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小學美術課程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關鍵所在。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利用網絡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美術的知識,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高也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優勢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248-01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的各個行業都已經開始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教師也逐漸增強了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最典型的應用就是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的美術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形成。信息技術的應用還能夠改變傳統課堂的枯燥性,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充滿樂趣的學習氛圍。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于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對于美術的學習興趣不高,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散,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習之中。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在進行美術鑒賞課的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教師在黑板上活出相應的作品,然后讓學生觀賞,這種形式的教學比較枯燥。而將小學美術課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教師就可以收集一些優美的美術作品,利用多媒體將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欣賞到一個色彩鮮明的美術作品。多媒體技術的改變了枯燥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形成。
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美術教材中的《美麗的花》為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壓迫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種花。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對自己喜歡的花進行繪畫,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完全是根據教材的內容而進行,教學的素材比較單一。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更多的圖片素材、視頻素材、音頻素材等,以此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實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教育②。
比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的教材中,關于《十二生肖》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將十二生肖的故事以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對于十二個生肖有所了解。通過視頻的展示,既能夠吸引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例,又能夠對教材的內容進行補充說明,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打造出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擴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對于學生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都比較重,未知的事物或是新鮮的事物對于他們都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實現對教學方法的創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的《美麗的印紋》的學習為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不同小動物的腳印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并可以嘗試說出這些腳印分別屬于哪個小動物。通過這種簡單的方式,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觀察,進而促進學生觀察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寓教于樂,陶冶學生的情操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電腦繪畫的形式對學生展開教學。電腦繪畫的模式更加的便捷、使得學生對于作品的修改更加的容易。電腦繪畫的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不同畫種的不同表現技法以及藝術特點,讓學生在進行繪畫的過程中可以發散自己的思維,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
電腦繪畫的形式與游戲之間存在一定的共同點,所以學生電腦繪畫的過程比較輕松,壓力較小,能夠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繪畫興趣,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展開學習。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加強對于信息技術的利用,對學生展開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信息化技術與小學美術課程的結合,不僅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還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