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
摘要:我國競技體操一直在體育比賽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奧運會中取得過輝煌的成績,但是在201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中,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取得的成績并不理想。經過不斷分析對比發現,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較為匱乏。所以,為能夠使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再現往日輝煌,進一步加強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是其必然的發展趨勢。另外,我國男子競技體操也受到諸多國家的挑戰,所以,男子競技體操必須要開辟多條路徑,用以突破自身,進而有效的促進我國競技體操的發展。
關鍵詞:競技體操;后備人才;戰略思考
前言:
作為我國傳統且優秀的體育項目之一,競技體操在1979年的世界錦標賽中大放異彩后,我國競技體操就受到了國際矚目,直到2015年的世界體操錦標賽,我國榮獲的體操項目金牌就有74枚之多,在世界排名第二位,而且具有超越俄羅斯的趨勢,國際體育比賽所獲得的每一枚金牌都代表著我競技體操地位的提升,同時,也提升著我國的國際地位。但是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我國競技體操成績并不理想,而且,我國競技體操還受到多方面的關注和挑戰,所以,當前必須要高度重視我國男子競技體操的發展,不斷的改進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教練隊伍的建設,拓寬資金獲取的途徑對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就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男子競技體操面臨的困境
(一)外部困境
世界體育發展至今,我國競技體操受到歐美等多個國家的挑戰,整體上來看,日本和美國的體操項目實力基本均衡,而我國男女體操項目中,跳馬和自由體操項目都是弱勢項目,導致體操項目的均衡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根據調查統計,2013年至2016年,體操錦標賽和里約奧運會中,男子競技體操項目的獎牌分布在15個國家,獲得金牌的國家有中國、日本以及荷蘭等國,其中,日本在體操錦標賽中獲得9個項目的冠軍,金牌比例占總比例的37.5%,位于世界第一,而我國僅獲得4枚金牌。2005年開始,日本男子競技體操已經有超越我國的趨勢;2014年南寧世界錦標賽中,我國男子體操能夠獲得主場優勢的比例僅占0.1分。綜上所述,歐美等國為我國競技體操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因此,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必須要開辟新的路徑。
(二)后備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
目前,我國男子競技體操人口總量呈現遞減的趨勢,且競技體操運動員層次、結構不合理,另外,年輕體操運動員體操項目發展不均衡,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存在危機。針對后備人才培養方面來說,其一直是困擾中國體操的問題,雖然我國在這方面想了諸多對策,但還是不能全方面的改變這種現狀。具體來說,我國競技體操的核心成員多是在國家隊隊伍中,地方隊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其難以與國家隊形成后備人才穩定補充。同時,地方競技體操隊伍缺少支持,相關活動較少,導致專業隊被架空,即使存在優秀運動員也會因這些因素流失,儲備人才培養也成為了空談。
二、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現實問題。
(一)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思想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我國體育市場化的日漸深入,我國競技體操的賽制以及體制也隨之進行了創新,但因各省市體操中心與當地體育管理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并沒有正確認識生存的緊迫感,導致其主動性受到限制。受到傳統體育管理思想的限制,使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培養思想過于局限。
(二)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教練隊伍存在的問題
教練員是男子競技體操項目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也是其中的關鍵人物,對培養后備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即是隊伍中的設計者,又是后備人才培養的組織者,所以,教練員的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是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核心。當前,部分體操基層教練員的執行能力和敬業精神遠不及老一輩的教練,雖然當代基層教練在學歷上相對較高,但是其自身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較差。另外,部分地區基層教練的薪資待遇不高,每天工作時間較長,壓力和動力之間的轉換不和諧,最終導致教練員積極性無法提高,對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三)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資金保障問題
競技體操歸屬于低齡化的運動,其訓練周期普遍較長,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現象時常發生。另外,大部分企業對競技體操的關注度不高,沒有興趣對其進行投入,而且部分企業人認為對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出資培養沒有太大作用,無法為企業帶來有效的經濟收入,因此,如何能夠提高群眾對競技體操的關注度,進而引入企業投資是當前業內人士必須關注的問題。
三、中國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對策
(一)加強競技體操訓練體系建設
我國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對體操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為能使我國男子競技體操重現往日的輝煌,內部人員可以利用制度對人才進行管理,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完善制度。此外,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也可以利用體教結合的方式對其進行培養,體教同時承辦運動隊,進而擴展后備人才培養的訓練方法。
(二)加強教練員隊伍的建設
男子競技體操教練隊伍的建設可以適當的引進競爭機制,簡單來說,就是讓教練員在相互競爭中成長、進步,對這種競爭的機制也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利用優勝劣汰的手段使教練員隊伍更加完善,同時規范教練員評聘整體體系,擇優評聘[2]。另外,教練團隊的建設還可以從以下兩點考慮,其一,加強教練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提高教練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而達到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的需求,其二,以對外招聘的形式提高教練隊伍的建設,通過層層的考核以及專業知識培訓是教練隊伍不斷完善,進而培養更優質的競技體操后備人才。
(三)拓寬資金獲取的途徑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競技體操人口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體育項目眾多,所以,人們的選擇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這就導致競技體操項目的選材情況不容樂觀。因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儲備質量不同,所以,表現的結果和數據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另外,培養一名優秀的競技體操運動員需要花費3到5年的時間。而且,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質量的優劣與培養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利益有較大的聯系,因此,將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訓練以及輸送與市場經濟進行合理的結合能夠有效的改變后備人才流動問題,不會導致男子競技體操后備人才流失浪費。在新時期背景下,后備人才培養也應融合市場化的理念,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競技體操俱樂部比比皆是,并且一些高難度技能培訓、賽事營銷等市場活動也非常活躍,合理的融合市場不僅能夠提升競技體操知名度,對后備人才培養也能夠提升一定的幫助。
結論:
經過分析研究發現,我國男子競技體操弱勢項目舉步不前,優勢項目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相比日本的梯隊建設,我國男子競技體操的弊端顯而易見,所以,當前男子競技體操必須要明確后備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進而有計劃的培養后備人才,重現我國男子競技體操的榮耀。
參考文獻:
[1]孫翼陽.中國男子體操隊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比較競爭優勢分析[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6,24,33(2):48-49.
[2]盧英杰,李翠玲.中國男子體操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里約奧運會體操比賽男子團體決賽為例[J].運動,2017,1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