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作品的平衡感。也可以這樣認為,對創作作品動勢的可控制不但能直接呈現出陶瓷雕塑的內在美,而且還會給人帶來一種充滿生機的感受[3]。其次,陶瓷雕塑作品的均衡則是指創作作品的平衡感,其還可以細分為對稱均衡與不對稱均衡。不對稱均衡是外觀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態,但是從視覺上卻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均衡感,從而讓人產生出不一樣的感覺。對稱均衡則給人帶來一種穩重、安靜、端莊的感覺。因此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作者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進行考慮,這樣才能處理好各項因素之間的關系。
4、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當前我國的陶瓷雕塑制品已經發展到了世界各地,并且每一種形式的陶瓷雕塑制品都能表達出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特點與藝術形式。所以,通過對陶瓷雕塑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其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與內涵,從而實現陶瓷雕塑形式麥稈的塑造,當然從中也能看出現代人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追求。
參考文獻:
[1]毛錄貴.淺談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形式美感的把握[J].江蘇陶瓷,2016(01):13-14.
[2]陳婉藝.淺談陶瓷雕塑造型中形式美感的把握[J].佛山陶瓷,2014(12):52-53+56.
[3]余斌.從陶瓷雕塑特征的角度上把握陶瓷雕塑造型中的形式美感[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3(06):63-64.
作者簡介:姓名:林文山,性別:男,出生1978年9月,籍貫:中國,單位:德化縣五福瓷苑藝術瓷研究所,職稱:初級工藝師,職務:陶瓷設計師,學歷:初中,研究方向:陶瓷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