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淳
【摘 要】電視媒體的競爭優勢如何不在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的快速發展中被快速削弱,創作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就必須克服當前基層電視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尋有效的創新方法與手段,增強創新意識,不斷提升電視編輯工作者自身修養,展現編輯魅力,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電視;編輯工作;創新
伴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飛躍式發展,電視媒體的信息量增長不斷迅猛發展,眾多的頻道為受眾提供了內容龐雜、風格各異的收視選擇。特別是在電視編輯已進入了直播時代的大背景下,只有不斷創新電視媒體編輯工作,才能創作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才能吸引廣大觀眾目光,也才能擴大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從推動電視節目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突出重圍。下面就對如何加強基層電視編輯工作創新展開深入探討。
一、當前基層電視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的快速發展,閱讀、視聽方式、習慣的改變,廣大觀眾心理和對節目的需求都發生了改變。電視編輯工作缺乏創新,傳統的宣教式傳播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下受眾的欣賞需求,這樣,電視媒體的競爭優勢就會被削弱。具體則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量不足,缺乏實質性的內容
目前,一些電視新聞節目存在信息量相對不足,缺乏實質性內容的問題。一是節目內容中文字數量所占比重較大,但常常只是把數字進行簡單的堆砌,缺乏必要的相關事件、人物詳解,無法滿足受眾對新聞內容的深入了解需求;二是對時政類新聞相關內容只進行簡單闡述,甚至反復使用一些經驗性稿子,使新聞內容流于乏味和枯燥的境地;三是一些電視新聞編輯使用的語言缺乏美感且晦澀難懂,這常常是因為只顧信息傳遞,而忽視了滿足受眾審美需求的內在要求,從而導致電視新聞類節目的吸引力持續下降。
(二)電視新聞節目時效性不足,無法滿足受眾新鮮感需求
在一些電視新聞中,時間概念較為域糊的詞語使用量過多,如“近年” “前不久”或“最近”等的大量使用,違背了電視新聞節目發展規律,這樣的表述缺乏時效性,無法滿足受眾新鮮感需求,極大地降低了其對新聞節目的興趣。同時,在一些新聞報道中,報道形式缺乏創新現象較為嚴重,常常只是使用一些單調的畫面和運用一些簡單的符號就完成了一次新聞報道,甚至部分新聞還在使用同期字幕,畫面與解說相結合的編輯手段來進行報道,試問,這樣幾十年如一日不思變化的電視新聞節目編排又怎能吸引受眾的眼球呢?
(三)電視新聞編輯的方式、模式不能滿足受眾需求
新聞編輯是一個創作性工作,其工作方式必須隨著受眾需求不斷修正和改變,才能吸引到更為廣泛的觀眾。在傳統電視新聞編排無法滿足欣賞水平不斷提升受眾的需求時,電視編輯工作仍然以原來的工作方式來進行,就會使觀眾對其產生厭惡情緒,從而降低節目的吸引力。
二、創新電視編輯工作的思路
電視新聞節目的采編過程通常可分為外采與編輯兩個環節,在信息化發展迅猛的今天,地方電視新聞編輯只有進行必要的創新,才能使新聞節目更具吸引力,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工作者探尋有效的創新方法與手段,增強創新意識,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
(一)始終堅持“新聞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新聞工作必須建立在廣大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因此,作為電視編輯要牢固樹立“新聞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不斷滿足老百姓的要求,從電視觀眾的角度,大膽對傳統編輯題材的限制進行突破,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的資源對電視節目進行創新,開發出更多更具有吸引力的欄目,為地方電視臺的新聞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在進行新聞編輯的改革創新中,能夠抓住大眾心理,就顯得異常重要。當前,新聞工作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實施“走轉改”和“三貼近”是十分必要的。
(二)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下的創新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就有了“指南針”。只有這樣,才能編輯出符合新時代精神的好新聞。電視新聞作品創新,編輯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報道,堅持反映正能量,多編輯有態度有溫度有熱度的好作品,要堅持報道反映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思路、新成就、新突破;堅持報道反映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新作品、新觀念、新成果;堅持報道代表人們根本利益要求的新實踐、新舉措、新需求。
(三)遵循編輯基本規律是電視編輯工作創新的重要前提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套編輯基本規律,在電視新聞編輯培養創新意識與能力的過程中,不能違反和違背這種規律。在電視新聞傳播領域中,應當遵循的基本編輯出版規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選擇的新聞內容要具備時效性,這是編輯選擇和加工稿件的首要條件;二是在處理新聞稿件與圖像時必須尊重客觀事實,要將真實性當成新聞的生命線;三是將有新聞價值的信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及時有效的報道,即最大限度地增加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量;四是要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優勢,如同期聲的巧妙編配,就能讓節目現場感更加強烈,從而贏得受眾的歡迎與喜愛。
(四)編輯能力的培養是創新電視編輯工作的基礎
首先,電視新聞編輯要牢固樹立創新思維。由于電視新聞編輯始終處于高度的競爭當中,只有重新創新,并時刻充滿創新意識,在工作中主動地創新,才能使電視新聞節目保持持續的吸引力。
其次,電視新聞編街不僅需具備創新意識,還要有將創新意識轉變為良好節目內容的能力。如電視編輯的工作內容紛繁復雜,要求編輯具備各方各面、把握每一個細節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搭配音畫能力、重組畫面能力、深度追蹤能力、話題延展能力等都可能成為工作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再次,要培養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還要促進其思維更加貼近普通受眾。電視媒體首先是一種大眾媒體。電視編輯必須要培養平民意識、大眾思維,要在節目中把普通受眾的興趣愛好呈現出來,追求老百姓能夠感受得到的那種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說要有人間的煙火味,這樣才能制作出深受眾喜愛的電視新聞節目。
(五)新聞表現形式的創新是電視編輯工作創新的主要體現
表現形式是否富有創新性從某種程度上決定其節目質量的優劣。電視新聞編輯不僅可以用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實現和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還可以通過加強新聞內容表現力,如在節目內容增加生動形象有聲音和畫面,從而能給受眾帶來更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更為深刻的印象。這就是電視新聞節目通過編排對其表現形式進行創新的過程。主要方法有:
一是由于電視酒蓋了畫面、文字、聲音等幾乎所有的視、聽覺符號,電視新聞編輯可充分靈活地運用這些符號來豐富電視新聞,創新表達形式,使受眾感覺到新鮮、強烈的刺激,從而有效減少收視隨意性對電視新聞傳播效果的不良影響。
二是在新聞表現形式上要適應受眾的互動心理。在新聞節目的編排中,可以加大互動節目的設置,通過熱線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來對新聞話題進行討論,讓觀眾充分地參與到節目當中來。
三是在新聞表現形式上要滿足受眾對信息的需求。除了要注意在整合新聞內容時提高有效信息的含量,另外還要實現信息在新聞編排形式上的強化和優化組合,才能更好地滿足觀眾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樣化的信息需求。
三、結語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對于節目質量的影響是很大的,只有加強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注重每個環節的工作,運用創新思維進行編輯,才能牢牢抓住受眾眼球,用優秀編排服務和引導大眾。在新形勢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必須按照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要求,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要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的獻身精神和電視傳媒的專業技術知識,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編輯。(作者單位:揭陽市揭東區廣播電視臺,責任編輯:魏仕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