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
【摘 要】民宿旅游是我國現代生態文化旅游的一個重要重合點,不僅在我國文化旅游上有著廣泛的受眾,并且在我國未來的旅游行業中,也有著較為廣大的發展前途,所以做好生態文化旅游視角下的民宿旅游策略定制,是保證我國民宿旅游生態性和文化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中根據我國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生態文化旅游視角下民宿旅游的發展策略,旨在為我國民宿旅游的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生態旅游;文化旅游;民宿旅游;發展策略;旅游方案
隨著我國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旅游的要求和旅游的質量也有了一定的增加。中國的旅游行業也逐漸從低級向高級進行轉變,成為了真正現代化的旅游服務業,對于我國的國民經濟提高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而在進行旅游景點的開發時,對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的保護,使生態旅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所以在進行旅游開發時,應當有契合一種符合悠閑文化旅游,又能兼顧生態旅游的類型。這樣的要求成就了現代民宿旅游業,這種旅游類型的出現,不僅能夠對地方文化進行最大程度的保護,還能夠有效開發和弘揚特色文化,對于我國旅游業的進步有積極作用。
一、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
(一)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在旅游的休閑活動中,將當地的人文文化元素融入到活動中,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能夠認知并且體驗特定主題的文化的旅游休閑活動,這種旅游方式是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逐漸形成的一種較為高級的旅游形式。這種旅游方式具有群體性和可重復性,能夠使游客感受到我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對于游客的精神層面培養有十分積極的內涵。
(二)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是指將自然風光與現代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建立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在對旅游項目進行開發的過程中,既要兼顧自然風光,又要融匯人文景觀,使整個旅游系統能夠進入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健康環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還能夠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進行保護,這種狀況還能夠使我國的旅游業向全世界擴展,對于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二、民宿旅游所具備的優勢
(一)生態性
民宿旅游屬于一種鄉村旅游的延伸,而鄉村旅游的核心屬性就是它的自然性和生態性。在我國古代意識中就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自然性和生態性的鄉村旅游,就能夠達到天人合一的感受,使人類在生命過程中遵循天地和自然的規律,對于現代居于大都市的人群來說是十分欠缺的。所以鄉村旅游就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狀態的補充,也就要求人類具有生態的觀念,并且從長遠的角度看,生態性的鄉村旅游具有良好的特色性和文化性,對于游客的吸引力來說,有十分長遠的作用。這種狀況能夠最大程度的對自然和生態進行保護。所以民宿旅游發展與鄉村旅游來說,同樣也具有相應的生態性,所以在生態觀的指導下,能夠對游客進行長久的吸引,并且在旅游過程中也能夠使游客感受到這種旅游方式的自然性,對于民宿旅游的發展來說也十分重要。
(二)文化性
民宿旅游本身就包含了民生與住宿,而住宿是在旅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要素,旅行者住宿的地方,對于旅行者來說也十分講究。在我國建筑歷史上,無論是從人文的角度還是歷史的角度,建筑本身就是一種代表著當地文化的重要藝術品,所以民宿旅游不僅應當通過旅游對旅行者進行身心的放松,還應當通過住宿的方式為旅行者帶來獨特的感受。民宿旅游不僅包括了住宿,而民所代表著當地的民風或民俗,這也是我國廣袤的疆域所含有的特殊景觀。所以就需要將獨特的地方性與民俗性融入到旅游中,形成真正的民宿旅游,從而體現出民宿旅游的文化性。
三、生態文化旅游視角下民宿旅游發展的策略
民宿是指當地居民利用自身現有的空閑房屋,將房屋與當地自然風光與人文資源進行融合,并且向旅客提供基礎的住宿和餐飲的經營模式,在我國現代大陸民俗旅游的開發過程中,大多都借鑒了臺灣地區與日本地區的民宿旅游模式。而日本與臺灣等多數旅游地區的民宿經營也較為成熟,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特色的旅游文化模式,吸引著全世界游客的到來,所以在進行現代生態文化旅游視角下民宿旅游發展時,應當借鑒相關的成功經驗,才能獲得更為有效的發展,對于旅游模式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一)民宿建筑的選擇
在進行民宿建筑的選擇時,應當具備生態性和文化性,不僅需要對當地的文化內容進行展現,還需要對當地的自然景觀進行保護,從而體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所以在具有豐富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區進行民宿旅游的發展時,應當充分利用現有且具備開發條件的建筑風味的民房作為民宿。這樣可以有利于建筑與當地地理條件的融合,實現和諧統一的狀況。不僅能夠在建筑的外觀上展現出當地的文化內容,還可以通過對內部環境進行設計和打造,配置一些符合當地文化風格的裝飾品,這樣能夠有效展示當地的工匠精神與文化精神,真正的將民宿建筑作為傳承物展現給游客。
(二)文化旅游的管理
同時,在進行生態文化基礎管理的經營過程中,也應當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融入到民宿建筑的管理中,使其能夠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打造更為人性化的住宿場所。民宿旅游在建筑過程中,通常不需要進行豪華奢侈的內部裝飾,但應當盡可能保證民宿的舒適性和便利性。這樣不僅能夠保護當地的人文自然景觀,還能夠使旅客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當地的特色魅力,獲得更為舒適的旅游感受。
(三)完善產品體系
民俗旅游業不僅需要對民宿建筑進行重視,還應當盡可能開發符合旅游主題的旅游周邊產品,從源頭和細節上對旅游文化產品內容進行豐富。部分地區的文化特色較為不明顯,文化內容也缺乏詳細記錄,所以當地的民俗旅游管理者就應當對自身的文化特色的內容進行突出,在原有文化的基礎上,加入更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新型旅游主題,這樣不僅能夠使原有的文化得以發展,還能夠使文化特色更為鮮明,對游客的吸引度更高。
而具有豐富文化特色的地區,則可以利用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打造節日或旅游慶祝活動,來對自己的文化內容進行拓展,使旅游者不僅能夠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相應的自然景觀,還能夠在閑暇時參加當地的節慶活動,這樣能夠使旅游資源得到最大化的應用。
(四)聯合互聯網,建立旅游宣傳系統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民宿旅游不僅僅需要應用當地的特色文化資源吸引游客,還應當具備現代化的互聯網思維,積極主動的在互聯網上對自身的文化特色進行宣傳。管理人員可以建立相應的渠道或平臺,與廣大游客進行互動,獲得相應的游客知名度,從而吸引更多游客進入旅行中。除此之外,還能夠通過互聯網對游客的旅行建議和意見進行歸納,使游客在旅行后對旅游景點的意見進行反饋,從而便于管理人員對自身的文化內容進行調整,使旅游項目更滿足現代游客的審美觀。
四、總結
文化休閑旅游是,旅游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而生態旅游也受到了我國生態保護部門的廣泛關注,所以在進行文化旅游和生態旅游的結合時,做好民宿旅游的發展策略制定,建立起在生態和文化旅游視角下的民宿旅游方案,從而使我國旅游業能夠獲得,較快的發展,對于我國游客的提升和國民經濟水平的增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 海口570216)
參考文獻:
[1]李澤芬.生態文化旅游視角下的民宿旅游發展策略研究[J].時代金融,2017(18).
[2]陳曉倩. 基于養生養老旅游與民宿資源對接的新媒體應用創新研究[D].浙江傳媒學院,2017.
[3]冉紅芳,李軍,朱秋紅.武陵山區特色村寨建設與民宿旅游研究——以湖北省利川市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9(01).
[4]賴斌,楊麗娟,李凌峰.精準扶貧視野下的少數民族民宿特色旅游村鎮建設研究——基于稻城縣香格里拉鎮的調研[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6,37(12).
[5]李忠斌,劉阿麗.武陵山區特色村寨建設與民宿旅游融合發展路徑選擇——基于利川市的調研[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3(06).
[6]胡瑩,王欣,鄧念梅.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民宿旅游發展研究——基于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的視角[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6).
[7]俞利芳.湖州鄉村旅游發展的轉型和升級研究——基于休閑度假的民宿旅游[J].科技和產業,2010,10(11).