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超
【摘 要】我國的金融行業在不斷發展的歷程中趨向于證券化的發展,一方面是我國金融市場不斷完善和快速發展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現代社會環境趨向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金融行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狀態向注重效率和質量的一個體現。從優勢上來說,金融行業的證券化發展,不僅是本行業內部獲得發展的一種標志,也是促進金融行業發展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市場和更優質的發展環境的有效途徑。對于從事金融行業的工作人員來講,及時認知金融行業證券化發展的內涵和趨勢,有利于在我國的金融業向證券化發展的道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本文通過對這一發展趨勢的分析,就其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研究。
【關鍵詞】金融證券化;發展趨勢;發展方向建議
從金融業的產生和發展歷史角度來看,這種形式的出現,是在企業自身發展和社會經濟體以及經濟形式不斷轉換的環境下產生的,證券化的發展方向對于企業來說有利于提高其籌措資金的效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這種金融領域的證券化發展是在未來具有顯著的優勢。
一、金融證券化的內涵與產生背景闡述
(一)內涵分析
所謂的金融證券化,其實施的主體在現代的社會發展階段是具有多樣性的特征的,不僅包括了具體的企業組織,還包括了相關政府部分部門。另外,作為自然人的個人在理論上也是可以實現金融證券化的模式的。這種模式的內涵在于,這些設施主體通過發行股票和證券,達到融資的目的。這種證券化的形式,在融資速度上有一定的優勢。另外,金融的證券化途徑,也具有多樣性,比較常見的金融化發展形式,有中介式和非中介式兩種。這種轉變帶來的優勢在于,其將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使銀行這一融活動中的主體組織的資金周轉率提升,而且,資金向證券的轉化實際上實現了投資風險的減低,使傳統模式下的資金流動轉變成了證券流動,這有利于帶動經濟的循環發展。
(二)產生背景闡述
首先,宏觀管制的放松
金融市場的發展能夠出現證券化的轉變趨勢,與國家在政策上對金融市場管制的放松有直接的管轄,相關政策帶來的轉變動力是,降低了市場的準入門檻,這一效應使得原本結構和成員相對固定的金融市場涌入了更多的成員,這種市場份額的占領,進一步促進了行業內部競爭效應的產生,而且,金融機構在整個市場中的出現,使得由其帶來的資金流量獲得了大幅的增加,從客戶的角度來說,其可以在不通過銀行這種常規的機構的情況下,獲取同等甚至額度更大的資金量。這種便利性的優勢使得客戶選擇金融機構的幾率增大了。
其次,機構自身的發展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金融市場的發展深受大環境的影響,這種影響包括經濟發展本身的影響,也包括了信息、網絡和科學技術帶來的影響。這給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創新動力。例如,一些基于降低匯率和利息風險的金融機構運行輔助工具開始出現并投入應用。而且,在網絡和大數據平臺的支持下,各類品質很高的金融新產品也開始涌現出來。
二、證券化的趨勢與表現分析
(一)證券發行量的增大
從這種趨勢開始出現的起始時間上來看,其最早出現在80年代末期,且證券大量發行的現象是集中出現的,新的證券類型,與當時常規的債券相比,其主要以收益率上的優勢獲得了市場占有率[1]。以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為例,其出現公司債的證券形式,也是在7、80年代開始的,這種公司債的主要創新功能是具備帶新股認購權。從作用上來分析,這種證券的出現,對企業起到了促進其高效率的獲得額度較大的資金,對市場起到了調節金融市場,促進貨幣發行控制的作用。
(二)衍生債券產生
衍生債券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出現的金融市場變動趨勢,主要是由于浮動利率的制度激發而產生的。當利率浮動后,融資者或者說利用融資獲取資金維持企業運行的經營管理人員,將面臨著來自利率與匯率浮動的風險。這種情況下,衍生證券可以實現將風險承擔和經濟活動的收益進行分離。通過對外售賣的方式,將一部分資金壓力風險轉嫁到以獲取經營收益為目的的客戶群體身上。這對企業經營者來說,就減少了一部分的資金和風險壓力,能夠使其更專注地投入到本職的生產經營工作中去。
(三)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趨勢
資產的證券化發展,是從資金向證券的轉變模式上升到有價值的資產向證券的轉換方式的表現。這種趨勢標志著證券化發展范圍和覆蓋面更進一步地被擴大了。對于個體的用戶來說,其資產實現證券化的最典型體現就是用戶將其所擁有的汽車、房屋等固定資產通過抵押的方式開啟轉變的模式[2]。通過轉換和處理,這些資產就能夠符合證券市場的準入要求,從而進入證券發行環節。
三、輔助趨勢轉化與發展的策略
(一)加大投資力度
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為了促進投資力度的增加,為銀行提供更強的基于資金流動和資金安全上的保障,我國從法律層面規定了商業銀行證券投資的防范,并對各種投資類型做了總結和區分。另外,從商業銀行本身內的角度來說,為了適應金融證券化的發展趨勢,其必須適應多種金融證券形式的產生,并相應地轉變投資視角,加大對一些新型的證券類型的投資,從政府政策方面,基于輔助提高銀行投資的科學性的目的,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為銀行投資方向的確定提供參考。
(二)提高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速度
上文已經提到,資產的證券化發展從用戶個人的角度來說,已經通過房屋、汽車等固定資產的抵押形式實現了金融化的發展,且這種轉化形式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應當抓住這一有利發展勢頭,從資產轉化的形式多樣化的角度入手,促進各種形式的資產實現向證券形式的轉化[3]。除此之外,還應當注重對資產轉化后的創新應用,通過與專業的金融工具結合應用,實踐金融產業發展的創新。提高資產證券化的速度,有利于解決我國金融市場上滯留的部分不良資產的轉化和處理,抑制不良資產的消費。是促進證券市場正向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以我國為例,目前已有的資產管理公司包括了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為例,僅2017年,其公司實現的凈利潤收入就達到了1243206萬元,同期增長38.9%,其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收入達到了1004397萬元,同比上浮28.50%。直至2017年,公司總資產為98030564萬元,同比上浮了21.70%。
(三)提供促進發展的動力
這一點主要是指在技術上,政策上以及先進發展經驗上,不斷借鑒和創新,以達到為證券化發展的持續性提供動力的目的。金融產業生產經營人員應當積極借鑒國外豐富的經驗,在結合本企業發展實際和市場環境的基礎上不斷進步和創新,政府方面應當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轉變后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4]。另外,經營管理者還應當注重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的運用,為金融證券化的發展開辟更加多元的渠道。
四、結束語
總之,金融證券化的發展對于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本身的發展有非常顯著的作用。金融市場參與者和企業經營者應當認清這一發展趨勢,明確未來發展的途徑和方向,積極促進金融證券化化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奇.金融證券化趨勢及我國金融證券化的發展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4).
[2]周松瑋.全球經濟背景下我國金融證券化的發展方向研究[J].財訊,2017(29).
[3]張倬.金融證券化趨勢及我國金融證券化的發展研究[J].知識經濟,2016(24):42-43.
[4]曾學文,邾立濤.當前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運行的特點及趨勢[J].農村金融研究,2017(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