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信息時代背景下,相關人員要想賦予作品一個新的定義,從而讓藝術設計在實現自我表達的同時也能滿足群眾的需求,從而提升陶瓷作品自身的競爭力與優勢。當前,我國陶瓷藝術設計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處于落后的狀態,這是因為受到設計理念落后的影響。國外對于陶瓷藝術設計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哲學理論領域,他們人認為陶瓷作品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家自己感受的作品,其更是與群眾能夠產生共鳴的藝術品,當然也具有較明顯的民族感與時代感。
關鍵詞:裝置藝術;陶瓷藝術設計;實用性;分析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其自身的審美能力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受現代經濟商業利益的影響,當前的陶瓷藝術設計也開始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但那些具有獨特風格的陶瓷藝術作品卻少之又少,更多的則是那些平庸、復制的陶瓷藝術作品。裝置藝術是利用現有的陶瓷成品來進行創作的一種的藝術表現形式,由于陶瓷藝術作品設計本身就屬于工業設計的范圍,所以它自身也可以認為是裝置創作的前提條件,當然兩者的創作過程是有一定區別的,同時也有一定的關聯。
1、藝術形式概述
1.1裝置藝術
這里所說的裝置藝術是指陶瓷藝術家在一個指定的環境下,然后把群眾日常生活中已經使用或未使用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合理的選擇與使用,即利用這些物品來進行創新、組合或是改革,從而讓它能夠呈現出另外一種具有豐富精神文化內涵的藝術形態[1]。換句話說,裝置藝術就是利用材料、場地與情感來呈現的一種綜合藝術,這樣的藝術是可以直接進入到群眾生活中的,即可以使用也可以進行觀賞,更是可以讓人親近的一種新型藝術體系。
1.2陶瓷藝術設計
陶瓷藝術設計又被看成是工業設計的一個分支,因為陶瓷設計者自身除了要具備工業設計師的技能之外,其還要了解每一種陶瓷材料的屬性與運用。一般情況下,陶瓷藝術設計會包含有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建筑陶瓷設計與藝術陶瓷設計;第二,日用陶瓷設計;第三,衛生潔具設計等。陶瓷藝術也被認為是中國陶瓷藝術設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其自身的發展歷史也非常的久遠,并且工藝技巧也很成熟,整體的裝飾手法更是豐富多彩,因此陶瓷藝術作品的認知度與價值也非常高。其次,陶瓷藝術作品是陶瓷藝術家從藝術形象、實際生活入手,也就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一種把握,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時代精神與思想內涵。
2、把裝置藝術觀念融入到陶瓷藝術設計中
中國的陶瓷文化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通過對過去的歷史變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陶瓷設計觀念從最開始的無意識慢慢向理性、感性方面轉變,即從原來的物質開始向精神方面發展,整體的創作形式與工藝也變得越來越成熟。因為受到傳統歷史的影響,當前我國大部分陶瓷設計的思想都非常的封閉,其自身并沒有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如果陶瓷藝術家不能改變這樣的思想,那么就會引起各種不必要的問題產生[2]。裝置藝術是在20世紀80年代時興起的,在經過大部分陶瓷藝術家的不斷努力,當前裝置藝術已經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支持。由于裝置藝術有著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因此在現階段的創作中通常采用組合、挪用、搭配等形式來展開,而陶瓷藝術家也能通過作品來表達出自己的審美意識與思想情感,從而讓陶瓷作品獲得重生。
3、裝置藝術與陶瓷藝術設計的情感交流
在裝置體系中,群眾的互動與參與是最不能缺少的部分,同時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而現如今的陶瓷藝術作品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欣賞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人類與物品之間是存在一種情感上的交流,而這種情感交流是否順利會直接影響到人類對陶瓷藝術品的喜愛程度。所以陶瓷藝術家在設計作品時,其一定要重視群眾的意見,但這與裝置藝術創作相比,其還是缺少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但是用裝置藝術的思維來進行陶瓷藝術設計時,陶瓷藝術就不會只是一種概念,而是轉變成為某種特質,這樣不但能拉近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實現更有效的溝通。當然,讓群眾參與到設計中可以讓陶瓷藝術設計能夠更準確的表達出群眾的要求,從而產生視覺上的好感,實現陶瓷藝術作品與人類之間的雙向情感交流。
4、裝置藝術與陶瓷藝術設計的現實反思
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群眾各方面的需求,而隨著裝置藝術的不斷發展,當前也已經形成了一種較為成熟的藝術形式,它不但引發了人類深層次的思考,而且也呈現出了較強的社會責任感,這也是陶瓷藝術設計中最不能缺少一部分。隨著我國環境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社會對于資源的消耗也變得越來越大,而陶瓷藝術家必須從作品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來展開設計,這樣才能避免作品設計成為盈利的手段,從而偏離設計本源[3]。當前,在我國藝術設計領域中,中國風的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即不管是設計師還是藝術家,其都會在作品當中添加一些中國元素,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藝術文化是得到世界各國人民認可的。但是身為一名中國陶藝藝術家,其自身的責任是要把中國的藝術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當然也要不斷的對陶瓷設計工藝與技巧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利用作品來呈現出自己的思想,從而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5、結論
綜上所述,在進入到信息化社會之后,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對于產品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人們在使用產品時,其除了重視產品自身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的還是希望通過產品來獲取到精神上的滿足與享受。陶瓷藝術作品自身具備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這是任何材料與作品都無法替代的,把裝置藝術的優勢運用到陶瓷藝術作品設計中,其不僅讓陶瓷藝術設計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對陶瓷工藝、原則等方面也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陶瓷設計者只有不斷的嘗試與創新,其才能保證陶瓷藝術作品的完整,從而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著.造物之美:產品設計的藝術與文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12(04):306-308.
[2](美)諾曼(Norman,D.A.)著.付秋芳程進三譯.情感化設計[M].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2015(05):114-116.
[3]顧承峰賀萬里編.裝置藝術.湖南美術出版社[M].長沙,2013(05):247-248.
作者簡介:姓名:曾鵬程,性別:男,出生1976年10月,籍貫:中國,單位:泉州市德化創琦陶瓷有限公司,職稱:工藝美術師,職務:藝術總監,學歷:大專,研究方向:陶瓷雕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